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门检测开关和机箱智能运维终端分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8149发布日期:2019-08-13 21:21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门检测开关和机箱智能运维终端分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门检测开关和机箱智能运维终端分体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交通通讯设备中,控制设备一般安装在马路旁,不免会有个别人想撬箱偷取箱中的设备,这时需要一个检测箱门是否打开的装置;同时箱内由于太多的设备存放,需要有规则地对箱内空间进行规划,充分将箱内各个设备安装在合理的位置上。根据实际需求,一般需要将箱门检测开关与其他设备分体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门检测开关和机箱智能运维终端分体装置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箱门检测开关和机箱智能运维终端分体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箱门和箱体主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终端机箱和箱门检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检测开关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设置的第一磁性块与箱体主体的后壁相吸,所述终端机箱一侧固定连接挂钩,所述挂钩通过设置的第三磁性块与箱门内壁相吸。

所述的一种箱门检测开关和机箱智能运维终端分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箱一侧设有与挂钩配合的挂钩孔。

所述的一种箱门检测开关和机箱智能运维终端分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箱远离挂钩的一侧两端固定设置螺杆,所述螺杆远离终端机箱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磁性块,所述第二磁性块与箱门相吸。

所述的一种箱门检测开关和机箱智能运维终端分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通过设置的固定片与箱门检测开关连接。

所述的一种箱门检测开关和机箱智能运维终端分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检测开关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与箱门触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磁性块将箱门检测开关吸附在箱体主体的后壁上,支撑杆支撑箱门检测开关靠近箱门,开关按钮在箱门关闭时受到挤压套入箱门检测开关内,能达到检测箱门的开闭状态;终端机箱一侧设置挂钩通过第三磁性块吸附在箱门上,即能固定终端机箱,另一侧两端设置第二磁性块吸附在箱门上,防止终端箱体的倾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了对箱体结构的优化,方便了箱门检测开关和终端机箱的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箱门检测开关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终端机箱下侧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01-箱门,102-箱体主体,2-终端机箱,3-箱门检测开关,4-固定片,5-支撑杆,6-第一磁性块,7-螺杆,8-第二磁性块,9-挂钩孔,10-挂钩,11-第三磁性块,12-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箱门检测开关和机箱智能运维终端分体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包括箱门101和箱体主体102,箱体1内设有终端机箱2和箱门检测开关3,箱门检测开关3与终端机箱2两者电连接。箱门检测开关3为现有产品,其作为检测箱体1的箱门101的开闭状态而设置,箱门检测开关3上设有开关按钮12,开关按钮12与箱门101触接,当箱体1处于闭合状态,箱门101会抵住箱门检测开关3上的开关按钮12,当箱门101无故被打开时,开关按钮12会弹出,从而箱门检测开关3传输到不同电信号到终端机箱2,由此检测到箱门101被人打开。终端机箱2为现有技术,可以检测箱门检测开关状态、温湿度等各种状态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到另一个显示装置显示数据。

作为优选结构,箱门检测开关3固定连接于支撑杆5,支撑杆5一端通过设置固定片4与箱门检测开关3连接,支撑杆5另一端通过设置的第一磁性块6与箱体主体102的后壁相吸。支撑杆5支撑箱门检测开关3上的开关按钮12与箱门101触接。

作为优选结构,终端机箱2一侧设有挂钩孔9与挂钩10连接,挂钩10通过设置的第三磁性块11固定于箱门101内壁。只需挂钩10便可支撑固定起终端机箱2。

这种安装方式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终端机箱2远离挂钩的一侧两端固定设置螺杆7,螺杆7远离终端机箱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磁性块8,第二磁性块8与箱门101相吸。配合终端机箱2的挂钩10稳定终端机箱2。这种安装方式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终端机箱2远离挂钩的一侧两端可利用磁性的垫片来对终端机箱2的支撑。这种安装方式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改变第一磁性块6与箱体1后壁的连接方式,即通过螺母将支撑杆5与箱体1固定连接。这种安装方式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