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指示标识的长余辉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601发布日期:2019-03-22 19:38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指示标识的长余辉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标牌,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用于指示标识的长余辉发光装置。该装置能够用于地名指示、消防安全指示、广告等。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以及发光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夜间出行的照明指示要求越来越高,对指示标识类产品的发光功能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加。包括乡村街道的地名标牌、消防安全通道的应急逃生标识、公共场所的路标指示等都需要增加发光元素。传统的长余辉发光标识因表面丝网印刷的发光材料层较薄,加之发光材料无法长时间一直保持初始亮度,发光持续的时间不久,远距离难以分辨标识的指示内容。另外单纯的电源型指示标识因耗电量大,无法满足通过蓄电装置而实现长时间供电发光,需要再安装过程中预留墙内或地下布置电线,带来很多不便。目前市面上流通的LED与长余辉结合的系统也较为成熟,但是LED晶片以及导光板的设计,在一定程度大大增加了发光装置的厚度,在很多精细小标识的使用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无法实现超薄要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指示标识的长余辉发光装置。通过EL电场致发光层、以及经控制器对所述EL电场致发光层的发光时间点进行控制供电时间,不仅延长了EL发光层的使用寿命,而且能耗极低。所需要的高频率与电压、负载所需的电流却非常之小,大概范围是0.1~1MA/CM2,在发光片面积小于10CM2时,工作电流在几个MA左右。与LED比较仅驱动一个LED就最少需要10MA的电流。低功耗对于使用电池供电的装置,从电气特性上看,EL发光片具有阻容特性,电容量通常是2到6MF/IN2,并且通过短时间EL片发光,激发长余辉发光层,可以使长余辉发光层亮度一直维持在2000MCD/CM2以上,这样既省电又可维持标识的发光亮度。同时该装置超薄,可便捷的应用于各类指示功能的标识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指示标识的长余辉发光装置,该装置由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透明ITO电层(2)、EL电场致发光层(3)、绝缘层(4)、背电极层(5)和保护层(6)构成;在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与保护层(6)之间从上自下是透明ITO电层(2)、EL电场致发光层(3)、绝缘层(4)和背电极层(5)。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长余辉发光装置是将指示标识(消防安全提示信息、有电危险、小区楼牌号等)设置在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的外表面。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是碱土硅铝酸盐发光粉与树脂胶按1~2: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涂布在透明ITO电层(2)上形成,涂覆的厚度一般为0.5~3mm。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的用于指示标识的长余辉发光装置的优点在于:①该装置不需要LED晶片以及导光板作为激发光装置,使得产品厚度更薄,发光更均匀,用处更为广泛便捷。均匀散光,对视觉不会造成刺眼,是一种没有伤害性的光源。②该装置为一种短波光,聚光及穿透力强,夜间或浓雾中特别显得明亮、醒目。减少了EL发光层的使用时间,提高了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③该装置防水耐高温,抗紫外线,室内外皆可。提升了单纯长余辉发光标识的发光亮度和科技感。④该装置采用冷光片轻薄柔软,可弯曲或裁切,不占空间,安装容易,可节省工程成本。大大降低了能耗,缩小了电容等蓄电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指示标识的长余辉发光装置的外部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指示标识的长余辉发光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指示标识的长余辉发光装置的分解图。图4是实施例1的应用框图。图5是实施例2的应用框图。1.光致长余辉发光层2.透明ITO电层3.EL电场致发光层4.绝缘层5.背电极层6.保护层7.供电装置8.EL电场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用于指示标识的长余辉发光装置,该装置由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透明ITO电层2、EL电场致发光层3、绝缘层4、背电极层5和保护层6构成;在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与保护层6之间从上自下是透明ITO电层2、EL电场致发光层3、绝缘层4和背电极层5。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是碱土硅铝酸盐发光粉与树脂胶按1~2: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涂布在透明ITO电层2上形成,涂覆的厚度一般为0.5~3mm。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的外表面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出指示标识(消防安全提示信息、有电危险、小区楼牌号等)的不同图案。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用于吸收可见光,并储存能量;当外部电源(如供电装置7)断电后,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维持发光状态,以保证图案在黑暗处能长时间发光。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通过电缆与供电装置7连接,是在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发光亮度不足时,需要外部供电装置7提供电能时才充电,不是时时刻刻都由供电装置7来提供电能。若永远用供电装置7供给电能,则达不到节约电能的目的。透明ITO电层2透明ITO电层2用于将EL电场致发光层3产生的光源透射出。EL电场致发光层3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EL电场致发光层3通过电缆与EL电场控制器8连接,EL电场致发光层3所需的工作时序由EL电场控制器8调制。因此,在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与EL电场致发光层3之间不需要设置常规的导光板。所述EL电场控制器8用于调制EL电场致发光层3的工作时序。如当环境光照低于设定值时,供电装置7开始供电30秒,EL电场致发光层3中的EL发光片开始发光,同时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开始吸收光;30秒后供电装置7停止供电,EL电场致发光层3中的EL发光片停止发光,此时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将会持续发光600秒;之后重复交替循环(即30秒供电的同时吸收光源并储能,随后600秒发光)达到节约能耗。本装置能够实现标识牌长时间的亮度保持在800MCD/CM2以上,达到使用时间长和安全性能。绝缘层4绝缘层4用于对EL电场致发光层3与背电极层5达到电隔离。绝缘层4设置在EL电场致发光层3与背电极层5之间,是为了让背电极层5的上表面不导电。背电极层5背电极层5的背电级材料为金属银(Ag)。保护层6保护层6对透明ITO电层2、EL电场致发光层3、绝缘层4和背电极层5起到固定装配效果,同时也能起到防水耐高温,抗紫外线,室内外皆可。保护层6为绝缘材料加工,可以是塑料材质或者有机玻璃材质。实施例1应用到小区住宅的楼幢牌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由碱土硅铝酸盐发光粉与树脂胶按2:1的比例混合,均匀涂布在透明ITO电层2上形成,涂覆的厚度一般为1.5mm。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与保护层6之间从上自下是透明ITO电层2、EL电场致发光层3、绝缘层4和背电极层5。然后将楼栋号(某小区某楼)信息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在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的外表面上,如图4所示。在图4中,供电装置7向本实用新型的长余辉发光装置供电,EL电场控制器8用于调制EL电场致发光层3的工作时序。如当环境光照低于设定值时,供电装置7开始供电30秒,EL电场致发光层3中的EL发光片开始发光,同时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开始吸收光;30秒后供电装置7停止供电,EL电场致发光层3中的EL发光片停止发光,此时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持续发光600秒;之后重复交替循环(即30秒供电的同时吸收光源并储能,随后600秒发光)执行工作时序,以保证楼栋信息较高的亮度水平。所需要的高频率与电压、负载所需的电流却非常之小,大概范围是0.1~1MA/CM2,在发光片面积小于10CM2时,工作电流在几个MA左右。与LED比较仅驱动一个LED就最少需要10MA的电流。低功耗对于使用电池供电的装置,从电气特性上看,EL发光片具有阻容特性,电容量通常是2到6MF/IN2,并且通过短时间EL片发光,激发长余辉发光层,可以使长余辉发光层亮度一直维持在2000MCD/CM2以上,这样既省电又可维持标识的发光亮度。同时用于楼牌的指示标识为超薄结构体,可便捷的与高楼的外墙体固定。实施例2应用到消防安全指示标牌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由碱土硅铝酸盐发光粉与树脂胶按1.2:1的比例混合,均匀涂布在透明ITO电层2上形成,涂覆的厚度一般为1mm。结构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在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与保护层6之间从上自下是透明ITO电层2、EL电场致发光层3、绝缘层4和背电极层5。然后将消防通道(或者消防安全指示标识的图案)信息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在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的外表面上,如图5所示。在图5中,供电装置7向本实用新型的长余辉发光装置供电,EL电场控制器8用于调制EL电场致发光层3的工作时序。如当环境光照低于设定值时,供电装置7开始供电30秒,EL电场致发光层3中的EL发光片开始发光,同时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开始吸收光;30秒后供电装置7停止供电,EL电场致发光层3中的EL发光片停止发光,此时光致长余辉发光层1持续发光600秒;之后重复交替循环(即30秒供电的同时吸收光源并储能,随后600秒发光)执行工作时序,实现该消防安全标识长时间的亮度保持在800MCD/CM2以上,在应急情况下,人们疏散时,可以清晰辨别逃生方向和指示。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