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1507发布日期:2020-01-24 14: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宽带高增益低噪声放大器,包括输入匹配级电路、增益放大级电路和输出匹配级电路三级级联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匹配级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m1、第一电容c1、第一负载电阻rl1、第一补偿电感l1、第二补偿电感l2以及源极负反馈电感ls;第一晶体管m1,其栅极连接第一直流偏置电压vbs1,其源极通过第一隔直电容c1连接输入信号,源极与地之间连接源极负反馈电感ls,其漏极分别连接第二补偿电感l2的一端和第一负载电阻rl1的一端,第一负载电阻rl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补偿电感l1的一端,第一补偿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压vdd,构成共栅极结构;

所述增益放大级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第二负载电阻rl2、第三补偿电感l3以及第四补偿电感l4;第二晶体管m2,其栅极连接第二补偿电感l2的另一端,其源极连接地,其漏极连接第三晶体管m3的源极;第三晶体管m3,其栅极连接第二直流偏置电压vbs2,其漏极分别连接第四补偿电感l4的一端和第二负载电阻rl2的一端,第二负载电阻rl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补偿电感l3的一端,第三补偿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压vdd,构成共源共栅结构;

所述输出匹配级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m4、第三负载电阻rl3、第五补偿电感l5以及第二隔直电容c2;第四晶体管m4,其栅极连接第四补偿电感l4的另一端,其源极连接地,其漏极分别连接第三负载电阻rl3的一端和第二隔直电容c2的一端,第二隔直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信号输出端,第三负载电阻rl3的另一端连接第五补偿电感l5的一端,第五补偿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压vdd,构成共源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隔直电容c1和第二隔直电容c2均为隔直电容,其大小在10pf附近调节确定,其作用在于隔绝输入节点、输出节点处直流对电路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补偿电感l1大小在600~900pn范围内调节确定,第二补偿电感l2大小在1.4~1.9n范围内调节确定,用于抵消第一晶体管m1漏极输出节点处寄生电容对电路增益的影响,提高输入匹配级电路高频增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第三补偿电感l3大小在600~900pn范围内调节确定,第四补偿电感l4大小在1.4~1.9n范围内调节确定,用于抵消第三晶体管m3漏极输出节点处寄生电容对电路增益的影响,提高增益放大级电路高频增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第五补偿电感l5大小在600~900pn范围内调节确定,用于抵消第四晶体管m4漏极输出节点处寄生电容对输出阻抗的影响,保证输出匹配级电路在较宽频带内保持良好的输出匹配性能,同时提高输出匹配级电路高频增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晶体管m1、第二晶体管m2、第三晶体管m3和第四晶体管m4均为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源极负反馈电感ls、第一晶体管m1的栅源电阻和栅源寄生电容用于提供输入阻抗,第一晶体管m1的跨导gm1大小在20ms附近调节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第三负载电阻rl3、第五补偿电感l5、第四晶体管m4的源漏电阻和输出节点处寄生电容用于提供输出阻抗,第三负载电阻rl3的阻值在50欧姆附近调节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各元器件采用55nm特征尺寸的cmos工艺实现,电源电压vdd采用1.2v电压实现。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