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319发布日期:2019-02-15 20:3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光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教室照明灯由安装在墙壁上的开关控制,学生在开关灯室均需要起身走到开关跟前按动开关才能转换照明灯具的工作状态,十分不方便;而且教室内的照明灯通常按七大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开关控制一个区域的照明灯具,例如自习课或某些特殊情况下,当区域内只有一两个学生时依然是该区域内的照明灯整体工作,造成资源的浪费;在午休时间一部分同学需要休息,而另一部分同学依然看书、做题灯,因此对灯光的需求产生分歧,采用大区的控制方式不能满足不同同学对灯光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光照传感器、位于讲台区域上方的第一灯组、位于每个座位上方的第二灯组、位于过道上方的第三灯组,所述光照传感器安装在教室的外墙上,所述光照传感器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灯组包括若干个第一LED灯、第一LED驱动器、第一继电器、第一光电开关,所述第一光电开关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电路通过连接有三极管的电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执行电路与220V电源、及若干个相并联的第一LED灯连接形成第一闭合回路;每个所述第二灯组包括第二LED灯、第二LED驱动器、第二继电器、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二光电开关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电路通过连接有三极管的电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执行电路与220V电源、第二LED灯连接形成第二闭合回路;所述第三灯组包括第三LED灯、第三LED驱动器、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电路通过连接有三极管的电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三继电器的执行电路与220V电源、第三LED灯连接形成第三闭合回路。

其中,所述PLC控制器至少具有64个输入端口和64个输出端口。

其中,所述第一LED灯的发光功率等于第二LED灯的发光功率,所述第三LED灯的发光功率小于第二LED灯的发光功率。

其中,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为镜面反射式光电开关,所述镜面反射式光电开关包括安装在座位或讲台上方的发射器、安装在座位或讲台一角的反射镜、与反光镜铰接的遮光板,所述反射镜位于发射器的正下方。

其中,所述第一LED灯、第二LED灯、第三LED灯的投影均为长方形。

其中,所述第一LED灯、第二LED灯、第三LED灯的出光面均安装有散光板和防眩光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根据教室内的照明需求分为位于讲台区域上方的第一灯组、位于每个座位上方的第二灯组、位于过道上方的第三灯组,使教室内照明区域的划分细化,减少照明区域之间的影响;2、通过在每个座位上方设置一第二灯组,并且每个第二灯组由一个单独的光电开关控制,一方面不需要起身去按开关,另一方面使得每个座位上的同学能够根据个人在不同时间段内对灯光的需求对其上方的第二灯组进行控制;还能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灯组/第二灯组、第三灯组、光照传感器在安装时的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架图。

图中标号说明:1-第一灯组、2-第二灯组、3-第三灯组、4-光照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教室灯光智能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光照传感器4、位于讲台区域上方的第一灯组1、位于每个座位上方的第二灯组2、位于过道上方的第三灯组3,PLC控制器安装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光照传感器4安装在教室的外墙上,光照传感器4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灯组1包括若干个第一LED灯、第一LED驱动器、第一继电器、第一光电开关,第一光电开关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第一继电器的控制电路通过连接有三极管的电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连接,第一继电器的执行电路与220V电源、及若干个相并联的第一LED灯连接形成第一闭合回路;每个第二灯组2包括第二LED灯、第二LED驱动器、第二继电器、第二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电路通过连接有三极管的电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连接,第二继电器的执行电路与220V电源、第二LED灯连接形成第二闭合回路;第三灯组3包括第三LED灯、第三LED驱动器、第三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电路通过连接有三极管的电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口连接,第三继电器的执行电路与220V电源、第三LED灯连接形成第三闭合回路。

PLC控制器至少具有64个输入端口和64个输出端口,满足一般教室内学生数的需求。

第一LED灯的发光功率等于第二LED灯的发光功率,使上课时学生座位上与讲台区域的光线强度相同,第三LED灯的发光功率小于第二LED灯的发光功率,减少第三灯组的耗电量。

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为镜面反射式光电开关,镜面反射式光电开关包括安装在座位或讲台上方的发射器、安装在座位或讲台一角的反射镜、与反光镜铰接的遮光板,反射镜位于发射器的正下方。采用镜面反射式光电开关通过增加遮光板的设计方便学生在座位上对第二灯组进行控制或教师在讲台上对第一灯组进行控制。

第一LED灯、第二LED灯、第三LED灯的投影均为长方形。设计成长方形是由于教室通常是长方形的结构,方便布置、安装。

第一LED灯、第二LED灯、第三LED灯的出光面均安装有散光板和防眩光格栅。散光板使灯光柔和避免刺眼,防眩光格栅避免出现炫光对学生和老师的眼睛造成不适,对学生和老师的眼睛起到保护作用。

1、根据教室内的照明需求分为位于讲台区域上方的第一灯组1、位于每个座位上方的第二灯组2、位于过道上方的第三灯组3,使教室内照明区域的划分细化,减少照明区域之间的影响;2、通过在每个座位上方设置一第二灯组2,并且每个第二灯组2由一个单独的光电开关控制,一方面不需要起身去按开关,另一方面使得每个座位上的同学能够根据个人在不同时间段内对灯光的需求对其上方的第二灯组2进行控制;还能减少资源浪费。

工作原理:当教师需要使第一灯组1工作时,通过转动第一光电开关的遮光板挡在第一光电开关的反射镜上,使第一光电开关产生打开第一光电开关的控制信号,PLC控制器接收到打开第一光电开关的控制信号时控制第一继电器的执行电路闭合,使得第一LED驱动器驱动第一LED灯工作,反之则控制第一灯不工作;第二灯组2的控制原理与第一灯组1相同;在PLC控制器中设置一个需要打开第三灯组3的光照强度值A,安装在教室的外墙上的光照传感器4检测到室外的光照强度值X,当光照强度值X小于光照强度值A时,PLC控制器控制第三继电器的执行电路闭合,使得第三LED驱动器驱动第三LED灯工作,反之第三灯不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