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开关卡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5178发布日期:2019-09-29 17:31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开关卡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电开关卡槽结构。



背景技术:

平整拉伸机组入口区域,使用大量光电开关检测元件,其中缝合机处使用3个漫反射式光电开关,作为带钢头尾定位的检测触发装置。由于整个机组入口区域粉尘较多,环境恶劣,光电开关工作寿命大为减少,需要定期更换(通常以3-6个月为周期)。另外,在生产期间,也会经常出现光电开关损坏故障,而此时需要在线更换,为了保障更换光电开关过程不影响机组的连续生产,缝合机处光电开关的更换作业需要在入口区域充放套间隙完成,即:入口活套满套量后,入口段停车,活套放套,开始作业;当套量较少时,停止作业,入口段起车,进行充套,如此反复。每次充放套允许2-3分钟作业时间,由于每个光电开关使用4个螺栓固定在底板上且安装空间狭小,需要多次充放套间隙才能完成更换,这样完成整个光电开关更换大概需要跨越2-3小时,既耗费时间,又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开关卡槽结构,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电开关更换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电开关卡槽结构,所述光电开关包括:壳体、显示窗口及接线插头;所述光电开关卡槽结构包括:背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背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背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背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背板的第二端相对;所述背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构成U型槽,所述U型槽内设置所述壳体;所述第一侧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显示窗口的位置相匹配;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所述接线插头;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角,所述第一卡角朝向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卡角,所述第二卡角朝向所述第一侧板。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均为镀锌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的尺寸与所述壳体的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背板之间成86°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背板之间成直角。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显示窗口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接线插头的外径;所述凹槽的深度与所述接线插头与所述壳体顶部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角与所述第一侧板成45°角;所述第二卡角与所述第二侧板成45°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背板的第一端与第一侧板连接,背板的第二端与第二侧板连接,背板的第一端与背板的第二端相对,背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构成U型槽,U型槽内设置壳体,第一侧板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与显示窗口的位置相匹配,所以,可以露出显示窗口,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由于第二侧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接线插头,所以,可以便于与外界设备连接,由于第一侧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角,第一卡角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第二侧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卡角,第二卡角朝向第一侧板,所以,当要安装光电开关时,只需要将所安装光电开关从U型槽上方垂直插入,直至光电开关外壳下沿与第一卡角及第二卡角接触即可,当要进行光电开关拆除作业时,只需要将所安装光电开关从U型槽上方垂直拔出即可,可以快速更换光电开关,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电开关卡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光电开关卡槽结构与光电开关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开关卡槽结构,光电开关包括:壳体8、显示窗口及接线插头9;光电开关卡槽结构包括:背板1、第一侧板2及第二侧板3。

背板1的第一端与第一侧板2连接,背板1的第二端与第二侧板3连接,背板1的第一端与背板1的第二端相对。

背板1、第一侧板2及第二侧板3构成U型槽,U型槽内设置壳体8。

第一侧板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4与显示窗口的位置相匹配。

第二侧板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5内设置接线插头9。

第一侧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角6,第一卡角6朝向第二侧板3。

第二侧板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卡角7,第二卡角7朝向第一侧板2。

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背板1的第一端与第一侧板2连接,背板1的第二端与第二侧板3连接,背板1的第一端与背板1的第二端相对,背板1、第一侧板2及第二侧板3构成U型槽,U型槽内设置壳体8,第一侧板2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4与显示窗口的位置相匹配,所以,可以露出显示窗口,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由于第二侧板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5内设置接线插头9,所以,可以便于与外界设备连接,由于第一侧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卡角6,第一卡角6朝向第二侧板3,第二侧板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卡角7,第二卡角7朝向第一侧板2,所以,当要安装光电开关时,只需要将所安装光电开关从U型槽上方垂直插入,直至光电开关外壳下沿与第一卡角6及第二卡角7接触即可,当要进行光电开关拆除作业时,只需要将所安装光电开关从U型槽上方垂直拔出即可,可以快速更换光电开关,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

详细介绍U型槽的结构。

背板1、第一侧板2及第二侧板3均为镀锌钢板,可以具有韧性,便于卡住壳体8。其中,背板1、第一侧板2及第二侧板3可以一体成型。

U型槽的尺寸与壳体8的尺寸相匹配。

第一侧板2与背板1之间成86°角,便于卡紧壳体8。

第二侧板3与背板1之间成直角。

通孔4的尺寸大于显示窗口的尺寸,保证显示窗口全部通透可见。

凹槽5的宽度大于接线插头9的外径;凹槽5的深度与接线插头9与壳体8顶部之间的间距相匹配。

第一卡角6与第一侧板2成45°角;第二卡角7与第二侧板3成45°角,可以支撑壳体8,避免壳体8掉落。

为了更清楚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参见图2,背板1的第一端与第一侧板2连接,背板1的第二端与第二侧板3连接,背板1的第一端与背板1的第二端相对,背板1、第一侧板2及第二侧板3构成U型槽。

当要安装光电开关时,只需要将所安装光电开关从U型槽上方垂直插入,直至光电开关外壳下沿与第一卡角6及第二卡角7接触,同时,显示窗口对准通孔4,保证工作人员可以看到显示窗口4显示的全部内容,接线插头9的底部与凹槽5下沿平齐相搭,可以支撑接线插头9。当要进行光电开关拆除作业时,只需要将所安装光电开关从U型槽上方垂直拔出即可,可以快速更换光电开关,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