一种新型的风扇水循环组合机电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1322发布日期:2018-09-11 23:2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设备辅助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风扇水循环组合机电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机电设备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中大型机电设备,设备温度高不但易造成人身伤害,更容易造成机电设备工作效率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以设计一种新型的风扇水循环组合机电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风扇水循环组合机电降温装置,本装置可以通过两个方式组合进行机电设备的降温,使降温效果达到最佳,从而使机电设备更高效的进行运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设备辅助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风扇水循环组合机电降温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旋转开关、水池、导热板、冷却水箱、风扇、装置箱体、储水箱、第一水管、高压水泵、高架台、第二水管、紧固螺钉,本装置可以通过两个方式组合进行机电设备的降温,使降温效果达到最佳,从而使机电设备更高效的进行运转。

风扇紧固螺钉通过安装在装置箱体的通孔内,装置箱体内设置有水池,冷却水箱与装置箱体通过槽相适应,导热板与冷却水箱接触连接,导热板与装置箱体接触连接,旋转开关与装置箱体通过螺纹活动接触连接,旋转开关与冷却水箱通过通孔紧密接触连接,温度检测装置与装置箱体通过通孔相适应,温度检测装置通过通孔深入冷却水箱的内部,第一水管通过装置箱体的通孔与冷却水箱紧密接触连接,第一水管与储水箱接触连接,储水箱放置在高架台上,第一水管与高压水泵接触连接,高压水泵与第二水管接触连接,第二水管通过装置箱体的通孔与水池接触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风扇水循环组合机电降温装置所述风扇的个数有两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风扇水循环组合机电降温装置所述的导热板的材料为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风扇水循环组合机电降温装置所述的旋转开关的右端设置有密封胶圈。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风扇水循环组合机电降温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风扇水循环组合机电降温装置,本装置可以通过两个方式组合进行机电设备的降温,使降温效果达到最佳,从而使机电设备更高效的进行运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风扇水循环组合机电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温度检测装置1;旋转开关2;水池3;导热板4;冷却水箱5;风扇6;装置箱体7;储水箱8;第一水管9;高压水泵10;高架台11;第二水管12;紧固螺钉13。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电设备辅助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风扇水循环组合机电降温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1、旋转开关2、水池3、导热板4、冷却水箱5、风扇6、装置箱体7、储水箱8、第一水管9、高压水泵10、高架台11、第二水管12、紧固螺钉13,本装置可以通过两个方式组合进行机电设备的降温,使降温效果达到最佳,从而使机电设备更高效的进行运转。

风扇6紧固螺钉13通过安装在装置箱体7的通孔内,装置箱体7内设置有水池3,冷却水箱5与装置箱体7通过槽相适应,导热板4与冷却水箱5接触连接,导热板4与装置箱体7接触连接,旋转开关2与装置箱体7通过螺纹活动接触连接,旋转开关2与冷却水箱5通过通孔紧密接触连接,温度检测装置1与装置箱体7通过通孔相适应,温度检测装置1通过通孔深入冷却水箱5的内部,第一水管9通过装置箱体7的通孔与冷却水箱5紧密接触连接,第一水管9与储水箱8接触连接,储水箱8放置在高架台11上,第一水管9与高压水泵10接触连接,高压水泵10与第二水管12接触连接,第二水管12通过装置箱体7的通孔与水池3接触连接,风扇6可以对空气进行对流也可以顺流,进行设备的降温,温度检测装置1可以对冷却水箱5的水温进行监测。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风扇6的个数有两个。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导热板4的材料为铜。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旋转开关2的右端设置有密封胶圈。

装置的工作原理:将机电设备放在导热板4上,开动风扇6,风扇6可以对空气进行对流也可以顺流吹动,进行设备的降温,温度检测装置1可以对冷却水箱5的水温进行监测,当温度不能起到降温作用时,进行换水处理,以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