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网络的滤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5332发布日期:2019-09-25 00:1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网络的滤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通信网络的滤波装置。



背景技术:

电源滤波器,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滤波器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在通信网络技术领域,信号传输地可靠和有效过滤谐波干扰对通信技术至关重要。在滤波过程中,由于电气元器件存在电磁损坏等原因,将产生大量的热量。传统的滤波装置均采用自然冷却,其冷却效果较差。根据电气设备六度法则可知,运行温度超过最高运行温度后,每增加六度,其使用寿命将减半。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的滤波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信网络的滤波装置,包括底座,采用内六角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盖板,分别贯穿底座设置的第一输入极、第二输入极、第一输出极和第二输出极,分别贯穿所述底座的侧壁设置、且内置内螺纹的进水孔和出水孔,设置在底座内、一端与所述进水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接、且为栅型回旋形状的冷却水管,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侧壁、用于外壳接地的接地螺栓,设置在底座的内壁底部、且互相平行的两根凸条,设置在凸条上的滤波电路板,以及印制安装在滤波电路板上、且分别与第一输入极、第二输入极、第一输出极和第二输出极连接的滤波电路。

所述滤波电路包括并联后连接在第一输入极与第二输入极之间的电容C5和电感L5,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入极连接的电感L1和电容C1,串联后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入极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和电容C1并联的另一端连接的电感L6和电容C6,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极连接、且另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感L6之间的电感L3和电容C3,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入极连接的电感L2和电容C2,串联后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入极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2和电容C2并联的另一端连接的电感L7和电容C7,以及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极连接、且另一端连接在电感L2与电感L7之间的电感L4和电容C4。

进一步地,所述滤波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的两侧边缘底部、且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的两块侧板,以及开设在任一所述侧板上的数个安装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滤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底座的顶部、且与所述盖板的接触面上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入极、第二输入极、第一输出极和第二输出极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输入极包括贯穿底座设置的绝缘柱,沿绝缘柱径向方向贯穿所述绝缘柱的中央设置、且与所述滤波电路板连接的连接极柱,以及套设在连接极柱上的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在底座内设置冷却水管,并将滤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带走,保证滤波散热的可靠性。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底座的内壁底部设置两根凸条,并将滤波电路板垫起,使底座与滤波电路板之间存在悬空间隙。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既能做到绝缘防护,又能使热量均匀带走,解决滤波元器件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级谐振滤波,在降低零点漂移的同时,也能降低白噪干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冷却效果优异、滤波性能良好等优点,在滤波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滤波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S参数测试曲线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底座,2-盖板,3-第一输入极,4-第二输入极,5-第一输出极,6-第二输出极,7-侧板,8-进水孔,9-出水孔,10-接地螺栓,11-冷却水管,12-凸条,13-安装孔,14-密封槽,31-绝缘柱,32-连接极柱,3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网络的滤波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部”、“底部”、“内壁”、“侧边缘”等方位性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

在本实施例中,该滤波装置包括底座1,采用内六角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盖板2,分别贯穿底座1设置的第一输入极3、第二输入极4、第一输出极5和第二输出极6,分别贯穿所述底座1的侧壁设置、且内置内螺纹的进水孔8和出水孔9,设置在底座1内、一端与所述进水孔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水孔9连接、且为栅型回旋形状的冷却水管11,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侧壁、用于外壳接地的接地螺栓10,设置在底座1的内壁底部、互相平行、且采用绝缘材质的两根凸条12,设置在凸条12上的滤波电路板,印制安装在滤波电路板上、且分别与第一输入极3、第二输入极4、第一输出极5和第二输出极6连接的滤波电路,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两侧边缘底部、且与所述底座1一体成型的两块侧板7,开设在任一所述侧板7上的数个安装孔13,以及设置在底座1的顶部、且与所述盖板2的接触面上的密封槽14。在该密封槽14内安装有一密封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极3、第二输入极4、第一输出极5和第二输出极6的结构相同,仅以第一输入极3为例进行说明,该第一输入极3又包括贯穿底座1设置的绝缘柱31,沿绝缘柱31径向方向贯穿所述绝缘柱31的中央设置、且与所述滤波电路板连接的连接极柱32,以及套设在连接极柱32上的螺母33。

在本实施例中,该滤波电路包括并联后连接在第一输入极3与第二输入极4之间的电容C5和电感L5,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入极3连接的电感L1和电容C1,串联后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入极4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1和电容C1并联的另一端连接的电感L6和电容C6,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极5连接、且另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感L6之间的电感L3和电容C3,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入极3连接的电感L2和电容C2,串联后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入极4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2和电容C2并联的另一端连接的电感L7和电容C7,以及并联后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极6连接、且另一端连接在电感L2与电感L7之间的电感L4和电容C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验证滤波效果,特进行S参数测试,其中心频率范围覆盖3.5~5.5GHZ。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即可保证散热性能,又能实现可靠滤波,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在滤波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