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柜组装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9790发布日期:2019-04-24 00:21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柜组装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控柜组装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控柜设置于室内或室外两种环境中。并且一直以来,室外的电控柜均选择环境较好,且不易进水的地方安装,如高地势的区域。但是,对于持续时间长且雨量大且急的情况下,往往地势高的地方也会被短暂淹没,对电控柜的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轻则损坏电控柜和用电设备,重则造成安全事故,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并且传统的电控柜的组装在平板桌上组装,不仅组装零件堆放容易掉落和遗失,而且在组装底部部件时操作人员需要将设备翻转,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电控柜组装台,以设置一种镂空的组装台,并且镂空中设置有配合的零件箱,既实现了防止零件掉落丢失的问题,还能满足从镂空位置直接安装底部零部件的要求,操作简单且方便,同时通过上述组装台组装的电控柜设置一台可升降的底座,同时在可升降的底座上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当水位浸没水位传感器时,可升降的底座主动升起,将电控柜顶升至水浸没不到的高度,待水位退到水位传感器以下时,可升降的底座将电控柜复位,实现了防止短时间雨水浸泡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控柜组装台,用于组装电控柜,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工作台、线架以及零件盒,工作台的台面为镂空设置,电控柜放置于工作台的台面上组装,且台面的镂空中设置有零件盒,线架设置于台面的边沿处,且线架上设置有若干线盘。

上述的一种电控柜组装台,其中,台面的镂空为若干间隔且平行的横杆组合形成,且相邻的两横杆之间的间隙为镂空。

上述的一种电控柜组装台,其中,线架上设置有轴承辊轴,轴承辊轴上套设有线盘。

一种电控柜,为上述任一所述电控柜组装台组装的电控柜,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电控柜箱体以及可升降的底座,电控柜箱体内设置有若干电控元器件,底座设置于电控柜箱体的底部,且底座为剪式举升结构,在底座的底部的四周设置有限位支撑杆,且在限位支撑杆上嵌设有水位传感器。

上述的一种电控柜,其中,底座包括剪式举升杆、安装座以及驱动器,安装座放置于地面上,剪式举升杆的一端连接于安装座上,另一端连接于电控柜箱体的底部,并且驱动器的一端铰接于电控柜箱体的底部,另一端铰接于剪式举升杆的中下部。

上述的一种电控柜,其中,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设置于电控柜箱体内,且水位传感器电连接于控制器上。

上述的一种电控柜,其中,控制器还电气连接于驱动器上。

上述的一种电控柜,其中,驱动器为驱动缸,如液压缸、气缸。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在电控柜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可升降的底座,并且配合有水位传感器,利用水位传感器实时感应是否有积水淹没底座,从而控制底座带动电控柜箱体的升降,从而避免了被短暂的积水淹没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设置有镂空且配合有零件盒的组装台,并配合设置有线架,不仅能防止零件的掉落和丢失,还能便于在不翻转的情况下实现对底部零部件的安装,操作简单其方便,并且线架能便于实现导线的分类和抽取,有效提高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控柜组装台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台组装的电控柜的一种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台组装的电控柜的另一状态图。

附图中:1、电控柜箱体;2、底座;21、安装座;22、剪式举升杆;23、驱动器;3、限位支撑杆;31、水位传感器;4、工作台;41、横杆;5、线架; 6、线盘;7、零件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组装电控柜的组装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控柜组装台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组装台包括工作台4、线架5以及零件盒7,工作台4的台面为镂空设置,电控柜放置于工作台4的台面上组装,便于在不翻转的情况下实现底部零部件的安装,操作方便且简单,且于台面的镂空中可选择性的设置有零件盒7,便于在零件盒7中放置待安装的零件或螺丝,防止零件的掉落或遗失,同时,将线架5设置于台面的边沿处,且线架5上设置有若干线盘6,实现了导线的分类,也便于导线的抽取,提高组装的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台面的镂空为若干间隔且平行的横杆41组合形成,且相邻的两横杆41之间的间隙为镂空,保证了镂空的规则性,便于零件盒7的配套摆放,适应性更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线架5上设置有轴承辊轴,辊轴上套设有线盘6,便于线盘6在线架5上的转动,从而便于导线的抽取。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上述组装台组装的电控柜,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台组装的电控柜一种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台组装的电控柜的另一状态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控柜包括:电控柜箱体1和底座2,其中,电控柜箱体1内设置有若干电控元器件,底座2为可升降的底座2,底座2设置于电控柜箱体1的底部,通过底座 2的可升降功能实现电控柜箱体1的可升降,从而避免在下雨持续时间长、雨量大且急的情况,或者短时间积水量大的情况下,通过底座2将电控柜箱体1举升到一定高度,从而避免了电控柜箱体1被积水浸泡,安全保障性更高。

具体的,在底座2上且位于底座2的四周设置有限位支撑杆3,限位支撑杆 3既能防止底座2的过于下降,还能在常规状态下为电控柜箱体1提供支撑,防止电控柜箱体1过于压在底座2上造成可升降结构长期负载而损坏的问题。

具体的,限位支撑杆3上嵌设有水位传感器31,水位传感器31在限位支撑杆3上的高度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定,并且在电控柜箱体1内设置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电连接于水位传感器31上,保证了水位传感器31检测到的水位信号能被传导至控制器内,由控制器控制底座2的升降,当底座2处积水,水位浸没水位传感器31,此时,控制器控制底座2举升,从而将电控柜箱体1举升至一定高度,从而防止积水损坏电控柜而带来安全隐患;当水位下降到水位传感器31以下,此时,控制器控制底座2下降,将电控柜箱体1复位,从而实现了电控柜的可升降操作,提高电控柜的安全保障性。

更加具体的,底座2为剪式举升结构,底座2包括剪式举升杆22、安装座 21以及驱动器23,安装座21放置于地面上并固定,剪式举升杆22的一端连接于安装座21上,另一端连接于电控柜箱体1的底部,并且驱动器23的一端铰接于电控柜箱体1的底部,另一端铰接于剪式举升杆22的中下部,保证了通过驱动器23的伸缩,实现了剪式举升杆22的动作,从而实现了底座2的可升降操作,同时,驱动器23电气连接于控制器上,实现了底座2可升降的自动判别和动作,自动化程度更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剪式举升杆22可由多根首尾相互铰接的举升杆组成,可满足不同的举升高度需求,适应性更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驱动器23为驱动缸,驱动缸可以为液压缸或者气缸,技术成熟,成本低且动力源易获取。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控柜组装台,设置有镂空的工作台4,并于楼空中配合设置有零件盒7,且于工作台4边沿处设置有线架5,同时该组装台组装的电控柜包括带有水位传感器31的可升降的底座2,底座2上设置有电控柜箱体1;通过设置可升降的底座2,实现在有积水的情况下自动举升电控柜箱体1的高度,防止积水浸没而造成设备损坏和安全问题,并且镂空设置的组装台能在不翻转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底部零件的安装,操作方便且简单,并配合零件盒7,有效防止了零件的掉落和丢失,并且设置线架5实现了导线的分类,且便于组装抽取,提高组装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