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参数检测仪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2948发布日期:2019-10-19 03:45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参数检测仪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检测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参数检测仪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监测先行,自动化、信息化是做好环境监测的前提和保障,多年来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各地区不断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气、噪声等环境污染事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阻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制定的各种环境保护政策及法规的颁布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在对辖区内的环境治理日益重视的同时,加大了对环境监测及应急监测的投资力度,各地区陆续规划安装了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地面站,但监测站只能测量本地区的平均空气质量,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对于多点城市流动环境监测、突发事件处理后的空气质量应急监测、重点污染企业的不定期抽查更方便、快捷。

由于环境问题越发严重,造成空气质量问题越发的突出,大气污染物参数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需要现场校准设备,为了保证仪器的准确度,需要定期对仪器进行零点及量程校准,而空气参数检测仪长时间工作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如果无法及时的排除热量,且又长时间处于工作的状态,会大幅度的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空气参数检测仪的散热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空气参数检测仪的散热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参数检测仪的散热结构,包括仪器本体,所述仪器本体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所述安装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球,所述导热球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导热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杆,且推动杆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远离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仪器本体的内壁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网板,且安装网板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仪器本体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两个安装柱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

优选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柱,所述散热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条,且连接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环,所述连接条的顶部位于第一散热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环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条纹,所述第二散热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翅片。

优选地,所述导热球与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管,且导热管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热管两两一组以导热球的圆心处为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网板靠近连接块的一端位于缓冲弹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高度与缓冲弹簧的最大弹性限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仪器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风口,且通过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的设置可以增大导热面积,翅片呈放射状分布,可以更好地把中心内部的热量导向四周,从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设置的散热鳍片可以更加快速的将热量向通风口处进行传导,设置的导热管和导热球可以进一步将热量进行分散吸收处理,保证散热的效果更好,从而使设备可以正常的运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杆和缓冲弹簧的设置可以使安装块的连接变得更加的稳定,使散热工作能正常的进行,设置的防尘网可以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到设备中堵塞散热机构部分,以保证设备的洁净程度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参数检测仪的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参数检测仪的散热结构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气参数检测仪的散热结构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仪器本体、2安装块、3散热机构、4连接块、5导热球、6导热管、 7连接柱、8推动杆、9横板、10缓冲弹簧、11安装网板、12安装柱、13散热鳍片、14防尘网、31散热柱、32连接条、33第一散热环、34散热条纹、35第二散热环、36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空气参数检测仪的散热结构,包括仪器本体1,仪器本体 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2,安装块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3,散热机构3包括散热柱31,散热柱3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条32,且连接条32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环33,连接条32的顶部位于第一散热环3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环35,第一散热环33的顶部设置有散热条纹34,第二散热环3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翅片36,可以增大导热面积,翅片36呈放射状分布,可以更好地把中心内部的热量导向四周,从而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安装块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两个连接块4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热球5,导热球5与连接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热管6,且导热管 6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导热管6两两一组以导热球5的圆心处为中心对称设置,可以进一步将热量进行分散吸收处理,保证散热的效果更好,从而使设备可以正常的运行,导热球5远离连接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连接柱7远离导热球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杆8,且推动杆8远离连接柱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9,且横板9远离推动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0,使安装块2 的连接变得更加的稳定,使散热工作能正常的进行。

仪器本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网板11,且安装网板11与缓冲弹簧10固定连接,安装网板11靠近连接块4的一端位于缓冲弹簧10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高度与缓冲弹簧10的最大弹性限度相同,仪器本体1的内壁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柱12,两个安装柱12的相对面均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13,可以更加快速的将热量向通风口处进行传导,仪器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风口,且通过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14,可以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到设备中堵塞散热机构3部分,以保证设备的洁净程度和安全性。

使用时,当设备在工作的时候,工作原件产生的热量首先通过31散热柱传导至33第一散热环和35第二散热环上,在34散热条纹和36翅片的辅助作用下将热量四散传递散热,然后6导热管将工作原件产生的热量进一步进行传导,通过散热鳍片13的传导作用更加快速的向通风口处散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