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6100发布日期:2018-12-11 22:0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电控器发热是影响设备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换热设备自身温度监控至关重要,然而相关技术中,使用者还未曾能够监控换热设备的实时温度,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装配监控实时温度的装置的换热设备,该换热设备可以用于换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包括第一换热壁、第二换热壁和侧壁,所述第一换热壁和所述第二换热壁大致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由所述侧壁连接,所述换热设备还包括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形成于所述第一换热壁、第二换热壁、侧壁之间,所述换热设备还设有自所述第一换热壁的外壁面凹陷而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以容纳感应装置,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部分所述第一换热壁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侧壁上下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壁与所述第二换热壁,所述侧壁与所述第一换热壁、所述第二换热壁大致垂直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设备还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均具有内腔,所述第一集流管固定于所述换热设备的一端,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固定于所述换热设备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内腔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凹槽包括靠近所述第一集流管设置的第一凹槽以及靠近所述第二集流管设置的第二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换热设备还设有自所述第一换热壁的外壁面凹陷而成的至少一个集液槽,所述集液槽大致横向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集液槽延伸方向的延长线与水平线之间呈一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不大于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壁还设有自所述外壁面凹陷而成引流槽,所述引流槽贯穿所述侧壁且所述引流槽至少为一个,所述引流槽与所述集液槽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壁设有多个所述引流槽,每个所述引流槽均与所述集液槽连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引流槽的延伸方向所在延伸线大致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换热壁包括与所述第二换热壁一体成型的内壁和与所述内壁焊接固定的金属板,所述凹槽凹陷设于所述金属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板设有与所述内壁焊接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所述换热设备还设有涂覆于所述外表面的导热层,所述第一换热壁还设有自所述外表面凹陷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换热壁的厚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以及第二换热器,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或者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者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换热系统还设有前述的换热设备,所述换热设备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或者所述换热设备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或者所述换热设备设于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换热系统及换热设备通过在换热壁上设置用以放置感应装置的开槽,使得使用者可通过感应装置对所述换热设备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可采取相应措施对换热设备中换热介质的流量进行调控,进而提供能够符合使用者温度需求的换热设备及换热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换热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换热设备的另一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换热设备固定有电子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沿图4中B-B线剖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换热设备固定有电子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换热设备固定有电子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沿图7中C-C线剖开的螺柱与换热设备固定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沿图4中B-B线剖开的螺柱与换热设备固定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100a、100b、100c-换热设备;200、200a、200b- 电子器件;1、1a、1b、1c-本体部;3、3a-第一集流管;4、4a-第二集流管;5、5a-输入管路;6、6a-输出管路;10、10c-流体通道;11、11a、11b-换热壁;12c-肋壁;111、111a、111b、111c-换热壁表面;1110-凹槽;1111-集液槽;1112-引流槽;113-螺栓;201a、201b、201c-螺柱;110-第一固定孔;110c-第二固定孔;7-金属铝板;8-分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换热设备100,所述换热设备100用于电子器件200的换热。电子器件是指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本文中主要是指由于电子器件的运行会散发热量,影响其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散热的器件。所述换热设备100包括本体部1、与所述本体部1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集流管3、与所述本体部1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集流管4、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3内腔的输入管路5以及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4内腔的输出管路6,所述本体部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第一所述本体部1设有可容纳或通过换热介质的流体通道10以及可与所述换热介质达成热传递的换热壁11,所述流体通道 10可以是1个、两个或多个。所述电子器件200固定接触所述换热壁11。所述第一集流管3的内腔通过所述流体通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4 的内腔,所述第一集流管3与所述第二集流管4相平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仅设置一个集流管,或者两个集流管设于同一端。

具体的,所述本体部1采用铝合金一体挤出成型,铝合金的材质优选牌号3系列和6系列以方便钎焊炉焊接。所述本体部1在挤出成型时形成大致相对的两个所述换热壁11、位于所述两个换热壁11之间且并排设置的所述若干流体通道、将相邻的两个所述流体通道分隔的肋壁(未标号) 以及位于边缘前后连接所述两个换热壁11的侧壁。其中,所述两个换热壁11为间隔一预订距离设置的第一换热壁和第二换热壁,所述预定距离可以是行业内常见的(范围),也可以是任一值,只要其可以达到需求即可。每个所述换热壁11设有朝向所述流体通道的内壁面(未标号)以及远离所述流体通道的换热壁表面111,所述换热壁表面111呈平面状设置,在生产过程中,所述换热壁表面111还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从而提高所述换热壁表面111的平整度,进而降低换热热阻。

请结合图1至图3所示,两个所述换热壁11的任意一个换热壁11上设有自所述换热壁表面111凹陷的至少一个凹槽1110,用以容纳感应装置 (未图示)。所述换热壁表面111即为远离所述流体通道的换热壁外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任意设置三个所述凹槽1110。每个所述凹槽1110凹陷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换热壁11的厚度以使得所述凹槽1110与内部流体通道区隔不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装置为温度传感器。优选的,界定其中两个所述凹槽1110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于靠近所述第一集流管3侧,所述第二凹槽设于靠近所述第二集流管4,如此使得后续安装在所述两个凹槽1110内的感应装置可分别监测所述换热设备100的换热介质输入端的温度和换热介质输出端的温度,优选的第一凹槽远离所述输入管路5设置,第二凹槽远离所述输出管路6设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低温低压的冷媒通过输入管路5进入第一集流管3 内时,虽然第一集流管3内设置有分配管,但冷媒更趋向于直达第一集流管3远离输入管路5的位置,在此设置感应装置,测得的温度更准确。同样的,第二凹槽的远离所述输出管路6设置也是基于同样的考量。如此设置可以调控进入换热设备的冷媒进入量,从而对所述换热设备100进行一个较为精准的温度监控。具体而言,当换热介质输入端的温度和换热介质输出端的温度相差较大时,表明换热设备需要较大的换热量,此时,需要增加进入换热设备的冷媒进入量或者降低进入换热设备的冷媒温度;当换热介质的输入端的温度和换热介质输出端的温度相差不大时,表明换热设备的换热量合适或者可以适当减小,此时,需要减小进入换热设备的冷媒进入量或者适当升高进入换热设备的冷媒温度即可,如此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通常,只要保证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少于85摄氏度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设有所述凹槽1110的所述换热壁11上还设有凹陷而成的集液槽1111,所述集液槽1111大致横向延伸,其延伸方向所在的延伸线与水平线之间呈一夹角设置,所述夹角的范围不大于10°。如此设置,所述换热装置100的换热壁11上的冷凝水汇集至所述集液槽1111内,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顺延坡度方向汇集冷凝水。所述换热壁11上还设有与所述集液槽1111连通的引流槽1112,所属引流槽1112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将所属集液槽1111内汇集的水引流至脱离所述换热设备100。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集液槽1111连通两个所述引流槽1112,每个所述引流槽可设置于所述集液槽1111的坡度最低处。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设备100可设置多条集液槽1111,以及与每个所述集液槽1111连通的引流槽1112。所述集液槽1111可沿横向延伸布满所述换热壁11。所述引流槽1112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引流槽1112凹陷的深度同样小于所述换热壁11的厚度。

所述肋壁连接两个所述换热壁1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器件 200可选择性的焊接于其中一个所述换热壁11的换热壁表面上111。当然,不同的多个电子器件20也可分别焊接至两个所述换热壁11的所述换热壁表面111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集流管3和所述第二集流管4内均设有分配管8,所述分配管8用于将换热介质均匀的分配到各个流体通道中,使得换热介质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所述本体部1内,使电子器件200每个部分都能均匀的散热。

请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换热设备100a。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器件200a与所述换热设备100a组装达成固定配合。所述换热设备100a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部1a、与所述本体部1a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集流管3a、与所述本体部1a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集流管4a、连通所述第一集流管3a内腔的输入管路5a以及连通所述第二集流管4a内腔的输出管路6a。第一所述本体部1a设有可容纳或通过换热介质的若干流体通道以及可与所述换热介质达成热传递的换热壁11a,所述电子器件200a 固定接触所述换热壁11a。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部1a设有对应的两个所述换热壁11a及位于所述两个换热壁11a之间的所述流体通道。所述本体部11上还设有突伸出所述换热壁表面111a的螺栓113,换言之,所述换热壁表面111a焊接有所述螺栓113,所述电子器件200a通过螺母201a与所述螺栓113的配合而固定在所述本体部1a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设备 100a还设有涂覆于所述换热壁表面111的导热层(未图示),所述导热层的材料为导热硅胶或者其他更好的导热材料。将所述导热层涂覆于所述换热壁表面111a上,使得所述电子器件200a与所述换热壁11a之间导热传输更高效。

请参图7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换热设备100b。所所述换热设备100b与第二实施方式中换热设备100a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两个所述换热壁11b中的任意一个换热壁11b沿所述本体部1b的厚度方向X延伸具有第一厚度H1,所述本体部11b还设有自其中所述一个换热壁11b的换热壁表面111b凹陷而成的第一固定孔110。

所述第一固定孔110延伸具有第一深度L1,所述第一深度L1不大于所述第一厚度H1。所述电子器件200b通过螺柱201b与所述第一固定孔 110配合从而固定在所述本体部1b上。所述螺柱201b的固定柱的长度 M1小于所述第一深度L1。如此设置,所述电子器件200b可通过所述螺柱201b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10的配合达成与所述换热壁表面111b的固定接触。

请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换热设备100c,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换热设备100c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中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本体部1c的肋壁12c包括常规尺寸的肋壁以及加宽尺寸的肋壁12c,其中加宽尺寸的所述肋壁12c沿所述本体部1c的宽度方向Y延伸具有第二厚度H2,所述本体部1c还设有自所述换热壁表面111c凹陷并且进一步向所述肋壁12c内凹陷而成的第二固定孔110c。

所述第二固定孔110c延伸具有第二深度L2。所述第二固定孔110c 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厚度H2。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孔径为第二固定孔 110c上下延伸而成的圆柱形孔腔径向截面的直径。所述电子器件的螺钉 201c的固定柱的长度M2小于所述第二深度L2。如此设置,所述电子器件可通过所述螺柱201c与所述第二固定孔110c的配合达成与所述换热壁表面111c的固定接触。

另外,第三实施方式的换热设备100b也可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本体部的换热壁可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与所述流体通道一体成型的内壁,第二部分为独立成型的金属板7。具体而言,所述换热设备包括与所述本体部一体成型的内壁以及焊接于所述内壁表面的金属板,所述内壁可以为常规尺寸下的本体部的换热壁,所述金属板即为金属铝板7。所述换热设备设有凹陷在所述金属壁7上的第三固定孔(未图示),所述金属壁7具有沿所述本体部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三厚度,所述第三固定孔具有沿所述本体部的厚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深度,所述第三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三厚度。如此设置,所述电子器件可通过所述螺柱与所述第三固定孔的配合达成与所述本体部的固定接触。另外,在所述金属壁7用以固定所述电子器件的外表面上也可涂覆导热硅胶进行导热。

当然,为了配合多种形状或者数量的电子器件200、200a、200b,所述换热设备100、100a、100b、100c的金属壁7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换向装置以及所述换热设备100、100a、100b、100c,所述换向装置可切换连接方式,具体而言,所述换向装置可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或者所述换向装置可连通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换热设备100、100a、100b、100c设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节流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器为冷凝器,制冷剂从压缩机排出进入冷凝器,通过冷凝器制冷剂被降温冷凝成液态制冷剂,冷凝器出口液态制冷剂流经换热设备,实现降低电子器件200、200a、200b温度的目的,然后制冷剂依次流经节流装置,蒸发器等元件,最后回到压缩机完成制冷剂侧循环。

或者所述换热设备100、100a、100b、100c设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在不考虑产生冷凝水的情况下,制冷剂从压缩机排出分别流经冷凝器、节流装置,换热设备100、100a、100b、100c作为蒸发端部分,制冷剂在蒸发端液-气相变带走大量热量,实现降低电子器件200、 200a、200b温度的目的,通过蒸发器等元件,最后回到压缩机完成制冷剂侧循环。

或者所述换热设备100、100a、100b、100c设于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压缩机之间。制冷剂从压缩机排出分别流经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换向装置,换热设备100、100a、100b、100c安装在制冷系统的换向装置和压缩机之间,利用管路内气液混合制冷剂来实现降低电子器件温度的目的。

综上所述,所述换热设备100、100a、100b、100c通过将电子器件直接固定于所述换热壁11上,通过所述换热设备100的流体通道10、10c 内的换热介质对所述电子器件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电子器件的散热效率,保证了电子器件的工作状态。另外,通过在换热壁11上设置凹槽1110 用以收容感应装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换热设备可被实时监控其温度,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便捷的获得换热设备100的温度状况,从而对应的调整所述换热设备100的换热介质的流速;同时,在换热设备100的换热壁11 上开始集液槽1111以及引流槽1112,使得换热壁11上积聚的冷凝水能够汇集至一起后而脱离所述换热设备100,极大的提升了使用者使用的体验效果。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特征相对于另一个特征的关系。可以理解,根据产品摆放位置的不同,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并不应当理解为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另外,本文使用的描述词“水平”并非完全等同于沿着垂直于重力方向,允许有一定角度的倾斜。

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