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机保护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6074发布日期:2019-10-22 21:29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智能电动机保护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电动机保护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由于电网波动,负载冲击以及外界环境高温、高湿、粉尘等的影响,令电动机的安全运行受到很大的威胁,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4794056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动机智能保护控制器,是由处理器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开关量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键盘和显示器构成,且该处理器模块采用STC12C5410单片机;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三相漏电保护器、温度传感器、A/D转换电路和滤波调理电路、且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三相漏电保护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电路依次联接滤波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机智能保护控制器,其具有处理速度快、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由于能够方便地实现自检测试功能从而减少了装置的维修工作量,避免了因装置缺陷引起的保护不正确动作,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但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三相漏电保护器容易损坏,存在着不便于对三相漏电保护器进行更换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智能电动机保护控制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智能电动机保护控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电动机保护控制器,包括安装座和位于安装座一侧的漏电保护器本体,所述安装座靠近漏电保护器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漏电保护器本体靠近安装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杆,横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对应的限位槽相适配,安装座上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盘,且转盘位于安装座的上方,螺杆上螺纹套设有滑动座,且滑动座滑动安装在空腔内,空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一孔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限位杆,滑动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杆的一端,第一杆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孔并固定安装有压板,且第一杆活动套设在限位杆上,压板位于漏电保护器本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上开设有螺纹孔,且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的另一侧滚动安装有滚珠,且滚珠与空腔滚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套设有轴承,且轴承外侧固定安装在空腔的底部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孔,且螺杆与第二孔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上开设有第三孔,限位杆贯穿第二孔。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且转盘与放置槽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第一槽、限位槽、横杆、限位块、转盘、螺杆、滑动座、第一杆和压板相配合,把漏电保护器本体上的横杆和限位块放置到第一槽内,然后向下移动漏电保护器本体,使得限位块卡入限位槽内,从而实现了对漏电保护器本体的初步固定,然后转动转盘,转盘带动螺杆进行转动,由于螺杆与滑动座螺纹连接,所以螺杆的转动通过螺纹孔带动滑动座进行向下移动,滑动座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杆向下移动,第一杆向下移动带动压板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压板对漏电保护器本体进行压紧固定,实现了便于对漏电保护器本体进行安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漏电保护器本体进行拆装,从而便于对漏电保护器本体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电动机保护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电动机保护控制器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电动机保护控制器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漏电保护器本体、3第一槽、4限位槽、5横杆、6限位块、7空腔、8螺杆、9转盘、10滑动座、11第一孔、12限位杆、13第一杆、14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智能电动机保护控制器,包括安装座1和位于安装座1一侧的漏电保护器本体2,安装座1靠近漏电保护器本体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槽3,第一槽3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4,漏电保护器本体2靠近安装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杆5,横杆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6,且限位块6与对应的限位槽4相适配,安装座1上开设有空腔7,空腔7的底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螺杆8,螺杆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盘9,且转盘9位于安装座1的上方,螺杆8上螺纹套设有滑动座10,且滑动座10滑动安装在空腔7内,空腔7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孔11,第一孔11的顶部内壁上和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限位杆12,滑动座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杆13的一端,第一杆13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孔11并固定安装有压板14,且第一杆13活动套设在限位杆12上,压板14位于漏电保护器本体2的上方,通过第一槽3、限位槽4、横杆5、限位块6、转盘9、螺杆8、滑动座10、第一杆13和压板14相配合,把漏电保护器本体2上的横杆5和限位块6放置到第一槽3内,然后向下移动漏电保护器本体2,使得限位块6卡入限位槽4内,从而实现了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的初步固定,然后转动转盘9,转盘9带动螺杆8进行转动,由于螺杆8与滑动座10螺纹连接,所以螺杆8的转动通过螺纹孔带动滑动座10进行向下移动,滑动座10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杆13向下移动,第一杆13向下移动带动压板14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压板14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压紧固定,实现了便于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安装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拆装,从而便于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中,滑动座10上开设有螺纹孔,且螺杆8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滑动座10的另一侧滚动安装有滚珠,且滚珠与空腔7滚动连接,螺杆8的底部固定套设有轴承,且轴承外侧固定安装在空腔7的底部内壁上,空腔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孔,且螺杆8与第二孔转动连接,第一杆13上开设有第三孔,限位杆12贯穿第二孔,安装座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且转盘9与放置槽转动连接,通过第一槽3、限位槽4、横杆5、限位块6、转盘9、螺杆8、滑动座10、第一杆13和压板14相配合,把漏电保护器本体2上的横杆5和限位块6放置到第一槽3内,然后向下移动漏电保护器本体2,使得限位块6卡入限位槽4内,从而实现了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的初步固定,然后转动转盘9,转盘9带动螺杆8进行转动,由于螺杆8与滑动座10螺纹连接,所以螺杆8的转动通过螺纹孔带动滑动座10进行向下移动,滑动座10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杆13向下移动,第一杆13向下移动带动压板14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压板14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压紧固定,实现了便于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安装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拆装,从而便于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更换。

工作原理:安装时,首先把漏电保护器本体2上的横杆5和限位块6放置到第一槽3内,然后向下移动漏电保护器本体2,使得限位块6卡入限位槽4内,从而实现了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的初步固定,然后转动转盘9,转盘9带动螺杆8进行转动,由于螺杆8与滑动座10螺纹连接,所以螺杆8的转动通过螺纹孔带动滑动座10进行向下移动,滑动座10向下移动带动第一杆13向下移动,第一杆13向下移动带动压板14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压板14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压紧固定,实现了便于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安装的目的,反向转动转盘9,使得压板14向上移动,接触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的压紧固定,向上移动漏电保护器本体2,使得限位块6脱离限位槽4,从而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拆卸,便于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拆卸和安装,从而便于对漏电保护器本体2进行更换,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