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网的循环式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6072发布日期:2019-03-02 02:2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电网的循环式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应用于电网的循环式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网触点只能通过风力进行冷却,冷却效率较差,同时触点导电板之间容易出现松动,导致触点导电板之间的电阻值过大,从而使触点导电板之间容易产生高热,影响线路的导通。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电网的循环式冷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网触点冷却效率差,同时触点导电板之间容易出现松动产生高热,影响线路导通的技术问题。

一种应用于电网的循环式冷却装置包括密封壳体、第一导线、第二导线、锁定螺栓、导热螺栓、第一触点导电板、第二触点导电板、第一换热板、第二换热板、导热延长杆、散热杆、水箱和半导体制冷片,

所述密封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导线,密封壳体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导线,密封壳体的上部与锁定螺栓螺纹连接,密封壳体的下部与导热螺栓螺纹连接,密封壳体的下部与水箱连接;所述水箱的内壁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半导体制冷片,水箱套装在导热螺栓、导热延长杆以及散热杆的外部;

所述第一导线贯穿密封壳体的侧壁,第一导线延伸至密封壳体的外部,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并且与第一触点导电板连接;所述第二导线贯穿密封壳体的侧壁,第二导线的一端延伸至密封壳体的外部,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并且与第二触点导电板连接;

所述锁定螺栓贯穿密封壳体的上顶面,锁定螺栓的螺帽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锁定螺栓的螺杆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并且与第一换热板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板的下部与第一触点导电板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触点导电板的上部与第一触点导电板的下部连接,第二触点导电板的下部与第二换热板的上部连接;所述导热螺栓贯穿密封壳体的下底部,导热螺栓的一端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并且与第二换热板的下部连接,导热螺栓的另一端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并且与导热延长杆连接;所述导热延长杆的外部连接有散热杆。

所述密封壳体的下部与水箱通过可拆卸装置连接。

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插接杆和插接管;所述插接管固定安装在密封壳体的底部两侧;所述插接杆设置在水箱的两侧,插接杆的中心轴处于水平状态,插接杆的一端与水箱连接,插接杆的另一端与插接管插接配合。

所述密封壳体与第一导线的连接处以及密封壳体于第二导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环氧树脂封堵。

所述密封壳体与锁定螺栓的连接处以及密封壳体于导热螺栓的连接处均填充有不干胶。

所述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之间通过螺栓以及螺母连接。

所述水箱中盛装导热油。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箱、半导体制冷片、导热油、锁定螺栓、导热螺栓和导热延长杆相结合,既能够使锁定螺栓和导热螺栓配合夹住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从而提高了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之间的接触压力,降低了接触电阻,避免了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轻易出现松动的现象,降低了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之间产生过热的几率,同时第二换热板能够利用来自导热螺栓的压力与第二触点导电板紧密配合,从而将第二触点导电板产生的热量更多的导入到导热螺栓上,进而导入到导热延长杆上,从而将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产生的热量导入到导热油内部,从而降低了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出现过热的几率,由于导热油不能经常更换,过多的热量也会导致导热油过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水箱内部的半导体制冷片能够吸收导热油内部的热量,让导热油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下,从而有利于导热油高效的吸收来自导热延长杆和散热杆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换热板同时能够增大导热螺栓的端部与第二触点导电板的接触面积,避免导热螺栓压伤。第一换热板能够增大锁定螺栓的端部与第一触点导电板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了锁定螺栓轻易压伤第一触点导电板。密封壳体能够使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从而避免了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过多的接触外界的潮湿空气,减缓了第一触点导电板和第二触点导电板的腐蚀氧化。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电网的循环式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壳体、2-第一导线、3-第二导线、4-锁定螺栓、5-导热螺栓、6-第一触点导电板、7-第二触点导电板、8-第一换热板、9-第二换热板、10-导热延长杆、11-散热杆、12-水箱、13-半导体制冷片、14-插接杆、15-插接管、16-环氧树脂封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应用于电网的循环式冷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密封壳体1,密封壳体1的两侧安装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第一导线2和第二导线3均穿过密封壳体1的壳体,第一导线2的一端连接第一触点导电板6,第二导线3的一端连接第二触点导电板7,第一触点导电板6的一侧与第二触点导电板7的一侧贴合,密封壳体1的上部螺纹连接锁定螺栓4,锁定螺栓4穿过密封壳体1的壳体,锁定螺栓4的一端连接第一换热板8,第一换热板8能够压住第一触点导电板6的上部,密封壳体1的下部螺纹连接导热螺栓5,导热螺栓5的丝杆穿过密封壳体1的壳体,导热螺栓5的一端连接第二换热板9,第二换热板9能够与第一换热板8配合夹住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密封壳体1的下部安装水箱12,水箱12内填装导热油,导热螺栓5的头部连接导热延长杆10,导热延长杆10的侧周连接数个散热杆11,导热延长杆10和散热杆11浸入水箱12的导热油中,水箱12的内壁一侧连接数个半导体制冷片13。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箱12、半导体制冷片13、导热油、锁定螺栓4、导热螺栓5和导热延长杆10相结合,既能够使锁定螺栓4和导热螺栓5相结合配合夹住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从而提高了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之间的接触压力,降低了接触电阻,避免了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轻易出现松动的现象,降低了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之间产生过热的几率,同时第二换热板9能够利用来自导热螺栓5的压力与第二触点导电板7紧密配合,从而将第二触点导电板7产生的热量更多的导入到导热螺栓5上,进而导入到导热延长杆10上,从而将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产生的热量导入到导热油内部,从而降低了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出现过热的几率,由于导热油不能经常更换,过多的热量也会导致导热油过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水箱12内部的半导体制冷片13能够吸收导热油内部的热量,从而让导热油保持在较低的温度下,从而有利于导热油高效的吸收来自导热延长杆10和散热杆11的热量。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换热板9同时能够增大导热螺栓5的端部与第二触点导电板7的接触面积,避免导热螺栓5压伤第一触点导电板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换热板8能够增大锁定螺栓4的端部与第一触点导电板6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了锁定螺栓4轻易压伤第一触点导电板6。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壳体1能够使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从而避免了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过多的接触外界的潮湿空气,减缓了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的腐蚀氧化。

实际制作样品测试和可行性分析:制作的样品中第一导线2、第一触点导电板6、第二触点导电板7和第二导线3的通过电流限制在6A以内,通过散热风扇降温的情况下,第一触点导电板6、第二触点导电板7运行一个小时达到60度左右,当使用我们申请的结构利用导热油和半导体制冷片13为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降温,运行一个小时温度在50度以下,起到了很好地效果。半导体制冷片13通过电源供电。

所述密封壳体1和水箱12之间安装可拆卸装置,所述可拆卸装置包括插接杆14,水箱12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插接杆14,插接杆14的一端与水箱12连接,插接杆14的中心轴处于水平状态,密封壳体1的底部连接两个插接管15,插接管15能够与插接杆14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装置能够通过插接杆14和插接管15的插接配合方便水箱12安装到密封壳体1的底部,同时可以方便水箱12的拆卸,从而方便水箱12连同导热油一起进行更换。

所述第一导线2与密封壳体1的配合接缝处填充环氧树脂封堵16。

本实用新型的环氧树脂封堵16是利用环氧树脂胶灌注到第一导线2与密封壳体1的配合接缝处干燥固化后形成的堵头,有利于提高密封壳体1的密封性。

所述第二导线3与密封壳体1的配合接缝处填充环氧树脂封堵16。

本实用新型的环氧树脂封堵16是利用环氧树脂胶灌注到第二导线3与密封壳体1的配合接缝处干燥固化后形成的堵头,有利于提高密封壳体1的密封性。

所述锁定螺栓4与密封壳体1的接缝处填充不干胶。

本实用新型的不干胶不会轻易固化,从而既能够方便锁定螺栓4和导热螺栓5的旋转,同时能够提高密封壳体1的密封性。

所述导热螺栓5与密封壳体1的接缝处填充不干胶。

所述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通过螺栓以及螺母连接能够进一步降低第一触点导电板6和第二触点导电板7之间的接触电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