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693发布日期:2019-04-03 00:1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基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通讯基站机柜换热装置是一种用于为通讯基站机柜进行散热,确保通讯基站机柜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工作的设备,现有的通讯基站机柜换热装置通过在机柜外壁设置散热孔,实现机柜内部散热换热的目的,同时还利用导热块将机柜内部的热量导出。

授权公告号为CN10568242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包括吸热单元和散热单元,利用热交换方式进行散热,当通讯机柜内空气流通过吸热单元后,吸热单元将热传导给传热工质并使之气化,气化的传热工质经气态工质通道管进入散热单元,当外冷空气带走散热单元中的热量后,传热工质液化并受重力作用回流,依此往复循环,但是该装置换热效率低,且无法处理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该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通过换热管、硅胶垫片和还热风机,实现了通讯基站机柜内部的散热与换热,通过冷凝水收集槽,对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进行了处理,通过定位横轴和固定板调节钮,实现了换热板片数量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板片固定板、换热板片、换热风机和冷凝水收集槽,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内侧壁贯穿连接有六根定位横轴,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前外侧壁活动连接有六个固定板调节钮,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正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换热出风口,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换热板片,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右外侧壁贯穿连接有制冷液循环入口,所述换热板片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换热板片与所述换热管的夹缝处固定安装有硅胶垫片,所述硅胶垫片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机柜出风口,所述换热板片远离所述制冷液循环入口一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制冷液循环出口,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内侧壁下部滑动连接有冷凝水收集槽,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后外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换热进风口,所述换热进风口远离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一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换热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远离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换热板片紧密贴合,所述隔热垫呈“长方体”状,且所述隔热垫可沿垂直于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外侧壁的方向进行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出风口的前外侧壁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呈“矩形”网状,且所述过滤网与所述换热出风口的上端面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出风口左右两侧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槽,所述滑槽呈“U型”槽状,且所述滑槽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有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底座,所述绝缘底座的上端面尺寸等于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下端面尺寸,所述绝缘底座呈“长方体”块状,且所述绝缘底座可沿垂直于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下端面方向进行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收集槽左右两侧的外侧壁内部均贯穿连接有卡扣块,所述卡扣块远离所述冷凝水收集槽的一侧壁与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焊接,且所述卡扣块与所述冷凝水收集槽的下端面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水收集槽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有疏水层,所述疏水层呈“矩形”板状,所述疏水层与所述冷凝水收集槽的上端面平行设置,且所述疏水层的左右两侧与所述换热板片固定板的内侧壁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风机的后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机柜固定板,所述机柜固定板通过螺栓与通讯基站机柜固定连接,所述机柜固定板与所述换热风机的后外侧壁平行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在换热板片的内侧壁安装了换热管,制冷液通过制冷液循环入口进入到换热管中,当换热管中充满制冷液时,在换热风机的驱动下,机柜中的热空气流进机柜出风口中,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实现机柜内部的换热,解决了热空气流动缓慢,换热缓慢的问题,实现了快速换热。

2、该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在机柜出风口与换热管之间安装有硅胶垫片,通过硅胶垫片的导热作用,当热空气流进机柜出风口时,热空气中的热量能够实现快速传导,避免了由于空气流速过快而导致的机柜出风口中热空气的热量不能及时将热量传递给换热管中的制冷液,从而实现了热量的快速传导,加快了装置的换热效率,实现了良好的制冷散热效果。

3、该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在换热板片的下方安装了冷凝水收集槽,且冷凝水收集槽为滑动连接结构,可灵活滑动取出,当装置进行热交换时,热空气遇冷之后,空气中的水分会凝华成小水珠附着在换热板片上,当小水珠聚集过多时,就会产生冷凝水,通过冷凝水收集槽可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处理,避免了冷凝水聚集过多而影响装置换热,确保装置的正常运行。

4、该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在两块换热板片固定板之间贯穿连接了定位横轴,通过调节固定板调节钮可使换热板片固定板沿着定位横轴移动,达到了调节两块换热板片固定板之间距离的目的,从而实现增减换热板片数量的目的,不同机柜所需的换热强度都不一样,通过改变换热板片数量来调节装置的换热散热强度来达到最节能最佳的换热效果,解决了装置换热强度无法调节的问题,达到了节能换热的效果。

5、该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在冷凝水收集槽的上端面紧密贴合了疏水层,当冷凝水从换热板片中落入冷凝水收集槽中时,通过疏水层对水的隔离,避免了冷凝水与冷凝水收集槽不直接接触,起到了对冷凝水收集槽的保护作用,且在清理冷凝水时,疏水层外表不会残留有水,便于冷凝水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出风口和换热板片固定板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板片剖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水收集装置剖面结构图。

图中:1、换热板片固定板;101、定位横轴;102、固定板调节钮;103、隔热垫;104、换热出风口;105、过滤网;106、滑槽;107、绝缘底座;2、换热板片;201、制冷液循环入口;202、换热管;203、机柜出风口;204、硅胶垫片;205、制冷液循环出口;206、冷凝水收集槽;207、疏水层;208、卡扣块;3、换热风机;301、换热进风口;302、机柜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仪器:

换热风机3型号为(SF7-4)。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通讯基站机柜的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板片固定板1、换热板片2、换热风机3和冷凝水收集槽206,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内侧壁贯穿连接有六根定位横轴101,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前外侧壁活动连接有六个固定板调节钮102,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正外侧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换热出风口104,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换热板片2,通过调节固定板调节钮102可使换热板片固定板1沿着定位横轴101移动,达到了调节两块换热板片固定板1之间距离的目的,从而实现增减换热板片2数量的目的,达到了改变装置换热强度的目的,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右外侧壁贯穿连接有制冷液循环入口201,换热板片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换热管202,换热板片2与换热管202的夹缝处固定安装有硅胶垫片204,硅胶垫片204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机柜出风口203,通过硅胶垫片204的导热作用,当热空气流进机柜出风口203时,热空气中的热量能够实现快速传导,换热板片2远离制冷液循环入口201一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制冷液循环出口205,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内侧壁下部滑动连接有冷凝水收集槽206,且冷凝水收集槽206为滑动连接结构,可灵活滑动取出,当装置进行热交换时,热空气遇冷之后,空气中的水分会凝华成小水珠附着在换热板片2上,当小水珠聚集过多时,就会产生冷凝水,通过冷凝水收集槽206可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处理,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后外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换热进风口301,换热进风口301远离换热板片固定板1一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换热风机3,制冷液通过制冷液循环入口201进入到换热管202中,当换热管202中充满制冷液时,在换热风机3的驱动下,机柜中的热空气流进机柜出风口203中,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实现机柜内部的换热。

进一步的,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有隔热垫103,隔热垫103呈“长方体”状,隔热垫103远离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一侧与换热板片2紧密贴合,隔热垫103起到了隔离换热板片2与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作用,达到了保护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目的。

进一步的,换热出风口104的前外侧壁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05,过滤网105呈“矩形”网状,过滤网105用于阻隔外界空气中的杂质灰尘进入装置的目的,且过滤网105与换热出风口104的上端面垂直设置,使得过滤网105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增大了换热出风口104的过滤效率。

进一步的,换热出风口104左右两侧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槽106,滑槽106呈“U型”槽状,且滑槽106的内侧壁紧密贴合有滑块,滑块固定在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内侧壁上,将滑块插入滑槽106的“U型”槽状结构中将换热出风口104与换热板片固定板1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底座107,绝缘底座107起到了对装置绝缘以及减振的作用,绝缘底座107的上端面尺寸等于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下端面尺寸,使得绝缘底座107将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下端面全部覆盖,提升了绝缘底座107的绝缘保护性,绝缘底座107呈“长方体”块状,且绝缘底座107可沿垂直于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下端面方向进行压缩,实现了绝缘底座107对装置的缓冲保护。

进一步的,冷凝水收集槽206左右两侧的外侧壁内部均贯穿连接有卡扣块208,卡扣块208远离冷凝水收集槽206的一侧壁与换热板片固定板1焊接,通过将卡扣块插入冷凝水收集槽206的左右两侧,实现了对冷凝水收集槽206的固定作用,且卡扣块208与冷凝水收集槽206的下端面平行设置,避免了冷凝水收集槽206角度发生歪斜而造成的冷凝水侧漏。

进一步的,冷凝水收集槽206的上端面紧密贴合有疏水层207,疏水层207呈“矩形”板状,疏水层207通过与冷凝水收集槽206的上端面平行设置,确保了冷凝水收集槽206内部的冷凝水保持水平,使得冷凝水收集槽206的上端面受力均匀,且疏水层207的左右两侧与换热板片固定板1的内侧壁紧密贴合,避免疏水层207与换热板片固定板1直接产生缝隙,避免冷凝水与冷凝水收集槽206直接接触。

进一步的,换热风口3的后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机柜固定板302,机柜固定板302起到了将换热装置固定在机柜上的作用,机柜固定板302通过螺栓与通讯基站机柜固定连接,通过拆卸螺栓可实现换热装置的拆卸,机柜固定板302与换热风机3的后外侧壁平行设置,避免机柜固定板302与换热风机3之间产生缝隙,确保装置不漏风。

工作原理:首先,将机柜固定板302与机柜的散热口紧密贴合,并通过螺栓将机柜固定板302固定在机柜上,从而将整个换热装置进行稳固安装,并将换热板片固定板1放置在绝缘底座107的正上方,然后,在两块换热板片固定板1之间贯穿连接定位横轴101,通过调节固定板调节钮102可使换热板片固定板1沿着定位横轴101移动,达到了调节两块换热板片固定板1之间距离的目的,从而实现增减换热板片2数量的目的,接着,在制冷液循环入口201中注入制冷液,对换热装置进行预冷,再接着,在换热风机3的驱动下,机柜中的热空气流进机柜出风口203中,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硅胶垫片204的导热作用,当热空气流进机柜出风口203时,热空气中的热量能够实现快速传导,加快了装置换热效率,最后,当装置进行热交换时,热空气遇冷之后,空气中的水分会凝华成小水珠附着在换热板片2上,当小水珠聚集过多时,就会产生冷凝水,通过冷凝水收集槽206可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处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