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调光调色温LED灯的恒流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5623发布日期:2018-12-11 21:56阅读:912来源:国知局
智能调光调色温LED灯的恒流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LED灯的恒流控制器。



背景技术:

LED电源是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也是电源供应器。具体是通过变压器和整流器,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装置,这个装置就叫做整流电源。为了满足人民对照明光源不同的需求,达到节能的目的,美化生活,点亮温馨的家,享受智能家居照明带来的福音。为实现上述的目的,通常的做法是;改变电力线路的情况下,实施调光和色温改变,但是这样改变会造成安装成本高、性能不稳定、用途单一、调光存在闪烁现象和色温选择单一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607774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智能恒流非隔离调光调色温LED电源,包括壳体、盖体和电路板,电路板置于壳体内,壳体开口处通过盖体闭合,其中电路板包括变压整流电路、调光器电路、色温控制电路及开关控制电路,调光器电路、色温控制电路及开关控制电路依次相电连接,变压整流电路分别与光器电路、色温控制电路及开关控制电路相连接。1、利用调光器电路解决调光闪烁问题,对电网无污染,起到理想的节能环保;2、色温控制电路具有记忆功能,当开灯时可以保持上次关灯状态,实现了智能家居照明;3、利用开关控制电路,实现黄色LED灯和白色LED灯的工作状态,配合色温控制电路,解决色温重复选择问题。在该技术方案中,电路板直接安装于壳体内,导致电路板不易从壳体中拿出,同时该技术方案中仅用一个定位针对电路板进行定位,导致电路板的固定不够稳定,因此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LED灯的恒流控制器,既能实现对电路板在壳体内的有效固定,又能方便将电路板从壳体中取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LED灯的恒流控制器,包括壳体、盖体和电路板,电路板包括变压整流电路、调光器电路、色温控制电路及开关控制电路,调光器电路、色温控制电路及开关控制电路依次电性连接,变压整流电路分别与调光器电路、色温控制电路以及开关控制电路相连,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定位框架,所述定位框架包括框体和挂杆,所述挂杆具有多根,且每根挂杆的下端成型于框体的上表面,上端弯折形成挂钩,所述挂钩挂持于壳体的开口上,并且框体位于壳体内供电路板支撑。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开口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挂钩挂持于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具有卡槽,所述盖体上具有能卡入卡槽的卡块。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泡沫胶。

优选的,盖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通过定位框架能对电路板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使得电路板能在壳体内得以稳定;同时当需要将电路板从壳体内取出时,只需将定位框架从壳体中取出,便可将电路板带出壳体,由于定位框架的挂钩挂持于壳体的开口上,因此操作人员通过挂钩很容易便可将定位框架从壳体内取出,从而方便了电路板在壳体内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壳体和定位框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壳体和定位框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调光调色温LED灯的恒流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智能调光调色温LED灯的恒流控制器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智能调光调色温LED灯的恒流控制器,包括壳体1、盖体7和电路板8,电路板8包括变压整流电路、调光器电路、色温控制电路及开关控制电路,调光器电路、色温控制电路及开关控制电路依次电性连接,变压整流电路分别与调光器电路、色温控制电路以及开关控制电路相连,上述各电路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在公开文献中已公开,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做过多说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定位框架2,所述定位框架2包括框体22和挂杆21,所述挂杆21具有多根,且每根挂杆21的下端成型于框体22的上表面,上端弯折形成挂钩211,所述挂钩211挂持于壳体1的开口上,并且框体22位于壳体1内供电路板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开口上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与挂钩211对应,使得挂钩211挂持于凹槽4内,该设置能够保证壳体1开口处的平整,便于盖体7在壳体1开口上的盖设。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具有卡槽3,所述盖体7上具有能卡入卡槽3的卡块5,该设置能够实现盖体7在壳体1上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22的上表面设置有泡沫胶9,通过该泡沫胶能将电路板固定在框体22上,以进一步的增加电路板在壳体1内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盖体7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针6,该定位针6能够对电路板进一步的起到限位作用,以进一步的提升电路板在壳体1内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