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光电一体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6080发布日期:2019-01-18 19:5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结构的光电一体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微基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光电一体箱。



背景技术:

微基站只是它的功率较小,覆盖范围要小,覆盖距离在100m-1Km之间,它可以增加系统容量,一般结合宏基站使用,安装在话务量密集的地方,可以增加系统容量和质量,它的针对性是用户密度,因用户较多,话务量密集就是安装的微蜂窝来。

目前,微基站建设主要依托城市路灯杆、监控杆等市政设施,将微基站设备挂在其杆体上。微基站的市电引入及传输建设,需要分别配置交流配电箱和光缆分纤箱,由于路灯杆、监控杆等市政设施通常为整体式杆体,挂载能力有限且对美化及隐蔽性要求较高,往往不能满足通信基站配套设备建设需求,且通信基站在检查工作时不具有辅助照明功能,影响检查人员的工作效率,且不具有自身发电功能,导致环保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光电一体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结构的光电一体箱,包括箱体和安装到箱体的箱门,所述箱体形成内腔,所述箱门安装到所述内腔的开口处,还包括安装到所述箱体内的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在关闭时沿所述内腔的深度方向将所述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位于所述箱门与所述绝缘板之间,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绝缘板与所述内腔的底部之间;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中,其中之一安装有配电部分,其中之另一安装有传输光纤分配部分,所述箱门与箱体之间为铰接连接,所述绝缘板上设置有支撑部与软带,所述箱体顶部呈V形状,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光伏板A与光伏板B,所述光伏板A、光伏板B通过转换器与电池板连接,所述箱体侧壁上设置有照明灯与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无线发射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与光伏板A、光伏板B之间为粘接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伏板A与光伏板B的面积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板为锂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照明灯为LED灯珠。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将传统的交流配电箱和光缆分纤箱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光电功能合二为一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微基站的建设成本,适用于市政对于微基站的美化建设需求,提高了基站建设的灵活机动性、经济性,且光伏板A、光伏板B可以实现光能发电,且照明灯可以实现辅助照明,便于检查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新型结构的光电一体箱,包括箱体10和安装到箱体10的箱门30,所述箱体10形成内腔,所述箱门30安装到所述内腔的开口处,还包括安装到所述箱体10内的绝缘板60,所述绝缘板60在关闭时沿所述内腔的深度方向将所述内腔分隔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位于所述箱门30与所述绝缘板60之间,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绝缘板60与所述内腔的底部之间;所述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中,其中之一安装有配电部分,其中之另一安装有传输光纤分配部分,所述箱门30与箱体10之间为铰接连接,所述绝缘板60上设置有支撑部61与软带62,所述箱体10顶部呈V形状,所述箱体10上设置有光伏板A100与光伏板B101,所述光伏板A100、光伏板B101通过转换器102与电池板103连接,所述箱体10侧壁上设置有照明灯104与数据采集器105,所述数据采集器105与无线发射器106连接,可以将箱内部的数据信息及时传输到维护人员终端,可以实时的监控运行情况。

所述箱体10与光伏板A100、光伏板B101之间为粘接连接,所述光伏板A100与光伏板B101的面积相同,可以有效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实现光能发电功能,避免了市电供电,导致环保效果好。

所述电池板103锂电池,所述照明灯104为LED灯珠。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将传统的交流配电箱和光缆分纤箱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光电功能合二为一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微基站的建设成本,适用于市政对于微基站的美化建设需求,提高了基站建设的灵活机动性、经济性,且光伏板A100、光伏板B101可以实现光能发电,且照明灯104可以实现辅助照明,便于检查人员的操作。至此,本实用新型新型结构的光电一体箱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