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MC屏蔽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8214发布日期:2019-11-25 23:26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一种EMC屏蔽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车辆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mc屏蔽罩。



背景技术: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轨道交通车辆安装的电气系统也越来越多,在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电磁干扰也越来越严重。电磁干扰不仅会对人们生活带来影响,也会威胁其他相关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在实际轨道车辆电气系统中,常常形成高电磁负荷、大功率能源设备和低电压、小功率信息装置并存的局面。同时电子设备功率增加也导致了轨道车辆电气系统中电子设备在运行时产生更高的电磁骚扰电平,这些电磁骚扰最终会影响其他电子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性能降低的现象。因此,电磁兼容的防护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轨道交通车辆电气电子设备繁多,且类型复杂,致使车辆内电磁兼容环境恶劣。而某些设备由于特定原因,某个区域无法满足emc要求,会对其它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或者受车辆内其他设备电磁干扰影响,导致出现故障或者性能降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emc屏蔽罩,能够对在同一个电磁环境中无法满足emc要求的区域进行屏蔽,从而提高设备整体的emc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emc屏蔽罩,包括能够导电的外框、能够屏蔽电磁的屏蔽板和能够屏蔽电磁的屏蔽条。其中,屏蔽板固定在外框内,屏蔽条布置在外框内侧与屏蔽板之间。外框的外侧面设有能够与仪器设备面板连接的连接部件。外框与仪器设备面板接触的面上设有屏蔽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emc屏蔽罩,屏蔽罩与外框之间通过屏蔽条过渡连接,形成软接并保持导通电连续性,通过外框上的连接部件连接在仪器设备面板上,外框与仪器设备面板接触的面上的屏蔽条与设备面板接触,整个emc屏蔽罩包住设备面板需屏蔽区域,形成密闭的屏蔽空间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不对其任何设备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因此能够解决设备上不满足emc要求区域的emc屏蔽问题。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还可进行如下所述的进一步的改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emc屏蔽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用于固定屏蔽板的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具有分别与屏蔽板和外框内侧形成配合的部分,固定部件与屏蔽板之间设有屏蔽条。

通过设置固定部件能够使得屏蔽板的安装定位稳定可靠。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构造为长条形板材结构。

构造为长条形板材结构的固定部件,安装简单便捷,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屏蔽板由透明玻璃材质制成。

透明玻璃的屏蔽罩观察方便,随时可以在外面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包括铰链。

铰链结构能够在屏蔽罩关闭时带来缓冲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小了屏蔽罩关闭时与设备面板碰撞发出的噪音和避免造成对设备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包括锁扣,仪器设备面板上设有自动卡锁。通过设置锁扣和自动卡锁的结构形式,操作方便简单,当操作屏蔽区域的器件时,直接打开屏蔽罩即可操作。操作完成后直接关闭屏蔽罩,锁扣会自动锁到卡锁上。因此,能够极其方便地对需要经常操作的器件进行维护。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分别布置在外框的顶部和底部。通过在外框的顶部和底部布置连接部件与设备面板连接,能够使得emc屏蔽罩的打开和关闭简单便捷。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框的外侧设有绝缘手柄。当需要对仪器设备面板屏蔽区域进行操作时,用手通过绝缘手柄施加力量可以打开emc屏蔽罩,操作方便简单。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屏蔽条由导电泡棉材质制成。

由于导电泡棉的材质非常轻,具有电磁屏蔽性能,并且具有很好的静电防护性能,同时,对环境湿度无依赖性,具有良好的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因此特别适用于emc屏蔽罩中的屏蔽条。

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emc屏蔽罩呈90度开合,这样可以避免屏蔽罩由于开合角度太大而造成对仪器设备面板上其他器件干涉。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框采用钣金折弯通过铆钉固定成形。钣金折弯制成的外框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并且导电性能好。另外通过铆钉固定使得外框的外形美观。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对在同一个电磁环境中无法满足emc要求的区域进行屏蔽,从而提高设备整体的emc性能。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c屏蔽罩布置在仪器设备面板上关闭的状态;

图2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c屏蔽罩布置在仪器设备面板上打开的状态;

图3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c屏蔽罩的整体结构;

图4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c屏蔽罩的局部结构。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c屏蔽罩10布置在仪器设备面板100上关闭的状态。图2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c屏蔽罩10布置在仪器设备面板100上打开的状态。图3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c屏蔽罩10的整体结构。图4示意性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c屏蔽罩10的局部结构。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emc屏蔽罩10,包括能够导电的外框1、能够屏蔽电磁的屏蔽板2和能够屏蔽电磁的屏蔽条3。其中,屏蔽板2固定在外框1内,屏蔽条3布置在外框1内侧与屏蔽板2之间。外框1的外侧面设有能够与仪器设备面板100连接的连接部件4。外框1与仪器设备面板100接触的面上设有屏蔽条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c屏蔽罩,屏蔽罩与外框之间通过屏蔽条过渡连接,形成软接并保持导通电连续性,通过外框上的连接部件连接在仪器设备面板上,外框与仪器设备面板接触的面上的屏蔽条与设备面板接触,整个emc屏蔽罩包住设备面板需屏蔽区域,形成密闭的屏蔽空间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不对其任何设备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因此能够解决设备上不满足emc要求区域的emc屏蔽问题。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框1采用钣金折弯通过铆钉固定成形。钣金折弯制成的外框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并且导电性能好。另外通过拉铆钉固定使得外框的外形美观。

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屏蔽板2由透明玻璃材质制成。透明玻璃的屏蔽罩观察方便,随时可以在外面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屏蔽条3由导电泡棉材质制成。由于导电泡棉的材质非常轻,具有电磁屏蔽性能,并且具有很好的静电防护性能,同时,对环境湿度无依赖性,具有良好的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因此特别适用于emc屏蔽罩中的屏蔽条。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c屏蔽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包括用于固定屏蔽板2的固定部件5,固定部件5具有分别与屏蔽板2和外框1内侧形成配合的部分,固定部件5与屏蔽板2之间设有屏蔽条3。通过设置固定部件能够使得屏蔽板的安装定位稳定可靠。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5构造为长条形板材结构。构造为长条形板材结构的固定部件,安装简单便捷,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优选地,固定部件5通过拉铆钉固定在外框1的内侧边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4分别布置在外框1的顶部和底部。通过在外框的顶部和底部布置连接部件与设备面板连接,能够使得emc屏蔽罩的打开和关闭简单便捷。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容易理解的,连接部件4也可以设置在外框1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地,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emc屏蔽罩10呈90度开合,这样可以避免屏蔽罩由于开合角度太大而造成对仪器设备面板上其他器件干涉。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外框1顶部的连接部件4包括铰链6。铰链结构能够在屏蔽罩关闭时带来缓冲功能,最大程度的减小了屏蔽罩关闭时与设备面板碰撞发出的噪音和避免造成对设备造成损坏。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布置在外框1底部的连接部件4包括锁扣7,锁扣7通过拉铆钉固定在外框1底部的内侧面。相应地,仪器设备面板100上设有自动卡锁8。通过设置锁扣和自动卡锁的结构形式,操作方便简单,当操作屏蔽区域的器件时,直接打开屏蔽罩即可操作。操作完成后直接关闭屏蔽罩,锁扣会自动锁到卡锁上。因此,能够极其方便地对需要经常操作的器件进行维护。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框1的外侧设有绝缘手柄9。当需要对仪器设备面板屏蔽区域进行操作时,用手通过绝缘手柄施加力量可以打开emc屏蔽罩,操作方便简单。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mc屏蔽罩使用方法如下:

当仪器面板安装在仪器设备机箱上时,emc屏蔽罩10通过顶部铰链6连接在仪器设备面板100上,emc屏蔽罩10可以90°开关/闭合。在仪器设备机箱处于正常工作时,emc屏蔽罩10置于闭合状态,外框1底部的锁扣7与安装在仪器设备面板100上的自动卡锁8固定,emc屏蔽罩的外框与仪器设备面板100之间设置导电泡棉,整个emc屏蔽罩10包住仪器设备面板100上需屏蔽区域,形成密闭的屏蔽空间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不对其任何设备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同时,通过透明玻璃屏蔽板可以观察仪器设备机箱的运行状态。当需要对仪器设备面板100上屏蔽区域进行操作时,用手通过绝缘手柄9施加力量可向上打开emc屏蔽罩10,锁扣7与自动卡锁8脱落,此为emc屏蔽罩打开状态。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emc屏蔽罩,能够对在同一个电磁环境中无法满足emc要求的区域进行屏蔽,从而提高设备整体的emc性能。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