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9814发布日期:2019-05-11 00:0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大功率计算机安装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大功率计算机是由多个计算机单元以及计算机各种处理器构成的矩阵式计算机组,有时候也可能是单个大功率类型的计算机,对于前者来说,矩阵安装的计算机组由于每一个计算机单元工作运行时,都会散出一定的热量,并且这些计算机所采用的处理器往往都是大功率的,因此都需要设计一套结构合理的散热装置,以提高计算机组,以及服务于它们的处理器组的散热效率,现有的矩阵式计算机组散热装置结构由于所采用的散热处理方式要么是单一的外置散热风扇结构,要么是单一的散热片结构,并根据矩阵排列的计算机组进行匹配安装设计,这种散热装置以及计算要组的排列方式不但会占用较大办公空间,并且散热性较为单一,散热效率并不理想,而本设计针对于这一市场需要,设计出一款环绕层叠式的散热结构,以提高这种计算机组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矩阵式计算机组散热装置结构由于所采用的散热处理方式要么是单一的外置散热风扇结构,要么是单一的散热片结构,并根据矩阵排列的计算机组进行匹配安装设计,这种散热装置以及计算要组的排列方式不但会占用较大办公空间,并且散热性较为单一,散热效率并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包括底板,万向式脚轮,散热座,装饰板,安装柱,内衬管,预留口,第一显示器安装板,第二显示器安装板,进线槽,散热片,引线槽,外散热板,内散热板,贯穿孔,风扇固定板,风扇座,立板和元器件安装板;所述底板为方形板结构,其底面四角均安装有一处万向式脚轮,并且在此底板的顶面立式安装有多排散热片;所述散热座为由多排散热片,以及穿插在多排散热片内的多根内衬管共同构成的方形腔体座;所述第一显示器安装板和第二显示器安装板均为长方形板件,它们的中间位置均还开设有一处腰圆形孔结构的进线槽;所述外散热板和内散热板均为长方形薄片板结构,它们均为两处,且呈前后对称的方式通过它们的贯穿孔固定在内衬管的外侧,并且位于整个散热座的前后端面上;所述外散热板和内散热板的顶面一侧均还开设有一处u形槽口结构的引线槽。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座的左右两端面均为半圆形弧形口结构,相对应这一结构,所述的内衬管和散热片的侧面也为弧形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显示器安装板和第二显示器安装板均为两处,它们呈前后对称的方式两两安装在内衬管的伸出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衬管的管腔中设有部分向外伸展的安装柱,且通过这些安装柱在散热座的两弧形侧面处均安装有一处装饰板,并且此装饰板的外侧面均为外鼓的光滑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固定板为长方形的板件,其安装在两组散热片之间,且位于整个散热座内腔底部位置处,并且风扇固定板上还设有两处用来安装现散热风扇机构的内沉式的风扇座。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固定板的中间位置立式安装有一块长方形板件结构的立板,而通过这块立板又支撑安装有一块元器件安装板,并且这块元器件安装板开设有多道长方形结构的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散热板和内散热板安装后,两者之间留有两厘米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预留口为长方形的缺口,在散热座上左右对称设置,缺口高度为十五厘米,它位于其中两处内衬管之间,并且缺口所在的位置正好还位于元器件安装板所安装位置顶侧方位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先将以往的矩阵式计算机组排列方式改成环绕对称式,相应所改进的这一环绕对称式的布设结构,所采用的散热座装置采用了环绕式层叠式结构,因此无论是计算机组,以及为计算机组所服务的一系列电性组件等转换装置在安装时,就形成了环绕式,可节省占用面积,同时这种环绕层叠式的散热座结构采用大量的散热片以及散热管,由于这些橵热结构为层叠式的,因此在不占用地面空间的基础上,散热结构数量相应的增加,能够更好的使计算机以及电性组件实现散热,在最底层还安装有散热风扇结构,因此本散热座装置集散热片与散热风扇两种散热特性为一体,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我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同等数量大功率计算机排列组在使用过程中,应用这种散热特性结构,比现有的矩阵式散热结构的散热速率提高了7.2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去掉装饰板时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本发明由图2引出的再次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图7是本发明断开后观看散热座底部风扇固定板、风扇座、立板、以及元器件安装板的具体结构以及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底板-1,万向式脚轮-2,散热座-3,装饰板-4,安装柱-5,内衬管-6,预留口-7,第一显示器安装板-8,第二显示器安装板-9,进线槽-10,散热片-11,引线槽-12,外散热板-13,内散热板-14,贯穿孔-15,风扇固定板-16,风扇座-17,立板-18,元器件安装板-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用于大功率计算机设备组的散热装置,包括有:底板1,万向式脚轮2,散热座3,装饰板4,安装柱5,内衬管6,预留口7,第一显示器安装板8,第二显示器安装板9,进线槽10,散热片11,引线槽12,外散热板13,内散热板14,贯穿孔15,风扇固定板16,风扇座17,立板18和元器件安装板19;所述底板1为方形板结构,其底面四角均安装有一处万向式脚轮2,并且在此底板1的顶面立式安装有多排散热片11;所述散热座3为由多排散热片11,以及穿插在多排散热片11内的多根内衬管6共同构成的方形腔体座;所述第一显示器安装板8和第二显示器安装板9均为长方形板件,它们的中间位置均还开设有一处腰圆形孔结构的进线槽10;所述外散热板13和内散热板14均为长方形薄片板结构,它们均为两处,且呈前后对称的方式通过它们的贯穿孔15固定在内衬管6的外侧,并且位于整个散热座3的前后端面上;所述外散热板13和内散热板14的顶面一侧均还开设有一处u形槽口结构的引线槽12。

其中:为提高结构合理性,防止人体受到散热结构的影响,所述的散热座3的左右两端面均为半圆形弧形口结构,相对应这一结构,所述的内衬管6和散热片11的侧面也为弧形面结构,其结构如图2所示。

其中:第一显示器安装板8和第二显示器安装板9均为两处,它们呈前后对称的方式两两安装在内衬管6的伸出端面上,这四块安装板是用来安装大功率计算机显示屏的,安装后可以看出,为层叠环绕对称式安装,代替现有的矩阵式排列安装方式呈现双方向观看效果,并且这些安装板都是铝合金材质的,它们与内衬管6直接对接,使大功率计算机显示屏所散出的热量一部分通过内衬管6传递到后侧的散热座3结构上,实现散热。

其中:内衬管6的管腔中设有部分向外伸展的安装柱5,且通过这些安装柱5在散热座3的两弧形侧面处均安装有一处用于装饰性的装饰板4,并且此装饰板4的外侧面均为外鼓的光滑面结构,用于将散热片结构阻挡,提高安全性。

其中:风扇固定板16为长方形的板件,其安装在两组散热片11之间,且位于整个散热座3内腔底部位置处,并且风扇固定板16上还设有两处用来安装现有散热风扇机构的内沉式的风扇座17,由此可以看出,将风扇座17内安装上散热风扇后,会向上形成吹风,从而可以对坐落在元器件安装板19上的各种服务于计算机组的电性组件进行由底向上的散热作用,配合散热座3的固定式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并且散热风扇安装后,与顶部散热座3的多层散热片11结构组成了层叠式散热结构,可大大提高散热效率。

其中:风扇固定板16的中间位置立式安装有一块长方形板件结构的立板18,而通过这块立板18又支撑安装有一块元器件安装板19,并且这块元器件安装板19开设有多道长方形结构的槽口,槽口一是用于安装电性组件,二是用于将底部风扇向上吹入的散热风传递到安装板19上所安装的各种电性组件上,结构合理,由图5,图7可以看出,元器件安装板19直接连接在两组散热片11上,因此电性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也会更加合理的传递到散热片11上,再次被散热,再次提高了散热结构的合理性。

其中:外散热板13和内散热板14安装后,两者之间留有两厘米的间距,这一结构描述体现在如图6上,外散热板13和内散热板14以及描述中所有的散热结构均为铝合金材质,并且这两个散热板一是承载外置的第一显示器安装板8和第二显示器安装板9,将两安装板上产生的热量以面域性的大面积散热并传导,二是通过两片相临的散热板实现更大范围的散执。

其中:预留口7为长方形的缺口,在散热座3上左右对称设置,缺口高度为十五厘米,它位于其中两处内衬管6之间,并且缺口所在的位置正好还位于元器件安装板19所安装位置顶侧方位处,这一描述结构体现在附图2中,预留口7的设置,便于散热座3内所安装的一系列计算机电性组件日常维护,同时开口的设置,也便于气体流通,再次提高了这一座体的结构合理性。

使用时:将为计算机组服务的电性组件安装到所述的安装板19上,将现有技术的风扇安装在风扇座17内,安装在安装板19上的电性组件发出的热量会会通过安装板19进行散热,同时安装板19会将热量传递到多层散热片11上,散热片11将热量传到散热座3的各个角落实现散热,由于散热片11为多层,且为层叠式,因此可大大提高散热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将风扇座17内安装上散热风扇后,会向上形成吹风,从而可以对坐落在元器件安装板19上的各种服务于计算机组的电性组件进行由底向上的散热作用,配合散热座3的固定式散热,提高散热效率,并且散热风扇安装后,与顶部散热座3的多层散热片11结构组成了层叠式散热结构,可大大提高散热效,可节省占用面积,同时这种环绕层叠式的散热座结构采用大量的散热片以及散热管,由于这些橵热结构为层叠式的,因此在不占用地面空间的基础上,散热结构数量相应的增加,能够更好的使计算机以及电性组件实现散热,在最底层还安装有散热风扇结构,因此本散热座装置集散热片与散热风扇两种散热特性为一体,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我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同等数量大功率计算机排列组在使用过程中,应用这种散热特性结构,比现有的矩阵式散热结构的散热速率提高了7.25%。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