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6705发布日期:2019-12-13 18:3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型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板,特别涉及一种防水型软板结构。



背景技术:

pcb软板具有折弯的功能,由于折弯的特性,软板常应用在折弯的环境中,但是由于软板折弯后不能定型,需要其它的定位结构定位并保持形状,安装存在不足。同时软板上的电子元件裸露且电子元件之间间隙小,散热性能以及防水性能均比较的差,使用存在诸多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型软板结构,具有很好的导热性以及防水保护性,并能在折弯后定型软板,使用更加的灵活。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水型软板结构,包括一pcb软板,pcb软板上设置有电子元件,所述pcb软板的两侧分别扣装一保护边,保护边的中间具有一个卡装腔,pcb软板的一侧卡入于卡装腔内,所述保护边向着电子元件一侧靠近,所述保护边内并排开设有一个以上的抽拉槽,抽拉槽靠近电子元件一侧均开口,每个抽拉槽内均插入设置一保护片,保护片的两侧分别穿过抽拉槽并伸出于外部,所述保护边的内部贯穿设置一定位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片随着保护边折弯,所述保护片与保护边均呈“c”字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片折弯后的相对面分别开设一凹腔,凹腔内均嵌入设置一导热膜层,保护片一侧被拉出后其导热膜层与电子元件接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件采用至少一根具有变形定位的软钢丝,整个保护边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片均采用一软金属片,软金属片覆盖电子元件的上端面,其底部通过导热膜层与电子元件接触,所述导热膜层为石墨烯导热膜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片的两侧伸出端面上均设置有一手指扣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软板结构,具有非常好的折弯能力,且在折弯后可以保持定型,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护外部的电子元件,增加电子元件的散热性以及防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边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保护片在拉出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3所述,包括一pcb软板1,pcb软板1上设置有电子元件3,pcb软板1的两侧分别扣装一保护边2,保护边2的中间具有一个卡装腔7,pcb软板1的一侧卡入于卡装腔7内,保护边向着电子元件3一侧靠近,保护边2内并排开设有一个以上的抽拉槽,抽拉槽靠近电子元件一侧均开口,每个抽拉槽内均插入设置一保护片4,保护片4的两侧分别穿过抽拉槽并伸出于外部,保护边2的内部贯穿设置一定位件。

如图2和图3所示,保护片4随着保护边2折弯,保护片4与保护边2均呈“c”字形,保护边2套装在pcb软板1的两侧并固定,用于保护软板1的两侧面。

为了增加导热以及散热性,保护片折弯后的相对面分别开设一凹腔,凹腔内均嵌入设置一导热膜层5,本实施例中,保护片4均采用一软金属片,软金属片覆盖电子元件的上端面,其底部通过导热膜层与电子元件接触,导热膜层5为石墨烯导热膜层,保护片一侧被拉出后其导热膜层与电子元件接触,利用导电膜层吸收电子元件上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金属的保护片,通过保护片再散热,增加整体散热性能。

本实施例中,定位件采用至少一根具有变形定位的软钢丝8,整个保护边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软钢丝在折弯后可以定型,因此,整块软板折弯后,通过软钢丝定型,保持折弯角度,完成对软板折弯后的定型。

其中,保护片4的两侧伸出端面上均设置有一手指扣槽6,当需要对电子元件进行保护时,只要抽拉出需要保护的电子元件,如图4所示,此时被抽拉出来的保护片会覆盖在电子元件的顶部,起到挡水以及散热的作用,而无需保护的电子元件顶部的保护片则无需拉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软板结构,具有非常好的折弯能力,且在折弯后可以保持定型,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护外部的电子元件,增加电子元件的散热性以及防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