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走廊灯自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6595发布日期:2018-11-27 23:39阅读:15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检测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走廊灯自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小区或大厦的走廊上的电灯一天24小时常亮,这样,不但会浪费大量的能耗和电费,还会给环境带来光污染,因此,开发了一款性能稳定、使用安全、能耗低的声光控走廊灯自动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走廊灯自动控制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走廊灯自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整流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灯控制电路、第二整流电路和走廊灯,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和第二整流电路分别与市电相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为继电器控制电路和灯控制电路供电,所述第二整流电路为走廊灯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和市电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一端、灯控制电路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和市电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另一端、灯控制电路的另一端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MC1455PIG模块、继电器和第五二极管,所述MC1455PIG模块的脚4、脚8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MC1455PIG模块的脚2、脚6与所述灯控制电路相连,所述MC1455PIG模块的脚1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MC1455PIG模块的脚3与所述继电器的一端、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继电器的另一端、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灯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光敏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三极管、第一电容、第四电阻和驻极体话筒,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MC1455PIG模块的脚4,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所述光敏电阻的一端,所述光敏电阻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MC1455PIG模块的脚2、脚6,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所述MC1455PIG模块的脚1,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驻极体话筒的一端,所述驻极体话筒的另一端接所述MC1455PIG模块的脚1。

更进一步地,所述灯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五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MC1455PIG模块的脚4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均与所述MC1455PIG模块的脚1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整流电路包括继电器的触点J1、第三电容、第六二极管和第七二极管,所述触点J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所述触点J1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第七二极管和走廊灯的一端依次相连,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走廊灯的另一端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整流电路还包括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三电容并联设置,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走廊灯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第六二极管的阳极和走廊灯的另一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整流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和稳压二极管,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均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阴极、走廊灯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走廊灯的另一端相连。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声光检测电路控制走廊灯的亮暗。采用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节省能耗和电费,而且环保,同时本电路是一款性能稳定、使用安全的走廊灯自动控制电路,不仅适用于走廊,也适于路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整流电路1、第一二极管11、第二二极管12、第三二极管13、第四二极管14、继电器控制电路2、MC1455PIG模块21、继电器22、第五二极管23、灯控制电路3、第二电容30、第一电阻31、光敏电阻32、第二电阻33、第三电阻34、三极管35、第一电容36、第四电阻37、驻极体话筒38、第五电阻39、第二整流电路6、第六电阻61、第三电容62、第六二极管63、第七二极管64、第七电阻65、第四电容66、稳压二极管67、走廊灯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下面参考图1所示的一种走廊灯自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整流电路1、继电器控制电路2、灯控制电路3、第二整流电路6和走廊灯7,所述第一整流电路1和第二整流电路6分别与市电相接,所述第一整流电路1为继电器控制电路2和灯控制电路3供电,所述第二整流电路6为走廊灯7供电,由于所述第一整流电路1和第二整流电路6输出的电压均为低电压,所以使用安全性好。

所述第一整流电路1包括第一二极管11、第二二极管12、第三二极管13和第四二极管14,所述第一二极管11的阳极接所述第三二极管13的阴极和市电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11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12的阴极、继电器控制电路2的一端、灯控制电路3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12的阳极接第四二极管14的阴极和市电的另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13的阳极与第四二极管14、继电器控制电路2的另一端、灯控制电路3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2包括MC1455PIG模块21、继电器22和第五二极管23,所述MC1455PIG模块21的脚4、脚8与所述第二二极管12的阴极相连,所述MC1455PIG模块21的脚2、脚6与所述灯控制电路3相连,所述MC1455PIG模块21的脚1与所述第四二极管14的阳极相连,所述MC1455PIG模块21的脚3与所述继电器22的一端、第五二极管23的阴极相连,所述继电器22的另一端、第五二极管23的阳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14的阳极相连,所述MC1455PIG模块21用于设定走廊灯7的亮灯时间。

所述灯控制电路3包括第一电阻31、光敏电阻32、第二电阻33、第三电阻34、三极管35、第一电容36、第四电阻37、驻极体话筒38、第二电容30和第五电阻39,所述第一电阻31的一端接所述第二电阻33的一端、第三电阻34的一端、MC1455PIG模块21的脚4,所述第一电阻31的另一端接所述光敏电阻32的一端,所述光敏电阻32的另一端接所述第二电阻33的一端、三极管35的集电极和所述MC1455PIG模块21的脚2、脚6,三极管35的发射极、第二电阻33的另一端接所述MC1455PIG模块21的脚1,所述第三电阻34的另一端接所述三极管35的基极和第一电容36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37的另一端接第一电容36的另一端和所述驻极体话筒38的一端,所述驻极体话筒38的另一端接所述MC1455PIG模块21的脚1,所述第二电容30的一端和第五电阻39的一端均与所述MC1455PIG模块21的脚4相连,所述第二电容30的另一端和第五电阻39的另一端均与所述MC1455PIG模块21的脚1相连。

所述第二整流电路6包括继电器22的触点J1、第三电容62、第六二极管63、第七二极管64、第六电阻61、第七电阻65、第四电容66和稳压二极管67,所述触点J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11的阳极相连,所述触点J1的另一端、第三电容62、第七二极管64和走廊灯7的一端依次相连,所述第六二极管63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13的阳极、走廊灯7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61与所述第三电容62并联设置,所述第七电阻65的一端接所述第七二极管64的阴极、走廊灯7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65的另一端接第六二极管63的阳极和走廊灯7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容66的一端、稳压二极管67的阴极均与所述第七二极管64的阴极、走廊灯7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66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67的阳极均与所述第六二极管63的阳极、走廊灯7的另一端相连。

白天,光敏电阻32在光照下阻值很小,MC1455PIG模块21的脚2和脚6输入高电平,MC1455PIG模块21的脚3输出低电平,继电器22不吸合,触点J1不导通,220V的电压没有加到第三电容62上,所以LED灯不亮。晚上,光敏电阻32无光照阻值变大,MC1455PIG模块21的脚2和脚6为低电平,MC1455PIG模块21的脚3输出高电平,所述MC1455PIG模块21的的输入信号由驻极体话筒38决定,性能可靠,这时如有声音出现,则驻极体话筒38振荡,则驻极体话筒38两端电压或增大或减小,由于电容3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则与电容36相连的三极管35的基极电压也或增或减,这使的处于微导通状态的三极管35出现或截止或导通的状态,而三极管35导通的瞬间,三极管集电极输出为低电平,使所述但继电器22吸合,触点J1同时导通,第三电容62得到电压后降压,第六电阻61泄流确保安全,第六二极管63、第七二极管64整流、第四电容66滤波、稳压二极管67将直流电压稳压在24V左右,将走廊灯7点亮。第四电容66起滤去高低交流成分,防止干扰其他公共设施用电。第七电阻65是第四电容66的放电电阻。采用分时段、间歇式亮灯能够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