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0522发布日期:2019-02-22 21:57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进步的发展,市场上的LED照明灯最求轻、薄方向发展,尤其是小功率LED产品,现有技术中,LED照明灯的驱动电源、LED光源和控制LED光源关闭的光控器都是独立的,LED光源在使用中需另外配置LED的驱动电源和光控器,LED光源的使用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此LED光源设计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还不利于产品的生产制造;

二是在LED光源安装过程中,需要另外给LED的驱动电源配置安装空间,加大了LED光源的外形规格,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限制了LED灯具的应用。

因此,需提供一种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光控控制模块与光源模块设置在一块电路板上的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包括光控开关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光控开关电路板上的光控开关控制系统,所述光控开关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电性连接的光控控制模块、光源电源驱动模块和光源模块;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给所述光控控制模块、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和所述光源模块供电;

所述光控控制模块用于给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提供驱动信号,所述光控控制模块包括光控电源供电电路和与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电性连接的光控电路;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用于给所述光控电路供电,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光控电路的一端与一光敏传感器连接,另一端的所述光控电路与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连接;

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光源模块的运行,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与所述光源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光照照亮。

优选地,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输入连接端、整流电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连接端的一端与一AC交流电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电源输入连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电路包括整流器BD1和电容C2,所述整流器BD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连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BD1的输出端并联所述电容C2后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输入连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之间还连接有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保险管F1和压敏电阻M1,所述保险管F1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连接端连接,另一端的所述保险管F1与所述整流器BD1连接,所述压敏电阻M1与所述整流器BD1的输入端并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用于给所述光控电路供电,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包括第三电阻RA3、稳压二极管ZD1和第三电容C4,所述第三电阻RA3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三电阻RA3与所述光控电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和所述第三电容C4并联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A3连接,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光控电路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四二极管D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正极光控连接端PD+和负极光控连接端PD-,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221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十四电阻R14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正极光控连接端PD+、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十三电阻R13接地;所述正极光控连接端PD+还与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与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221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与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串联一第五电阻R5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十电阻R10与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连接;所述负极光控连接端PD-、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均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光控连接端PD+和所述负极光控连接端PD-用于与所述光敏传感器的正负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3、MOS管Q1和光源连接端LED S1-,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3的引脚1与所述光控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3的引脚6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光源连接端LED S1-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3的引脚1与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将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与所述光控电路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光源模块包括若干个LED灯串联连接的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的所述光源模组与所述光源连接端LED S1-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模组是由14个LED灯串联连接组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通过将光控控制模块、光源电源驱动模块和光源模块集成设置在一块光控开关电路板上,使得该光控开关装置将光控开关和光源设计在一起,降低了同时生产光控开关和LED光源灯具的生产成本,该光控开关装置的设计便于光控LED灯具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的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框架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的红外线感应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包括光控开关电路板100和设置在所述光控开关电路板100上的光控开关控制系统200,所述光控开关控制系统200包括电源管理模块210以及分别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10电性连接的光控控制模块220、光源电源驱动模块230和光源模块240。

参照图1至图3,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10用于给所述光控控制模块220、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230和所述光源模块240供电,所述电源管理模块210包括电源输入连接端、整流电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连接端的一端与一AC交流电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电源输入连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其中,所述整流电路包括整流器BD1和电容C2,所述整流器BD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输入连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BD1的输出端并联所述电容C2后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为了保护电路,所述电源输入连接端与所述整流电路之间还连接有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包括保险管F1和压敏电阻M1,所述保险管F1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入连接端连接,另一端的所述保险管F1与所述整流器BD1连接,所述压敏电阻M1与所述整流器BD1的输入端并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AC交流电输入的电压为110V~265V的交流电,所述AC交流电输入的电压优选为220V;所述整流器BD1优选为ABS10型号及兼容型号的整流器,因可选用的型号太多在此恕不一一例举。所述AC交流电输入的交流电经过所述保护电路和所述整流电路转换成直流电从所述电源输出端输出。

参照图1至图3,所述光控控制模块220用于给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230提供驱动信号,所述光控控制模块220包括光控电源供电电路221和与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221电性连接的光控电路222;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221用于给所述光控电路222供电,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221包括第三电阻RA3、稳压二极管ZD1和第三电容C4,所述第三电阻RA3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三电阻RA3与所述光控电路222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和所述第三电容C4并联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A3连接,另一端接地。

参照图1至图3,所述光控电路222包括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四二极管D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正极光控连接端PD+和负极光控连接端PD-,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221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十四电阻R14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正极光控连接端PD+、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十三电阻R13接地;所述正极光控连接端PD+还与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第十二电阻R12和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与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221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十一电阻R11与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串联一第五电阻R5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230连接,另一端的所述第十电阻R10与所述光控电源供电电路221连接;所述负极光控连接端PD-、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均接地。其中,所述正极光控连接端PD+和所述负极光控连接端PD-用于一光敏传感器的正负极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电阻R5用于分压使得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产生回压差;所述第五电阻R5的电阻阻值优选为24K,所述第五三极管Q5和所述第六三极管Q6优选为2SC2712型号及兼容型号的三极管,因可选用的型号太多在此恕不一一例举。

参照图1至图3,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230包括电源管理芯片U3、MOS管Q1和光源连接端LED S1-,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3的引脚1与所述光控电路222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3的引脚6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光源连接端LED S1-连接,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地。其中,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3的引脚1与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连接将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230与所述光控电路222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3优选为IML8694型号及兼容型号的电源管理芯片,所述MOS管Q1优选为TMCIN60B/TO-252型号及兼容型号的MOS管。

参照图1至图3,所述光源模块240用于光照照亮,所述光源模块240包括若干个LED灯串联连接的光源模组,所述光源模组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另一端的所述光源模组与所述光源连接端LED S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是由14个LED灯串联连接组成的。

参照图1至图3,所述光控开关电路板100上开设有卡接槽110和安装孔1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槽110为U型卡槽。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的工作原理:

所述正极光控连接端PD+和所述负极光控连接端PD-连接到光敏传感器上,当光敏传感器感应到外界光线变化时,通过所述光控电路222上第五三极管Q5和第六三极管Q6的导通或截止控制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230的运行从而控制所述光源模块240上的光源模组的亮灭。

当光敏传感器接受到外界光线变暗时(比如夜晚),则所述正极光控连接端PD+和所述负极光控连接端PD-输入的电流变小,此时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电压升高,所述第五三极管Q5导通,从而拉低输入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电压,导致所述第六三极管Q6截止,那么所述第十电阻R10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D4与所述第十四电阻R14并联,使得流过所述第十三电阻R13上的电压升高,让所述第五三极管Q5完成导通;又因所述第六三极管Q6截止使得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3引脚1处的电平不被下拉,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230正常工作,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3引脚6输出高电平使得所述MOS管Q1导通从而控制所述光源模块240上的光源模组LED灯被点亮;

当光敏传感器接受到外界光线变亮时(比如白天),则所述正极光控连接端PD+和所述负极光控连接端PD-输入的电流变大,此时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电压被拉低,所述第五三极管Q5截止,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电压通过所述第十一电阻R11流过流入所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从而导通第六三极管Q6,此时流过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电压通过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被拉低,使得所述第十电阻R10无法通过所述第四二极管D4与所述第十四电阻R14并联,则流过所述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电压更低,同时流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3引脚1处的电压也被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电压拉低,所述光源电源驱动模块230停止工作,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3引脚6输出低电平使得所述MOS管Q1截止,则所述光源模块240上无电流电压通过,光源模组LED灯不亮。

本实用新型的集光控驱动和光源驱动一体的光控开关装置通过将光控控制模块、光源电源驱动模块和光源模块集成设置在一块光控开关电路板上,使得该光控开关装置将光控开关和光源设计在一起,降低了同时生产光控开关和LED光源灯具的生产成本,该光控开关装置的设计便于光控LED灯具的安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