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30508发布日期:2019-08-03 12:0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移动终端的性能持续在优化。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采用玻璃壳体,例如玻璃电池盖。玻璃壳体能够较好地提升移动终端的外观性能,同时能够带消费者带来新颖的体验。我们知道,玻璃材质硬度高易碎,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较容易跌落移动终端,进而导致玻璃壳体容易碎裂,最终会带来较高的维修费用。当前,玻璃壳体的可靠性持续困扰移动终端厂商。

为了缓解玻璃壳体跌落过程中容易碎裂,当前的玻璃壳体上贴了防爆膜,虽然防爆膜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玻璃壳体跌落后容易出现的开裂仍然是用户无法接受的问题。可见,当前的移动终端的玻璃壳体仍然存在由于强度较差导致的易破碎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以解决目前移动终端的玻璃壳体存在由于强度较差导致的易破碎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

壳本体,所述壳本体为玻璃结构件,所述壳本体包括相背分布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所述内侧表面朝向所述移动终端的内腔;

第一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设置在所述外侧表面上,所述外侧表面为蚀刻面;和/或,

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二加强层设置在所述内侧表面上;所述内侧表面为蚀刻面。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文所述的壳体。

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制备方法,包括:

采用玻璃原材依据壳体的外形制备壳本体;

对所述壳本体的外侧表面进行蚀刻处理以形成蚀刻面,以及在所述外侧表面设置第一加强层,和/或,

对所述壳本体的内侧表面进行蚀刻处理以形成蚀刻面,以及在所述内侧表面设置第二加强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壳体中,壳本体的外侧表面和/或内侧表面为蚀刻面,由于蚀刻面粗糙度较高,因此在外侧表面为蚀刻面且设置第一加强层的情况下,蚀刻面能够增大第一加强层与外侧表面之间的附着面积,进而使得第一加强层与壳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进而更加有利于第一加强层对壳体的加强。同理,在内侧表面为蚀刻面且设置有第二加强层的情况下,蚀刻面能够增大第二加强层与内侧表面之间的附着面积,进而使得第二加强层与壳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进而更加有利于第二加强层对壳体的加强。可见,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壳体的强度,进而能够提高壳体抵抗外力的能力,最终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的玻璃壳体存在易破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电池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电池盖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虚线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电池盖处于剖视状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本体、110-蚀刻面、120-蚀刻面、

200-第一加强层、

300-第二加强层、

400-防爆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5,本发明实施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所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壳本体100以及第一加强层200和/或第二加强层300。

壳本体100为壳体的主体部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壳本体100为玻璃结构件,也就是说,壳本体100的材质为玻璃材质。壳本体100具有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外侧表面与内侧表面相背分布。需要说明的是,外侧表面指的是,壳本体100的背离移动终端的内腔的表面;内侧表面指的是,壳本体100的朝向移动终端的内腔的表面。本发明实施例中,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至少一者为蚀刻面。外侧表面可以是蚀刻面110,内侧表面也可以是蚀刻面120。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壳体可以包括壳本体100和第一加强层200,也可以包括壳本体100和第二加强层300,还可以同时包括壳本体100、第一加强层200和第二加强层300。

在壳体包括第一加强层200、且壳本体100的外侧表面为蚀刻面的前提下,第一加强层200可以设置在壳本体100的外侧表面上,第一加强层200能够起到防护壳本体100的作用,达到提高壳体的抗冲击能力。第一加强层200可以为油墨层或油漆层,当然第一加强层200也可以为加强膜等构件。

在壳体包括第二加强层300、且壳本体100的内侧表面为蚀刻面的前提下,第二加强层300可以设置在壳本体100的内侧表面上,第二加强层300能够起到防护壳本体100的作用,达到提高壳体的抗冲击能力。同理,第二加强层300也可以为油墨层或油漆层,当然,第二加强层300还可以为加强膜等构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壳体中,壳本体100的外侧表面和/或内侧表面为蚀刻面,由于蚀刻面粗糙度较高,因此在外侧表面为蚀刻面且设置第一加强层200的情况下,蚀刻面能够增大第一加强层200与外侧表面之间的附着面积,进而使得第一加强层200与壳本体10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进而更加有利于第一加强层200对壳体的加强。同理,在内侧表面为蚀刻面且设置有第二加强层300的情况下,蚀刻面能够增大第二加强层300与内侧表面之间的附着面积,进而使得第二加强层300与壳本体10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进而更加有利于第二加强层300对壳体的加强。可见,上述结构能够提高壳体的强度,进而能够提高壳体抵抗外力的能力,最终能够较好地解决目前的玻璃壳体存在易破碎的问题。

与此同时,第一加强层200和第二加强层300能够对玻璃材质的壳本体100进行防护,避免被划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加强层200可以是透明油墨层、透明油漆层或有色油漆层,具体的,第一加强层200采用有色油漆层,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的外观性能。同理,第二加强层300也可以是透明油墨层、透明油漆层或有色油漆层。

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可以同时包括第一加强层200和第二加强层300,壳本体100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均为蚀刻面,此种情况下,无疑对壳体的加强效果更好。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壳体还可以包括防爆膜400,防爆膜400可以设置在壳本体100的内侧表面上。当然,在壳体包括第二加强层300的前提下,防爆膜400可以设置在第二加强层300背离壳本体100的表面上。具体的,防爆膜40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加强层300上。在壳体不包括第二加强层300的前提下,防爆膜400可以直接固定在壳本体100的内侧表面上。防爆膜400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的抗冲击性能,能够更好地防止壳体的碎裂。

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壳体还可以包括装饰膜,装饰膜可以设置在壳本体100的内侧表面上。在壳体不包括第二加强层300的前提下,装饰膜可以直接固定在壳本体100的内侧表面上。

在壳体还包括装饰膜和第一加强层200的前提下,第一加强层200优选为透光层,进而能够确保装饰膜的装饰效果的显示。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壳体包括第二加强层300的前提下,装饰膜设置在第二加强层300的背离壳本体100的表面上。同理,在装饰膜设置在第二加强层300的背离壳本体100的表面上时,为了显示装饰膜的装饰效果,第二加强层300也可以是透光层。具体的,装饰膜可以pet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可以为移动终端的电池盖,也可以是移动终端的前盖,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壳体的具体结构。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壳体,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所公开的移动终端包括上文实施例所述的壳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游戏机、智能手表等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移动终端的具体种类。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壳体,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制备方法,请参考图5,所公开的制备方法包括:

s101、采用玻璃原材依据壳体的外形制备壳本体100。

本步骤将大尺寸的玻璃原材为基材来制备壳本体100。步骤s101可以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包括:

步骤a、从玻璃原材上切割壳体毛坯板。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切割的方式切割厚度为0.5mm-10mm的玻璃原材,形成长度为180mm、宽度为90mm的壳体毛坯板。

为了方便后续的工艺进行,在从玻璃原材上切割壳体毛坯板之后,还可以包括:采用超声波清洗的方式对壳体毛坯板进行清洗。待壳体毛坯板被清洗后,再进行加工来制造壳本体100。清洗操作能够去除切割过程产生的粉尘,方便后续步骤的进行。

步骤b、依据壳体的外形,采用cnc工艺或者热弯工艺对壳体毛坯板进行加工,得到壳本体100。

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在采用cnc(computerizednumericalcontrol,计算机数控技术)工艺对壳体毛坯板进行加工得到壳本体100之后,还可以包括:对壳本体100的cnc加工区域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处理无疑能够提高后续制备的壳本体100的质量。具体的,可以采用猪鬃毛对cnc加工区域进行抛光,抛光时间≥20min,厚度移除量控制在0.03mm之内,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对cnc加工区域进行物理抛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具体的抛光手段。

采用cnc加工存在加工时间较长、成本较高的问题,但较容易完成倒扣或折弯角度小于90°的产品。

采用热弯工艺进行加工时,可以将玻璃通过热弯机进行热弯加工,在具体的热弯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玻璃材质软化点来设定具体热弯成型温度,温度范围可以是400℃-800℃。

s102、对壳本体100的外侧表面进行蚀刻以形成蚀刻面110,以及在外侧表面设置第一加强层200。

本步骤中,在外侧表面上设置的第一加强层200可以是油墨层或油漆层。第一加强层200能够起到加强的作用,进而能够提高壳体的强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抗冲击性能,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在采用玻璃原材依据壳体的外形制备壳本体100之后,还可以包括:对壳本体100进行强化处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强化处理的参数如下:对壳本体100的预热时间为115min,预热温度依次为150℃、250℃和400℃,强化时间为250-270分钟,强化温度为420℃±2℃,硝酸钾浓度≥92%,退火温度依次为400℃、380℃、100℃。

s103、对壳本体100的内侧表面进行蚀刻以形成蚀刻面120,以及在内侧表面设置第二加强层300。

具体的,第二加强层300也可以是油墨层或油漆层。蚀刻面的粗糙度较高,因此能够提高第二加强层300与内侧表面的附着面积,进而使得第二加强层300与壳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进而有利于实现对壳体的加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制备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1和步骤s102,也可以包括步骤s101和步骤s103,也就是说,步骤s102和步骤s103可以相互替换。当然,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2和步骤s103,此种情况下,第一加强层200和第二加强层300的协同作用,能够更好地提高壳体的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壳本体100的外侧表面进行蚀刻处理之前,可以将壳本体100的内侧表面采用耐酸碱油墨进行喷涂,进而实现对内侧表面的遮蔽,避免在对壳本体100的外侧表面进行蚀刻过程对内侧表面产生影响。

同理,在对壳本体100的内侧表面进行蚀刻处理之前,可以将壳本体100的外侧表面采用耐酸碱油墨进行喷涂,进而实现对外侧表面的遮蔽,避免在对壳本体100的内侧表面进行蚀刻过程中对外侧表面产生影响。

在对壳本体100的内侧表面或外侧表面进行蚀刻处理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采用化学蒙砂工艺对内侧表面或外侧表面进行处理,蚀刻液可以包括电子级玻璃蚀刻粉,熟化条件为:熟化温度为50℃±5℃,熟化时间可以为48h-72h。蚀刻温度可以为30℃±2℃。

步骤b、化学抛光。采用化学抛光液进行抛光,抛光温度可以为30℃±2℃。浸泡时间可以是300秒,鼓泡条件可以是10l/min。化学抛光液的各成分体积比例可以是,h2so4:h3po4:hf:柠檬酸:h2o的比例为:20:15:9:10:46。当然,化学抛光还可以采用目前市面上售卖的其它能够对玻璃材质进行表面进行化学抛光的抛光液。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化学抛光液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在第一加强层200为油墨层或油漆层的前提下,第一加强层200在喷涂成形之后还可以采用烘烤工艺进行烘烤。同理,在第二加强层300为油墨层或油漆层的前提下,第二加强层300在喷涂成形之后还可以采用烘烤工艺进行烘烤。具体的,烘烤温度可以在90°左右,例如,烘烤温度为85℃-95℃。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制备方法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中相应部分的描述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