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壳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7505发布日期:2019-06-15 00:3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壳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壳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3c产品即信息家电产品的外观需求越来越高,流行趋势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实用性。其中,家电产品外壳表面多采用深色效果的配色如黑色一度引领了行业潮流。然而,家电产品外壳表面上的深色效果的配色都会有指纹印的残留;而且,用户手指上沾染的东西也会连同指纹印留在家电产品的外壳表面上,进而对家电产品的外壳表面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害;因此,相关技术中存在家电产品的外壳抗指纹效果差以及外壳抗污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外壳,所述外壳包括:

壳体基材,

致密层,所述致密层设置在所述壳体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其中,所述致密层用于防止物质渗入;

防指纹层,所述防指纹层设置在所述致密层的远离所述壳体基材的面上。

可选的,所述致密层用于防止物质渗入所述壳体基材且降低所述壳体基材的表面粗糙度。

可选的,所述致密层的厚度为10纳米至110纳米,所述防指纹层的厚度为5纳米至30纳米。

可选的,所述防指纹层包括第一防指纹层,所述第一防指纹层在所述致密层的远离所述壳体基材的面上。

可选的,所述防指纹层还包括第二防指纹层,所述第二防指纹层在所述第一防指纹层的远离所述壳体基材的面上。

一种外壳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壳体基材;

在所述壳体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形成致密层;其中,所述致密层用于防止物质渗入所述壳体;

在所述致密层的远离所述壳体基材的面上形成防指纹层。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壳体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形成致密层,包括:

对所述壳体基材进行清洁处理,并采用蒸镀工艺在清洁处理后的壳体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形成所述致密层;所述致密层用于防止物质渗入所述壳体基材且降低所述壳体基材的表面粗糙度。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致密层的远离所述壳体基材的面上形成防指纹层,包括:

采用喷涂工艺在所述致密层的远离所述壳体基材的面上形成所述防指纹层。

可选的,所述采用喷涂工艺在所述致密层的远离所述壳体基材的面上形成所述防指纹层,包括:

以第一喷涂流量和第一喷涂速度,在所述致密层的远离所述壳体基材的面上喷涂一层纳米涂料,并以第一温度对所述纳米涂料进行第一时长的烘烤,形成第一防指纹层,其中,所述防指纹层包括所述第一防指纹层。

可选的,所述以第一喷涂流量和第一喷涂速度,在所述致密层的远离所述壳体基材的面上喷涂一层纳米涂料,并以第一温度对所述纳米涂料进行第一时长的烘烤,形成第一防指纹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第二喷涂流量和第二喷涂速度,在所述第一防指纹层的远离所述壳体基材的面上喷涂一层纳米涂料,并以第二温度对所述纳米涂料进行第二时长的烘烤,形成第二防指纹层;其中,所述防指纹层还包括所述第二防指纹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壳及制作方法,该外壳包括:壳体基材,致密层,致密层设置在壳体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其中,致密层用于防止物质渗入;防指纹层,防指纹层设置在致密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家电产品的外壳抗指纹效果差以及外壳抗污性能差的问题;提升了家电产品的外壳的抗污性能和疏水性能,实现了防指纹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阳极氧化后的外壳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的两次喷涂后的外壳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中针对多种物质进行联想测试的表格;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壳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壳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外壳的表面的致密性效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壳的表面的致密性效果示意图;

1-外壳、10-壳体基材、20-致密层、30-防指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相关技术中,为了避免家电产品的外壳表面的指纹印残留,采用如下制作方式制作外壳,首先获取壳体基材如铝基材,然后对铝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最后采用纳米喷涂材料在阳极氧化后的铝基材的表面上进行两次喷涂。参见图1所示,对于阳极氧化后的铝基材,其表面会形成微孔,如果不作处理,容易导致脏污物质的残留,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指纹印残留且不易擦拭。参见图2所示,采用上述制作方式制作的外壳,在采用纳米涂料进行两次喷涂后,虽然使得壳体表面的指纹印易于擦拭,缓解了指纹印残留的现象,但是由于喷涂的纳米级膜厚并不致密的特性,在喷涂之后,表面的微孔并未完全封死;如此,导致在化学品测试过程中,化学品容易通过微孔渗入铝基材,使得铝基材的表面出现异色,亮度降低接近4度,出现多项化学品测试会失败的情况;为此,目前只能放宽标准来实现量产化;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等离子处理设备,生产成本高。

在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参见图3中联想测试lenovotest的测试表格所示,在室温环境下对采用上述两次喷涂的制作方式制作的外壳进行测试。针对饮料如咖啡、可乐、红茶、纯牛奶,清洁剂,冰醋酸以及食用芝麻油这类测试物质,使用100%的纯棉白纱布叠5层,每层尺寸30毫米×30毫米,完全浸湿上述测试物质,放于制作的外壳表面上,然后用玻璃罩盖住。等待一段时间,如2小时左右,擦拭干净外壳表面的上述测试物质,观察外壳表面是否有异色。经观察发现,放置过可乐和冰醋酸的外壳表面会出现异色,放置过清洁剂的外壳表面会出现轻微异色。针对护手霜、水溶性油墨这类测试物质,均匀涂于制作的外壳表面上,涂抹尺寸不小于15毫米×15毫米。等待一段时间,如2小时左右,擦拭干净外壳表面的上述测试物质,观察外壳表面是否有异色。经观察发现,外壳表面未出现异色。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壳体表面不可损坏或有阴影;壳体表面不可被软化或溶解;当壳体表面擦拭干净后,不可有颜色转印到衣物或手指上。也就是说,即使采用纳米涂料两次喷涂,外壳表面在经过上述测试之后,仍旧会出现异色。

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壳1,该外壳1包括:

壳体基材10,致密层20以及防指纹层30。

其中,致密层20设置在壳体基材10的至少一面上;致密层20用于防止物质渗入。防指纹层30设置在致密层20的远离壳体基材10的面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外壳1可以是家电产品的外壳。家电产品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以及可穿戴设备等产品。壳体基材10可以为金属材料,例如铝材。

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指纹层30所采用的喷涂材料可以是纳米涂料。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壳体基材10上不仅设置有用于防止物质渗入的致密层20,而且,在致密层20的远离壳体基材10的面上还设置有防指纹层30;如此,不仅能够避免在使用家电产品的过程中指纹印的残留,而且能够避免物质渗入外壳1,确保外壳1的可靠性,提升外壳1的耐化学品和耐汗水的性能。

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外壳1,包括:壳体基材10,致密层20,致密层20设置在壳体基材10的至少一面上;其中,致密层10用于防止物质渗入;防指纹层30,防指纹层30设置在致密层20的远离壳体基材10的面上;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家电产品的外壳抗指纹效果差以及外壳抗污性能差的问题;提升了家电产品的外壳的抗污性能和疏水性能,实现了防指纹残留。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壳1,该外壳1包括:

壳体基材10,致密层20以及防指纹层30。

其中,致密层20设置在壳体基材10的至少一面上;其中,致密层20用于防止物质渗入壳体基材10且降低壳体基材10的表面粗糙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表面粗糙度是指壳体基材10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不平度。表面粗糙度越小,则壳体基材10的表面越光滑,表面粗糙度越小。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设置有致密层20的壳体基材10的表面粗糙度为1.4微米。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致密层的厚度为10纳米至110纳米。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防指纹层,防指纹层设置在致密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防指纹层的厚度为5纳米至30纳米。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防指纹层包括第一防指纹层,第一防指纹层在致密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防指纹层还包括第二防指纹层,第二防指纹层在第一防指纹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壳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壳体1,参见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形成壳体基材。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特定材料的基材,并对上述特定材料的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以形成壳体基材。

步骤102、在壳体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形成致密层。

其中,致密层用于防止物质渗入壳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形成壳体基材之后,在该壳体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形成用于放置物质渗入壳体的致密层。其中,物质包括液体物质和膏体物质等。示例性的,液体物质包括饮料、水、牛奶以及油等;膏体物质包括护手霜等。在实际应用中,致密层用于在操作者使用设置有壳体的产品的过程中,防止操作者遗留在壳体表面上的物质渗入壳体,确保壳体的可靠性,提高壳体的抗化学品性能。

步骤103、在致密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形成防指纹层。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形成致密层之后,在致密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形成防指纹层。防指纹层通过淡化、分解指纹油脂的可见度,实现防指纹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壳制作方法,该外壳包括:成壳体基材;在壳体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形成致密层;其中,致密层用于防止物质渗入壳体;在致密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形成防指纹层;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家电产品的外壳抗指纹效果差以及外壳抗污性能差的问题;提升了家电产品的外壳的抗污性能和疏水性能,实现了防指纹残留。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外壳的制作方法,与相关技术中直接采用两次喷涂的方式在基材的表面形成防指纹层的方案相比,在化学品测试的过程中,有较高的耐化学品性能;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表面和相关技术制作的外壳的表面涂抹上述液体和膏体,经特定时长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表面无异色,而相关技术制作的外壳的表面出现异色,且较难擦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步骤和相同内容的说明,可以参照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外壳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壳体1,参见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形成壳体基材。

步骤202、对壳体基材进行清洁处理,并采用蒸镀工艺在清洁处理后的壳体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形成致密层。

其中,致密层用于防止物质渗入壳体。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形成壳体基材之后,对壳体基材进行清洁处理,提高壳体基材的附着性。这里,分别采用冷水和热水对壳体基材进行清洁处理;清洁处理后的壳体基材表面不可有残留水渍;可以采用无尘布擦拭壳体基材表面,并定时更换无尘布。

进一步地,采用蒸镀工艺在清洁处理后的壳体基材的至少一面上形成用于防止物质渗入壳体致密层。

本申请实施例中,蒸镀工艺可以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vapordeposition,pvd)的方法实现,例如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时,采用的蒸镀材料为硅油。进而,在真空蒸镀的过程中,控制等离子功率和硅油功率,以确保致密层的厚度为理想厚度。例如,理想厚度为10纳米至110纳米。

在实际应用中,以壳体基材为铝材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形成的特定基材为例,对特定基材进行清洁处理,除去表面的杂质;进一步地,将清洁处理后的特定基材置于特定真空度的蒸镀设备中进行真空蒸镀处理;其中,特定真空度对应的氧气为500-600帕以及氩气为500-600帕;在真空蒸镀处理的过程中,加热蒸镀材料,控制等离子功率在500瓦至600瓦之间,控制硅油功率1千瓦至1.2千瓦之间,使硅油蒸发成气态,并沉积在特定基材的面上形成致密层。

步骤203、采用喷涂工艺在致密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形成防指纹层。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将具有致密层的壳体基材置于喷涂设备中;设置喷涂设备的雾化气压为特定雾化气压,采用喷涂工艺将纳米涂料喷涂在致密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形成防指纹层。

其中,特定雾化气压的取值范围在5.5千克/平方米至6.5千克/平方米,示例性的,特定雾化气压可以为6千克/平方米。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203采用喷涂工艺在致密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形成防指纹层,包括:

以第一喷涂流量和第一喷涂速度,在致密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喷涂一层纳米涂料,并以第一温度对纳米涂料进行第一时长的烘烤,形成第一防指纹层。

其中,防指纹层包括第一防指纹层。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喷涂流量的取值在5克/分钟至10克/分钟之间;第一喷涂速度的取值在500毫米/秒至1000毫米/秒之间;第一温度的取值在90度至110度之间,如100度;第一时长的取值在20分钟至40分钟之间,如30分钟;进一步地,基于上述喷涂参数,在致密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喷涂一层纳米涂料,得到防指纹层的厚度为5纳米至30纳米。

示例性的,参见图7和图8所示,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壳制作方法制作的外壳,以及采用相关技术中两次喷涂得到的外壳,在2000倍的放大镜下,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外壳制作方法制作的外壳相比于两次喷涂得到的外壳的洁净度和致密性更加良好。此外,经过上述lenovotest,所有的化学品测试均可通过,无异色出现。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步骤203以第一喷涂流量和第一喷涂速度,在致密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喷涂一层纳米涂料,并以第一温度对纳米涂料进行第一时长的烘烤,形成第一防指纹层之后,方法还包括:

以第二喷涂流量和第二喷涂速度,在第一防指纹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喷涂一层纳米涂料,并以第二温度对纳米涂料进行第二时长的烘烤,形成第二防指纹层。

其中,防指纹层还包括第二防指纹层。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喷涂流量与第一喷涂流量可以相同;第二喷涂速度与第一喷涂速度可以相同;第二温度与第一温度可以相同;第二时长与第一时长可以相同;进一步地,在形成第一防指纹层之后,基于上述二次喷涂的喷涂参数,在第一防指纹层的远离壳体基材的面上喷涂一层纳米涂料,得到第二防指纹层。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