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6319发布日期:2019-08-07 02:0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显示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侧光式液晶显示器设计中,背板通常为金属材质,做喷粉等表面处理后作为外观件使用。显示器底座独立装配,无法做到一体设计,并且通过转轴类机械式机构与屏体连接,手动扭转实现屏幕的倾角调节。

因此,传统显示器的底座需要手动调节以实现显示器的角度调节,故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器,达到了通过电控调节显示器的倾角,无需手动扭转屏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显示器,其中,包括显示屏、用于承载所述显示屏的背板以及设置于背板上的后壳,所述背板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显示屏的底壳以及设置于底壳下端且为圆弧形的座体,所述底壳与座体一体成型,所述座体的内侧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后壳的凹部,所述后壳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显示器本体重心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后壳内的配重块、设置于所述配重块上端的支架、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调节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调节块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配重块的下端设置为与所述凹部适配的圆弧形,且所述配重块的上端设置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丝杠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的动力源,所述调节块螺纹连接于丝杠。

进一步地,所述丝杠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动力源包括设置于所述丝杠一侧的步进电机以及用于传动的齿轮组。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上设置有集成主板和电源的一体板以及用于固定所述一体板的铆柱,所述后壳上设置有用于适配所述一体板上接口的接口伸出孔。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包括设置于背板上的中框、设置于所述中框内侧的前框、设置于所述前框上的液晶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中框内的光学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面板的下端设置有PCB板,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PCB板的固定板以及与所述固定板适配的槽孔,所述固定板穿入所述槽孔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PCB板穿入所述槽孔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保护PCB板的前壳。

进一步地,所述后壳通过卡扣卡合连接于所述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膜片、导光片以及反射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背板的一体设计,同时达到了通过电控调节显示器的倾角,无需手动扭转屏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显示器本体整体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显示器本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显示器本体去掉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后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显示屏;11、中框;12、前框;13、液晶面板;131、PCB板;14、膜片;15、导光片;16、反射片;2、背板;21、底壳;211、槽孔;22、座体;221、凹部;3、后壳;31、卡扣;32、接口伸出孔;4、调节机构;41、配重块;411、铆柱;42、支架;43、调节块;44、丝杠;441、转动轴;45、步进电机;46、齿轮组;5、固定板;6、一体板;7、前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显示器,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显示屏1、用于承载所述显示屏1的背板2以及设置于背板2上的后壳3,所述背板2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显示屏1的底壳21以及设置于底壳21下端且为圆弧形的座体22,所述底壳21与座体22一体成型,所述座体22的内侧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后壳3的凹部221,所述后壳3内设置有用于调节显示器本体重心的调节机构4。

所述背板2优选为钢化玻璃背板,所述底壳21的边缘设置有防爆膜,背板2底部弯曲的座体22可实现底座功能,无需单独装配底座。背板2整体式设计,可使显示器整体外观上浑然一体,无分割感,造型新颖,外观独特。通过电动调节系统调节整体重心,以电控方式实现显示器一定范围内的前倾后仰。

与传统金属背板不同,采用钢化玻璃背板除了基本的背板功能外,因底部弧形造型设计,还兼顾显示器底座功能,可以直接立机。同时,钢化玻璃背板还可做外观件使用,背面设计为发光LOGO效果,使显示器背面更加酷炫。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设置于后壳3内的配重块41、设置于所述配重块41上端的支架42、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架42的调节块43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调节块43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配重块41的下端设置为与所述凹部221适配的圆弧形,且所述配重块41的上端设置为平面。

所述配重块41优选为铁块,配重块41的主要作用是将显示器整体重心下移至背板2底部弯曲的座体22部分位置,使得显示器实现不倒翁效应。同时配重块41为其他部件提供固定平台。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42上的丝杠44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丝杠44转动的动力源,所述调节块43螺纹连接于丝杠44。结合图6所示,所述丝杠44通过转动轴441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42,所述动力源包括设置于所述丝杠44一侧的步进电机45以及用于传动的齿轮组46。

如图5所示,丝杠44一端设置有与步进电机45连接的齿轮组46,丝杠44与调节块43螺纹连接,步进电机45通过齿轮组46带动丝杠44转动,从而带动调节块43沿丝杠44长度方向移动。调节块43优选为铁块,即自身具有较大质量,从而调节块43贴在配重块41上端的平面上,将丝杠44的转动转化为显示器倾角调节。

优选的,结合图4所示,配重块41的上端设置有两组对称设置的调节机构4,组成调节系统,通过接收主板信号后同步动作,使得配重块41两端平衡。

所述配重块41上设置有集成主板和电源的一体板6以及用于固定所述一体板6的铆柱411,结合图7所示,所述后壳3上设置有用于适配所述一体板6上接口的接口伸出孔32。

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屏1包括设置于背板2上的中框11、设置于所述中框11内侧的前框12、设置于所述前框12上的液晶面板13以及设置于所述中框11内的光学部件。所述光学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膜片14、导光片15以及反射片16。

所述液晶面板13的下端设置有PCB板131,所述底壳2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PCB板131的固定板5以及与所述固定板5适配的槽孔211,所述固定板5穿入所述槽孔211并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壳21上,所述PCB板131穿入所述槽孔211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5上。所述PCB板13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保护PCB板131的前壳7。结合图7所示,所述后壳3通过卡扣31卡合连接于所述固定板5。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两组调节系统通过支架设置于配重块上,主板与电源的一体板固定设置于配重块上端的铆柱上,配重块与背板组装工艺优选胶粘。固定板穿过背板上的槽孔,固定于背板上,同时固定板的前端固定设置有LED灯条。中框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于背板的正面,中框优选为铝中框。光学部件即膜片、导光板、反射片依次组装于中框内,通过前框固定,前框优选为塑胶前框。液晶面板通过双面胶粘贴于前框上,液晶面板的PCB板从底壳的槽孔中穿过,并固定于固定板,PCB板的前端固定设置有前壳,用于保护PCB板。后壳通过卡扣固定于固定板以及配重块上。完成整机装配。

当调节系统中的调节块朝向显示器正面滑动时,显示器整体重心前移,从而减少显示器后仰角度。当调节系统中的调节块朝向显示器背面滑动时,显示器整体重心后移,从而增加显示器后仰角度。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背板的一体设计,外观新颖,造型独特,显示器背部可设计发光LOGO灯。背板底部通过弯曲设计,实现了显示屏自带底座的效果,无传统底座与显示器的分割感。通过电控调节显示器的倾角,无需手动扭转屏体的目的,同时显示器具有传统显示器不具备的摇摆功能。显示器背面大平面占比大,主要零部件均设置于后壳内,使得显示器背面简洁美观。拆箱取出显示器后,可随放随用,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