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无线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0143发布日期:2018-09-25 21:1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无线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照明系统,照明灯由机械开关控制,给夜晚行人路过带来不便,而在一些小区、小道等地,由于过路的人很少,若使用长明灯,则会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发展高,目前已逐渐建立了利用现代科技来提高照明的使用效率、降低耗损,建立集监控、指挥、科学管理、协调运营、安全防范为一体的监控调度体系。具体而言,现有的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无线照明系统一般包括LED灯、光传感器、光控开关、无线传输器以及计算机,计算机中设有用于根据输入参数和信息自动地计算配置参数的控制器,光传感器通过所述无线传输器与计算机控制器相连接,光传感器用于采集光线信息,并将采集到光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光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弱向光控开关发出相应指令,如此实现自动照明,既能方便行人,又可节约电能,方便实用。上述计算机一般为PC机结构,包括方形的机箱和安装在机箱内的CPU(中央处理器),上述控制器即集成在CPU中;由于计算机需要长时间开启以对照明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加上CPU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较大,CPU的散热降温显得极为重要;而目前机箱冷却方式比较单一,仅风冷系统的方式进行冷却,单一采用风冷系统进行冷却,不仅容易产生较大的噪音,还无法实现CPU的快速降温,容易造成高温的CPU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无线照明系统,能够高效地将机箱内热量排出,实现CPU的快速降温,保障系统最优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无线照明系统,包括设于户外的LED灯、光传感器、光控开关、无线传输器及设于监控室内的计算机,所述计算机包括机箱和设于机箱的CPU,所述光传感器通过无线传输器与CPU相连接,所述光传感器用于采集光线信息并将采集到光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传递给CPU,所述CPU用于根据光传感器采集到的光强弱向光控开关发出相应指令以控制LED灯的发光状态;该系统还包括风冷组件和水冷组件;所述风冷组件包括设于机箱的散热风扇、风扇控制器及用于实时探测机箱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与风扇控制器相连,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风扇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箱及与CPU的散热器接触的水冷头,所述水箱的出水端连接水泵的进水端,所述水箱的进水端与水泵的出水端之间通过循环水管相连,所述循环水管中间连接水冷头并使得循环水流经水冷头。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力输出端连接一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LED灯相连;所述LED灯的控制电路中设有检测交流电压的检测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检测模块的信号控制LED灯在失去交流电时自动接通蓄电池。

优选地,所述循环水管外部通过芳纶阻水带绕包而形成防漏层。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扩展组件,所述扩展组件包括与机箱的顶板可拆卸式连接的上扩展件、与机箱的底板可拆卸式连接的下扩展件和与机箱的两侧板滑动配合的两侧滑板;所述上扩展件包括与顶板适形的安装板Ⅰ和与安装板Ⅰ固定连接的扩展板Ⅰ,所述下扩展件包括与底板适形的安装板Ⅱ和与安装板Ⅱ固定连接的扩展板Ⅱ;所述扩展板Ⅰ与扩展板Ⅱ相对设置,且与两侧滑板配合形成用于放置水箱的扩展空间,所述扩展空间位于机箱后部。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无线照明系统,不仅能够实现自动照明,而且通过风冷组件和水冷组件,能够高效地将机箱内热量排出,实现CPU的快速降温,保障系统最优运行;具体而言,机箱内设置的连接风扇控制器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机箱内部温度,并将相应温度信号传输至风扇控制器,风扇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实时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控制散热风扇的风量,如机箱内部温度过高,则加大散热风扇的风量,实现机箱内其它元件的散热,如机箱内部温度与室温相差较小,则可以减小散热风扇的风量甚至关闭散热风扇,从而节约资源,降低冷却成本;机箱中的CPU则通过接触水冷的方式进行快速降温,水泵启动时,水箱中的冷却水沿循环水管流动,流动过程中经过水冷头,水冷头与CPU的散热器直接接触,由此可加快散热器上热量的散发,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箱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箱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箱的内部冷却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无线照明系统,包括设于户外的LED灯1、光传感器2、光控开关3、无线传输器4及设于监控室内的计算机5,所述计算机5包括机箱51和设于机箱51的CPU52,所述光传感器2通过无线传输器4与CPU52相连接,所述光传感器2用于采集光线信息并将采集到光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传递给CPU52,所述CPU52用于根据光传感器2采集到的光强弱向光控开关3发出相应指令以控制LED灯1的发光状态。

该系统还包括风冷组件和水冷组件;所述风冷组件包括设于机箱51的散热风扇81、风扇控制器82及用于实时探测机箱51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3,散热风扇81与风扇控制器82相连,温度传感器83的信号输出端与风扇控制器8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箱91及与CPU52的散热器53接触的水冷头92,所述水箱91的出水端连接水泵93的进水端,所述水箱91的进水端与水泵93的出水端之间通过循环水管94相连,所述循环水管94中间连接水冷头92并使得循环水流经水冷头92;光传感器2为太阳光传感器;无线传输器4可为基于3G、4G网络通信的传输器;机箱51为由六块面板围合形成的长方体结构;通过上述结构,不仅能够实现自动照明,而且通过风冷组件和水冷组件,能够高效地将机箱51内热量排出,实现CPU52的快速降温,保障系统最优运行;具体而言,机箱51内设置的连接风扇控制器82的温度传感器83,实时检测机箱51内部温度,并将相应温度信号传输至风扇控制器82,风扇控制器82根据接收到的温度信号实时调整散热风扇81的转速,控制散热风扇81的风量,如机箱51内部温度过高,则加大散热风扇81的风量,实现机箱51内其它元件的散热,如机箱51内部温度与室温相差较小,则可以减小散热风扇81的风量甚至关闭散热风扇81,从而节约资源,降低冷却成本;机箱51中的CPU52则通过接触水冷的方式进行快速降温,水泵93启动时,水箱91中的冷却水沿循环水管94流动,流动过程中经过水冷头92,水冷头92与CPU52的散热器53直接接触,由此可加快散热器53上热量的散发,增强散热器53的散热性能。

本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的电力输出端连接一蓄电池7,所述蓄电池与LED灯1相连;所述LED灯1的控制电路中设有检测交流电压的检测模块,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检测模块的信号控制LED灯1在失去交流电时自动接通蓄电池7;通过上述结构,太阳能电池板6作为辅助供电电源,由此可节约电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管94外部通过芳纶阻水带绕包而形成防漏层(图中未示出),能够避免循环水管94漏水而损坏机箱51内部的元器件。

本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扩展组件,所述扩展组件包括与机箱51的顶板可拆卸式连接的上扩展件10、与机箱51的底板可拆卸式连接的下扩展件11和与机箱51的两侧板滑动配合的两侧滑板12;所述上扩展件10包括与顶板适形的安装板Ⅰ10a和与安装板Ⅰ10a固定连接的扩展板Ⅰ10b,所述下扩展件包括与底板适形的安装板Ⅱ11a和与安装板Ⅱ11a固定连接的扩展板Ⅱ11b;所述扩展板Ⅰ与扩展板Ⅱ相对设置,且与两侧滑板配合形成用于放置水箱91的扩展空间,所述扩展空间位于机箱51后部;通过简单的结构在机箱51后部形成可用于容纳其他元器件的扩展空间,不仅不会影响机箱51的运行,还可以增加机箱51的容纳空间;将水箱91放置于扩展空间内,方便对水箱91加水,而且可以有效地避免灰层掉入水箱91内,同时,水箱91内的水泵93运行也不会对机箱51内部的其它元器件的运行造成干扰。

最后说明的是,本文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