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数字对讲机的宽带压控振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6613发布日期:2019-11-27 19: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数字对讲机的宽带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选通控制电路、第二选通控制电路、第一lc谐振电路、第二lc谐振电路及振荡放大电路,

所述的第一选通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电感l3和开关pin管d9;所述的第二选通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电感l4和开关pin管d10;所述的第一lc谐振电路包括电感l1、可变电容二极管d1、可变电容二极管d3、可变电容二极管d7、可变电容二极管d8、电容c1、电感l5、电感l7和电容c4;所述的第二lc谐振电路包括电感l2、可变电容二极管d2、可变电容二极管d4、可变电容二极管d5、可变电容二极管d6、电容c2、电感l6、电感l8和电容c3;所述的振荡放大电路包括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感l9、电感l10、电感l11和三极管q1;

所述第一选通控制电路的电阻r2的一端接控制接口sw1,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3的一端,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开关pin管d9的正极,开关pin管d9的负极接地;

所述第二选通控制电路的电阻r1的一端接控制接口sw2,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4的一端,电感l4的另一端连接开关pin管d10的正极,开关pin管d10的负极接地;

所述第一lc谐振电路的电感l1的一端接调谐接口vt,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可变电容二极管d1的负极、可变电容二极管d3的负极、可变电容二极管d7的负极和可变电容二极管d8的负极,可变电容二极管d1的正极和可变电容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接地,可变电容二极管d7的正极与可变电容二极管d8的正极相连接,同时又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电感l5的一端,电感l5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7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以及所述开关pin管d9的正极,电感l7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二lc谐振电路的电感l2的一端接调谐接口vt并与所述第一lc谐振电路的电感l1一端相连接,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可变电容二极管d2的负极、可变电容二极管d4的负极、可变电容二极管d5的负极和可变电容二极管d6的负极,可变电容二极管d2的正极和可变电容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接地,可变电容二极管d5的正极与可变电容二极管d6的正极相连接,同时又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电感l6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8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以及所述开关pin管d10的正极,电感l6的另一端、电感l8的另一端和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所述第一选通控制电路的开关pin管d9正极以及第一选通控制电路的开关pin管d10正极分别通过耦合电容c5、耦合电容c6连接所述振荡放大电路的电容c8一端、电感l9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9的一端和电容c10的一端,电容c1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10的一端,电感l9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容c11的一端及电感l11的一端,同时接+5v电源,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感l11的另一端、电容c12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接,电容c12的另一端为振荡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电容c11的另一端及电感l10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数字对讲机的宽带压控振荡器。本设计包括第一选通控制电路、第二选通控制电路、第一LC谐振电路、第二LC谐振电路及振荡放大电路。本设计通过对两个LC谐振电路的选通控制,VCO实现了80MHz的工作带宽,比通常的单LC谐振电路的VCO的工作频率带宽提高了一倍。还可以通过增加LC谐振电路和选通控制接口进而实现工作频率带宽的进一步增加。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王晓强;杨腾腾;王立强;武泽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19.11.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