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调光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7330发布日期:2019-12-27 16:0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调光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照明产品的驱动电路,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调光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以往,在美国大部分家庭中通常采用可控硅调光器进行调光,通过手动调节可控硅调光器调节电压相位角使可控硅导通调光。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逐渐应用到led照明产品中并对led照明产品进行无线开关及调光调色。由于加入了无线通信技术,因此led灯既可采用可控硅进行调光也可采用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调光。两者之间可以单独调节,也可以相互调节,当两者之间相互调节时,如果是无线通信设备先通过无线控制模块对led灯进行调光,然后再通过可控硅调光器继续调光,那么可控硅调光器只能调节剩余部分的光,而无法对整个亮度区域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合调光驱动电路,其使得即使无线通信设备先通过无线控制模块对led灯进行调光,仍能通过可控硅调光器对led灯进行整个亮度区域内调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合调光驱动电路,包括可控硅调光器、可控硅调光恒流电路和无线控制电路,所述的可控硅调光恒流电路由依次连接的第一整流电路、泄放电路、恒流电路组成,所述的无线控制电路由依次连接的第二整流电路、恒压供电电路、无线控制模块组成,市电通过所述的可控硅调光器后一路与所述的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恒流电路的输出端与led负载连接,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恒流电路的调光端连接以对led负载进行无线远程调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恒流电路采用模拟调光控制方式对led负载进行调光,该混合调光驱动电路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的可控硅调光器的相位变化或所述的可控硅调光器的输出电压变化的检测电路,当所述的检测电路输出相位变化信号或电压变化信号给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时,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的恒流电路控制led负载的亮度复位至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未调光或未调光调色控制状态。

所述的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检测电路由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三电容和稳压二极管组成,所述的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的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与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

所述的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检测电路由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三电容和稳压二极管组成,所述的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的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的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与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恒流电路的调光端之间增设有信号隔离转换电路,使信号隔离前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与所述的恒流电路一起共地、信号隔离后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与所述的恒流电路也一起共地。由于无线控制模块与恒流电路之间不共地,因此引入信号隔离转换电路使两者在信号隔离前后均一起共地。

所述的信号隔离转换电路为光耦电路。

所述的泄放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型号为jw1695的控制芯片,所述的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的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与所述的控制芯片的第3脚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与所述的第一整流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的第1脚通过所述的第三电阻与所述的第一整流电路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的第2脚通过所述的第二电容与所述的第一整流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的第4脚与所述的恒流电路连接,所述的控制芯片的第5脚至第8脚均与所述的第一整流电路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当市电经过第一整流电路整流后通过第一电阻输入到控制芯片中,此时如果存在可控硅调光器调光,则输出至控制芯片中的电压变化率较大,使控制芯片导通工作,给可控硅调光器提供维持电流;如果不存在可控硅调光器调光,则控制芯片断开不工作;泄放(bleed)电路的使用可以提高不接可控硅调光器时的电源效率。

所述的恒流电路包含有型号为bp5788dj的恒流控制芯片,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的型号为tywe3l,所述的恒压供电电路包含有型号为bp8519c的恒压芯片。

所述的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或所述的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的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的无线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当可控硅调光器调光时,检测电路检测到可控硅调光器的相位发生变化或输出电压发生变化,并将相位变化信号或电压变化信号输入至无线控制模块,无线控制模块将led负载的亮度复位到无线控制模块未调光或未调光调色控制状态,此时可控硅调光器就可以对led负载进行整个亮度区域内调光,即使得即使无线通信设备先通过无线控制模块对led负载进行调光,仍能通过可控硅调光器对led负载进行整个亮度区域内调节。

2)该混合调光驱动电路可以直接使用可控硅调光器对led负载的整个亮度区域内进行调节;在先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如app)对led负载进行亮度调节后,也不会影响可控硅调光器对led负载的整个亮度区域内进行调节;在先使用可控硅调光器对led负载进行调光后,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只能对剩余调光亮度进行调节。

3)该混合调光驱动电路中恒流电路采用模拟调光控制方式对led负载进行调光,而不是采用pwm斩波调光方式,这是因为采用pwm斩波调光方式在调光过程中会出现灯闪烁现象。

4)由于可控硅调光器在调光过程中需要提供维持电流,因此采用泄放电路为可控硅调光器提供维持电路。

5)通过设置第一整流电路使市电给恒流电路供电,通过设置第二整流电路使市电给无线控制模块供电,使两者互不干扰,在可控硅调光器调至低端时通过第二整流电路仍能为无线控制模块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混合调光驱动电路的组成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混合调光驱动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混合调光驱动电路的组成框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混合调光驱动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混合调光驱动电路,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可控硅调光器1、可控硅调光恒流电路2、无线控制电路3、检测电路4,可控硅调光恒流电路2由依次连接的第一整流电路bd1、泄放(bleed)电路21、恒流电路22组成,无线控制电路3由依次连接的第二整流电路bd2、恒压供电电路31、无线控制模块m1组成,市电通过可控硅调光器1后一路与第一整流电路bd1的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第二整流电路bd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整流电路bd1的输出端与泄放电路21的输入端连接,泄放电路21的输出端与恒流电路22的输入端连接,恒流电路22的输出端与led负载9连接,恒流电路22采用模拟调光控制方式对led负载9进行调光,第二整流电路bd2的输出端与恒压供电电路31的输入端连接,恒压供电电路31的输出端与无线控制模块m1的电源端连接,无线控制模块m1的输出端与恒流电路22的调光端连接以对led负载9进行无线远程调光,检测电路4的输入端与第二整流电路bd2的输出端连接,检测电路4的输出端与无线控制模块m1的输入端连接,检测电路4用于检测可控硅调光器1的相位变化或可控硅调光器1的输出电压变化,当检测电路4输出相位变化信号或电压变化信号给无线控制模块m1时,无线控制模块m1通过恒流电路22控制led负载9的亮度复位至无线控制模块m1未调光或未调光调色控制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控制模块m1的输出端与恒流电路22的调光端之间增设有信号隔离转换电路5,使信号隔离前无线控制模块m1与恒流电路22一起共地、信号隔离后无线控制模块m1与恒流电路22也一起共地。由于无线控制模块m1与恒流电路22之间不共地,因此引入信号隔离转换电路5使两者在信号隔离前后均一起共地;信号隔离转换电路5选用光耦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电路4由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三电容c3和稳压二极管zd1组成,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二整流电路bd2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和无线控制模块m1的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与第二整流电路bd2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泄放电路21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型号为jw1695的控制芯片u1,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整流电路bd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与控制芯片u1的第3脚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与第一整流电路bd1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1脚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一整流电路bd1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2脚通过第二电容c2与第一整流电路bd1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4脚与恒流电路22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5脚至第8脚均与第一整流电路bd1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当市电经过第一整流电路bd1整流后通过第一电阻r1输入到控制芯片u1中,此时如果存在可控硅调光器1调光,则输出至控制芯片u1中的电压变化率较大,使控制芯片u1导通工作,给可控硅调光器1提供维持电流;如果不存在可控硅调光器1调光,则控制芯片u1断开不工作;泄放电路21的使用可以提高不接可控硅调光器1时的电源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整流电路bd1和第二整流电路bd2均采用常规的整流堆,即由四个二极管组成;恒流电路22包括型号为bp5778dj的恒流控制芯片u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解电容ce1、第二电解电容ce2,恒流控制芯片u2的第1脚与信号隔离转换电路5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恒流控制芯片u2的第2脚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恒流控制芯片u2的第3脚与信号隔离转换电路5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恒流控制芯片u2的第4脚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恒流控制芯片u2的第5脚分别与led负载9中的一个led灯珠led-2的负极和第二电解电容ce2的负极连接,恒流控制芯片u2的第6脚分别与led负载9中的另一个led灯珠led-1的负极和第一电解电容ce1的负极连接,恒流控制芯片u2的第7脚悬空,恒流控制芯片u2的第8脚、一个led灯珠led-2的正极、第二电解电容ce2的正极、另一个led灯珠led-1的正极和第一电解电容ce1的正极均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的公共连接端连接,恒流控制芯片u2的第9脚接地;恒压供电电路31包括型号为bp8519c的恒压芯片u3、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四电容c4、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解电容ce3、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二极管d3、第四电解电容ce4、第十一电阻r11,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整流电路bd2的一个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分别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分别与第三电解电容ce3的正极和恒压芯片u3的第1脚连接,第三电解电容ce3的负极与第二整流电路bd2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恒压芯片u3的第2脚悬空,恒压芯片u3的第3脚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第四电解电容ce4的正极、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与无线控制模块m1的电源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恒压芯片u3的第5脚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恒压芯片u3的第4脚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电解电容ce4的负极、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均接地;无线控制模块m1的型号为tywe3l,无线控制模块m1的第1脚为电源端,无线控制模块m1的第2脚接地,无线控制模块m1的第3脚与信号隔离转换电路5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无线控制模块m1的第4脚与信号隔离转换电路5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无线控制模块m1的第5脚和第6脚悬空,无线控制模块m1的第7脚为输入端与检测电路4中的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混合调光驱动电路,如图3和图4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检测电路4的输入端与第二整流电路bd2的输入端连接,检测电路4的输出端与无线控制模块m1的输入端连接,检测电路4由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三电容c3和稳压二极管zd1组成,第六电阻r6的一端与第二整流电路bd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和无线控制模块m1的输入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连接,且其公共连接端与第二整流电路bd2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

在实际设计时,检测电路4的设置位置还可改变,如使检测电路4的输入端与第一整流电路bd1的输出端连接,检测电路4的输出端与无线控制模块m1的输入端连接;或使检测电路4的输入端与第一整流电路bd1的输入端连接,检测电路4的输出端与无线控制模块m1的输入端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