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9779发布日期:2019-04-24 00:2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控制器,且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控制器是用来控制电动车辆电机的启动、运行、进退、速度、停止以及电动车辆其他电子器件的核心控制器件。目前,电动车辆控制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对于广泛使用与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电动车辆来说,由于使用环境比较多样,电动车辆控制器作为电动车的控制中枢部分,需要具有良好的性能。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车辆控制器的体积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其要求车辆控制器的体积越来越小。车辆控制器内包含很多电子元器件,在设计时不仅要兼顾体积,同时也要考虑散热的问题。现有的车辆控制器很难做到同时兼顾减小体积和散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该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包括底板、第一电路板组件、壳体、第二电路板组件以及排线。第一电路板组件固定于底板,第一电路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路板、固定于第一电路板上的多个接线柱以及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且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的第一接线端子。壳体呈中空结构,盖合于底板且容纳第一电路板组件,壳体上具有与多个接线柱对应的多个接线孔。第二电路板组件固定于壳体,第二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且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的第二接线端子。排线电性连接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且容纳于壳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二电路板固定于壳体的顶部,第一接线端子连接于第一电路板组件的上表面,第二接线端子设置于第二电路板的下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还包括两个弹性压紧件,两个弹性压紧件分别设置于两个接线端子,将排线的两端分别压紧于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每一弹性压紧件均包括压紧部和形成于压紧部两侧的两个插入部,压紧部向插入部所在的方向凸起,插入部插入每一接线端子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每一弹性压紧件均还包括形成于插入部且向弹性压紧件内侧延伸的卡钩部,卡钩部卡入每一接线端子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压紧部包括圆弧部和形成于圆弧部两侧的倾斜连接部,倾斜连接部连接圆弧部和插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压紧部的凸起深度大于插入部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二电路板组件还包括接插件,接插件固定于第二电路板且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壳体上具有接插件安装孔,接插件穿射接插件安装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一电路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电路板,多个第一电路板沿垂直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个第一电路板之间具有间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通过将第一电路板组件设置于底板,而第二电路板组件则设置于壳体上,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之间通过排线电性连接。该设置充分利用壳体上的空间,不仅为电路板的布置提供的位置,大大减小了车辆控制器的体积;同时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的分开设置也大大提高了两者之间的距离,热量不会在局部聚集,从而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即在实现了车辆控制器体积减小的同时也解决了电路板散热的问题。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弹性压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包括底板1、第一电路板组件2、壳体3、第二电路板组件4以及排线5。第一电路板组件2固定于底板1,第一电路板组件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路板21、固定于第一电路板21上的多个接线柱22以及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1且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21的第一接线端子23。壳体3呈中空结构,盖合于底板1且容纳第一电路板组件2,壳体3上具有与多个接线柱对应的多个接线孔31。第二电路板组件4固定于壳体3,第二电路板组件4包括第二电路板41以及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1且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41的第二接线端子42。排线5电性连接第一接线端子23和第二接线端子42且容纳于壳体3内。

在传统的车辆控制器中,电路板组件全部都设置于底板中,为容纳所有的电路板组件,这种结构的车辆控制器中底板和壳体的体积都较大。本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通过将第一电路板组件2和第二电路板组件4分别设置于底板和壳体,该设置充分利用了壳体上的空间,从而大大减小了底板上的空间,从而减小了壳体的体积。第一电路板组件2和第二电路板组件4的分离设置也增加了两者的安装距离,两者之间具有更大的散热空间,有效避免了热量的聚集,有效兼顾体积减小和散热的问题。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41固定于壳体3的顶部,第一接线端子23连接于第一电路板组件2的上表面,第二接线端子42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1的下表面。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由于第一电路板组件2和第二电路板组件4分离设置,两者之间通过排线5连接,为保证电性连接的稳定性,于本实施例中,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还包括两个弹性压紧件6,两个弹性压紧件6分别设置于两个接线端子,将排线5的两端分别压紧于第一接线端子23和第二接线端子42。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每一弹性压紧件6均包括压紧部61和形成于压紧部两侧的两个插入部62,压紧部61向插入部62所在的方向凸起,插入部62插入每一接线端子的两端。由于压紧部61向插入部62所在的方向凸起,当插入部62插入每一接线端子时,压紧部61将排线5压紧在相应的接线端子上,避免排线5从接线端子上松开,从而影响电性能。具体而言,压紧部61包括圆弧部611和形成于圆弧部611两侧的倾斜连接部612,倾斜连接部612连接圆弧部611和插入部62。进一步的,压紧部61的凸起深度大于插入部62的高度。当弹性连接件6插入相应的接线端子时,两端的插入部62施加较大且向下的压力于压紧部61,从而将排线5压紧在接线端子上,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

进一步的,为提高弹性压紧件6和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牢固度,于本实施例中,每一弹性压紧件6均还包括形成于插入部62且向弹性压紧件6内侧延伸的卡钩部63,卡钩部63卡入每一接线端子的底部。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组件4还包括接插件43,接插件43固定于第二电路板41且电性连接第二电路板41,壳体3上具有接插件安装孔32,接插件43穿射接插件安装孔32。通过将接插件43设置于第二电路板上,该设置也减小了第一电路板组件上的电子元器件的数量,从而进一步减小壳体的体积。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组件2包括多个第一电路板21,多个第一电路板21沿垂直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个第一电路板21之间具有间隙。该设置大大提高了壳体内电路板组件的容纳数量,提高了壳体内体积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减小壳体体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紧凑的车辆控制器通过将第一电路板组件设置于底板,而第二电路板组件则设置于壳体上,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之间通过排线电性连接。该设置充分利用壳体上的空间,不仅为电路板的布置提供的位置,大大减小了车辆控制器的体积;同时第一电路板组件和第二电路板组件的分开设置也大大提高了两者之间的距离,热量不会在局部聚集,从而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即在实现了车辆控制器体积减小的同时也解决了电路板散热的问题。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由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知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