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临时施工用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650发布日期:2019-04-03 00:1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临时施工用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工程及市政工程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临时施工用护栏。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工程及市政工程施工中,为防止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常常需要借助于护栏将施工区域范围与周边环境作一定的隔离,以避免对施工的影响,更为了避免施工过程对周边人员的生命财产造成损伤。在工程开工前,需要三通一平,并且施工区域应形成封闭施工,必须先建设临时护栏作为施工场地的临时围墙,临时护栏,又可以称为移动围栏,临时隔离栏,移动式安全围栏网。临时护栏网是适用临时隔离,临时隔断,临时圈围,是灵活性极强的产品。

现有技术的围栏存在以下问题:1、体积较大,运输困难,空间利用率低,重量高,搬运不便;2、施工速度慢,不能适用于紧急抢修的现场隔离,影响道路交通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既体积小又便于架设的工程临时施工用护栏,其技术方案如下:

工程临时施工用护栏,包括套筒形的主立柱,主立柱内同轴转动安装有卷带轮,卷带轮上绕设有柔性并且内部充满电流变液的阻拦带,阻拦带上连接有用于给电流变液通电的导线,阻拦带的一端连接在卷带轮上,另一端自卷带轮引出并连接在副立柱上,副立柱沿径向可抽拉的卡接在主立柱上设置的一侧缺口上、并且位于卷带轮的一侧。

卷带轮有至少两个,各个卷带轮沿轴向同轴间隔设置,相邻两卷带轮之间隔设有静连接在主立柱上的隔板,隔板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副立柱的容纳豁口。

各个阻拦带上的导线并联导电连接在同一电源上。

卷带轮的轮轴自主立柱的上方伸出,伸出端上设置有内六角孔。

副立柱的底部静连接有盘状的底座,副立柱偏置于底座的一侧边沿,并且在主立柱的底部设置有供底座进出的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电流变液在通电时可由液体转化为固态,这样在运输过程中,可将阻拦带断电,而保持阻拦带的柔性可卷绕;在需要阻拦作业时,给阻拦带通电,即可使得阻拦带刚度提高,实现护栏的张开和保持,从而既体积小便于运输,又便于施工架设。

附图说明

图1是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阻拦带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工程临时施工用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其采用主体部分和电源分体运输的运输方式,在施工现场再将两者接驳在一起,具体结构如下:

工程临时施工用护栏包括套筒形的主立柱1,主立柱1内同轴转动安装有卷带轮2,卷带轮2上绕设有柔性并且内部充满电流变液的阻拦带3,参见图3,阻拦带3上连接有用于给电流变液4通电的导线5,阻拦带3的一端连接在卷带轮2上,另一端自卷带轮2引出并连接在副立柱6上,副立柱6沿径向可抽拉的卡接在主立柱1上设置的一侧缺口上、并且位于卷带轮2的一侧。卷带轮2有多个,各个卷带轮2沿轴向同轴间隔设置,相邻两卷带轮2之间隔设有静连接在主立柱1上的隔板7,隔板7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副立柱6的容纳豁口。各个阻拦带3上的导线5并联导电连接在同一电源8上。卷带轮2的轮轴自主立柱1的上方伸出,伸出端上设置有内六角孔。副立柱6的底部静连接有盘状的底座9,副立柱6偏置于底座9的一侧边沿,并且在主立柱1的底部设置有供底座9进出的缺口。

在运输时,用六角扳手搅动卷带轮2的轮轴,将副立柱6拉入主立柱1中,并将导线5与电源8断开,以一个主立柱1和一个电源8的方式进行运输,当然电源8也可以选用常用的车载电源8,无需专门配备;

在施工现场,人手抠出副立柱6,并拉动副立柱6,直至张开到合适宽度后,将导线5与电源8接驳,实现护栏的张开和保持,进行阻拦作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