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649发布日期:2019-04-03 00:1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波设备磁控管驱动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微波设备磁控管驱动电源采用高频电子变压器取代传统的工频变压器,高频电子变压器具有效率高、可靠性好、工作电压宽等特点,但高频电子变压器和半导体器件产生的高温需要进行有效地散热。传统的工业微波设备磁控管驱动电源采用开放的风冷散热方式,其缺点是电子元器件上容易积聚灰尘,不仅降低了散热效果,而且容易产生电气安全隐患,导致电气事故发生。

专利号为201220561877.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微波设备磁控管驱动电源,包括电路板、元器件和油箱,其中,元器件固定在电路板上;元器件包括变压器和功率元器件,油箱包括壳体和盖板,壳体是压铸件,壳体的外侧包括复数片散热片,电路板竖直地布置在油箱中,电路板和元器件浸泡在油箱的油液中。该专利将电路板和元器件封闭在油箱中,不会受到外界的污染,也不会因积聚灰尘而降低散热效果。

然而,此专利的散热片是采用压铸工艺制备的。压铸工艺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主要是利用模具内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生产壳体时,铸造设备和模具存在造价高昂的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壳体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通过在筒状壳体的周壁上挤压出若干个呈放射状的散热鳍片,使得整个壳体具有导热性好、强度高、散热快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包括壳体、盖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固设有元器件,所述壳体为筒状件,所述壳体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呈放射状分布,所述散热鳍片采用挤压工艺制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鳍片均匀分布在壳体的周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实现壳体和盖体紧固联接的上端固定环,多个所述上端固定环绕壳体轴线均匀分布,每个所述上端固定环分别与任一散热鳍片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上端固定环的轴线与壳体的轴线平行,且上端固定环的外壁与壳体外壁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端固定环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螺钉高度,所述上端固定环的上端面与散热鳍片的上表面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实现壳体和盖体紧固联接的上端固定环,多个所述上端固定环绕壳体轴线均匀分布,每个所述上端固定环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之间,所述上端固定环的周壁与壳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上端固定环的上端面与散热鳍片的上表面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端固定环的高度等于散热鳍片的高度,所述散热鳍片的上表面与壳体上表面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半圆状的多个固定片,多个所述固定片绕壳体轴线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布在壳体的下表面,所述固定片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和多个安装孔,所述固定孔位于固定片的两端,所述安装孔位于固定孔之间;

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多个用于紧固所述固定片的下端固定环,多个所述下端固定环分别与任一散热鳍片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下端固定环的轴线与固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固定孔位于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空心的筒状本体和底盖,所述底盖的周壁与筒状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上设有与上端固定环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和上端固定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端固定环与所述上端固定环的个数相同,所述下端固定环与上端固定环的轴线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和筒状本体采用挤压工艺生产,具有导热性好、综合强度和机械性能好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呈圆形放射状分布,有利于对流降温,节省空间;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鳍片的上端部固设上端固定环,实现壳体与盖体的固定连接;

4、本实用新型在筒状本体的下端部固设多个固定片,通过下端固定环与固定孔实现固定片与壳体的固定连接,通过固定片上的安装孔实现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与设备的相对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的俯视图。

图4为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散热鳍片;3、固定片;4、盖体;5、把手;6、进线孔;7、出线孔;8、接线端子;9、指示灯;10、透气孔;11、观察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专利号为201220561877.4的实用新型专利,在生产壳体1 所用的铸造设备和模具造价高,壳体1上散热片散热效果不好的缺陷,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请参图1、图2、图3、图4 所示,图1是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图 3是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的俯视图,图4是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包括壳体1、盖体4、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路板,该电路板上固设有元器件,壳体1为筒状件,壳体1 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鳍片2,散热鳍片2呈放射状分布,散热鳍片2采用挤压工艺制备。

挤压工艺是对放在模具型腔(或挤压筒)内的金属坯料施加强大的压力,迫使金属坯料产生定向塑性变形,从挤压模的模孔中挤出,从而获得所需断面形状、尺寸并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零件或半成品的塑性加工方法。由于挤压工艺只适用于等截面的材料加工,因此本实施方式中挤压出来的散热鳍片2都是均匀分布在壳体1的周壁上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鳍片2的高度略低于壳体1的高度,这样散热鳍片2的顶端距离壳体1的顶端有一些距离,散热鳍片2的底端距离壳体1的底端有些距离,便于在挤压时固定壳体1。

在实际制造时,先将板状铝材放在模具型腔内挤压成型,然后把成型铝材切割成合适的尺寸,随后将成型铝材卷曲并无缝焊接成筒状本体,最后将筒状本体与切割好的底盖无缝焊接。

专利号为201220561877.4的实用新型专利(以下称对比文件),壳体1采用压铸工艺成型,即散热片与壳体1在模具中压铸成型。因散热箱通常采用铝合金或铝材制成,对比文件的壳体1和散热片为压铸铝,本实施方式的壳体1和散热鳍片2为挤压铝。下面详细分析挤压铝与压铸铝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1、对比文件的压铸铝以ADC12为例,导热系数为96。本实施方式中的壳体1采用挤压铝型材6063材料,导热系数(W/m.k---瓦/米.度)是201,故挤压铝导热性能明显优于压铸铝。

2、挤压铝与压铸铝相比,组织细密,其密度约为2.7~2.8g/cm3,压铸铝容易产生组织疏松缺陷,密度约为2.5~2.6g/cm3,挤压铝的综合强度和机械性能优于压铸铝。

3、本实施方式的散热鳍片2为圆形放射状鳍片结构,有利于对流降温,节省空间;同功率、同体积条件下,通常散热面积可设计增大面积20%左右,故散热性能会有提升;

4、压铸铝的模具造价比挤压铝的模具造价高。

考虑到壳体1与盖体4需要相对固定,本实施方式在壳体1上还设有多个用于实现壳体1和盖体4紧固联接的上端固定环,多个上端固定环以壳体1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实际生产中,上端固定环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每个上端固定环分别与任一散热鳍片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采用每个上端固定环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2之间,上端固定环的周壁与壳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在盖体4上设有与上端固定环对应的连接孔,连接孔和上端固定环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紧固件可以选用螺钉或者螺栓。

当上端固定环选用固定在散热鳍片2上端部的方式时,上端固定环的轴线与壳体1的轴线平行,且上端固定环的外壁与壳体1外壁之间具有间隙。为了便于固定,上端固定环的高度略小于或等于螺钉高度,上端固定环的上端面与散热鳍片2的上表面平齐。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螺钉穿过盖体4上的孔进入上端固定环内,通过上端固定环孔内的螺纹就能实现螺钉与内螺纹的固定连接。考虑到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的整体美观,螺钉的底部位于上端固定环的内部。在实际使用中,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还需要固定在设备上,因此,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还包括半圆状的多个固定片3,多个固定片3绕壳体1轴线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布在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片3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和多个安装孔,固定孔位于固定片3的两端,安装孔位于固定孔之间;壳体1上还设有多个用于紧固固定片3的下端固定环,多个下端固定环分别与任一散热鳍片2的下端部固定连接,下端固定环的轴线与固定孔的轴线重合,固定孔位于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2之间。为了壳体1和散热鳍片2的美观,本实施方式优选下端固定环与上端固定环的个数相同,下端固定环与上端固定环的轴线重合。

当上端固定环选择固定在相邻的两个散热鳍片2之间时,上端固定环的周壁与壳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上端固定环的上端面与散热鳍片2的上表面平齐,上端固定环的高度等于散热鳍片2的高度,散热鳍片2的上表面与壳体1上表面平齐。上端固定环的轴线与壳体1的轴线平行。螺栓穿过盖体4上的连接孔后进入上端固定环内部,与上端固定环的内腔螺纹连接。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同样包括半圆状的多个固定片3,多个固定片3绕壳体1轴线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布在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片3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和多个安装孔。固定孔与上端固定环的轴线重合,螺栓穿过固定孔后自上端固定环的底部进入上端固定环内,与上端固定环的内腔螺纹连接。安装孔与设备上的安装部位通过紧固件固定。

本实施方式在筒状本体的下端部固设多个固定片3,通过下端固定环与固定孔实现固定片3与壳体1的固定连接,通过固定片3上的安装孔实现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与设备的相对固定。

参照图3和图4所示,盖体4上设置有把手5、进线孔6、出线孔7、接线端子8、指示灯9、透气孔10和观察孔11,把手5固定在盖体4上,进线孔6供电路板上的进线端穿过,出线孔7供电路板上的出线端穿过,出线端的末端与接线端子8电连接,接线端子8用于连接外部设备。指示灯9是为了显示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的工作状态,透气孔10是为了保证筒状磁控管驱动电源的正常工作,观察孔11是为了观察壳体1内绝缘油脂的情况。

在实际使用中,壳体1内注入绝缘油脂,将电路板放置在绝缘油脂内,电路板上的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经绝缘油脂传递至散热鳍片2,完成散热。

由于底盖为铝材,底盖具有导电功能,为了防止电路板在使用时漏电,通过底盖传递至外部设备,从而发生触电现象,也为了实现电路板的固定,本实施方式在底盖上设有用于支撑电路板的四个支撑柱,四个支撑柱的上表面设置有绝缘板,电路板放置在绝缘板上,电路板还可以与绝缘板固定连接。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