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印制电路板的焊盘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5678发布日期:2020-04-28 22:0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印制电路板的焊盘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印制电路板的焊盘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又称pcb板,是常用的电路材料。为了方便各种形状的电子元器件的焊接安装,现有的印制电路板上一般根据相应电路印制铺设了多层能够导电的印制线,并通过设置穿孔,使不同层的印制线连接起来。在焊接的时候,只需要将相应的电子元器件焊接到对应位置,就能够完成印制电路板对应电路的连接。

现有的印制电路板,上面的印制线和焊盘的排布位置都是固定的,一种印制电路板只对应一个电路,很难改变各个印制线以及各个焊盘间的连接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制电路板的通用性。

而印制电路板的生产加工一般都有最小加工量。当印制电路板对应的电路被修改后,哪怕只是细微的调节,已经生产出来的印制电路板也都无法再继续使用,这极大限制了印制电路板的合理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印制电路板的焊盘连接结构,以解决现在印制电路板通用性差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用于印制电路板的焊盘连接结构,包括多个连接在焊盘和印制线之间的连接单元;每个连接单元均包括一个焊接窗口;所述焊接窗口上设置有可彼此连接导通的焊接凸点。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通过连接焊接窗口中的焊接凸点,可以通过该连接单元使焊盘可以和对应的印制线能够连通。这样可以在不改变印制电路板的前提下,利用连接单元的不同选择,在同一块印制电路板上完成不同的电路布置。有效增加了印制电路板的通用性。

进一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与焊盘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印制线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绝缘框。

通过第一连接部,使连接单元能够与焊盘连通,通过第二连接部,使连接单元能够与印制线连通,通过绝缘框又阻止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直接连通,使整个连接单元通过选择是否连通来达到选择焊盘和哪个印制线连通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具有彼此相对设置的内壁,所述绝缘框包括与两个内壁彼此连接的两个侧壁以及分别与两个侧壁和两个内壁连接的底壁。

两个内壁、绝缘框两个侧壁以及绝缘框底壁一起组成了一个开口向上的焊接窗口,因为绝缘框始终连接在两个内壁之间,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未经焊接操作之前不会直接连通。

进一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从上往下彼此向外倾斜,焊接凸点分别相对设置在两个内壁上。

向外,指的以焊接窗口为中心,远离焊接窗口的方向。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壁向外倾斜,使设置在其上的焊接凸点受到内壁应力的作用,使焊接凸点在未彼此连接之前能够牢固地连接在焊接窗口中。

进一步,两个内壁彼此沿着焊接窗口的中心点对称设置。

这样使得整个焊接窗口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焊接凸点为朝向焊接窗口中心方向伸出的半球体。

这样的结构便于焊接凸点布置后后期经过吹融等方式加工。

进一步,所述焊接凸点包括沿着内壁设置的多个彼此连接的突起结构。

多个突起结构彼此连接,能够通过彼此之间的支撑力,使整个焊接凸点结构更加牢固、稳定。

进一步,所述突起为半球体或者尖刺状。

突起的结构可以是比较方便设置安装的半球体,也可以是比较方便焊接连接的尖刺状。

进一步,所述突起伸出焊接窗口并分别与第一连接部或者第二连接部的顶端连接。

这样的结构,便于直接从印制电路板表面通过两个焊接凸点彼此伸出的突起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绝缘框的两个侧壁彼此从上往下向外倾斜设置,所述焊接凸点分别相对设置在绝缘框的两个侧壁上。

将焊接凸点设置在绝缘框的侧壁上,除非焊接凸点完全融化落入到焊接窗口中,在填充焊接窗口后才能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通,能够有效避免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一个连接单元沿着ab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一个连接单元沿着a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一个连接单元沿着a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一个连接单元沿着a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的一个连接单元沿着ab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印制电路板10、穿孔11、印制线12、焊盘13、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焊接窗口23、绝缘框231、焊接凸点232。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所示:用于印制电路板的焊盘连接结构,包括四个与焊盘13和印制线12分别焊接的连接单元。连接单元的具体个数,根据每个印制电路板上各个焊盘13周围可连接的印制线12的数量确定,印制线12一般都通过涂有导电金属层的穿孔11与印制电路板其它层铺设的印制线连接,形成通路。通过连接单元,使焊盘13与其周围的印制线12都有连接导通的可能,只需要改变连接单元的连接状态,就能够改变印制电路板上焊盘13与各个印制线12的连接关系,改变通过焊盘13连接入电路的电子器件的连接关系,进而达到在不改变印制电路板结构的前提下,达到改变电路的目的,使一个印制电路板的通用性有效增强,同时,也有利于使用者对于电路的修改维护。

连接单元包括与焊盘13焊接的第一连接部21以及与印制线12焊接的第二连接部22,在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连接有焊接窗口23。焊接窗口23,包括焊接在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用绝缘材料制成的231。绝缘框231,呈“u”型结构,包括两个侧壁和连接在两个侧壁之间底壁。绝缘框231的两个侧壁、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绝缘框231的底壁一起,形成焊接用的窗口,即焊接窗口23。焊接窗口23的侧壁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彼此分开的焊接凸点232,当需要连通该焊接窗口23时,只需要将两个焊接凸点232焊接到一起,使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连通即可。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两个焊接凸点232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的相对面上。为了使焊接凸点232在未焊接的时候,彼此能够牢固地连接在焊接窗口23内,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的相对面从上往下逐渐向外倾斜,使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绝缘框231底壁一起形成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焊接窗口23。两个焊接凸点232焊接在等腰梯形的腰边上。本实施例中,两个焊接凸点232为相对布置的半球体。为了方便焊接凸点232的彼此连接,焊接凸点232采用焊锡制成,也可以采用其它易连接的导电材料制成。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使用时,先选择好焊盘13和需要连接的印制线12,选择连接在两者之间对应的连接单元,在该连接单元的焊接窗口23中,通过焊接或者吹融的方式,使两个焊接凸点232彼此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分别与两个焊接凸点23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连通,使焊盘13与对应的印制线12连通。

本实施例既能够运用在普通的印制电路板打印中,也能运用到3d打印中。在3d打印的时候,通过3d打印方法将焊盘13和印制线12打印到基板上,基板可以采用现有的pcb板基板,如电木板、玻璃纤维板,以及各式的塑胶板。在打印焊盘13和印制线12的同时,打印连接单元。在打印连接单元的时候,同时打印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在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留有阻挡两者相连的空隙,即焊接窗口23。

根据连接单元个数的合理计划,能够在尽可能不增加印制电路板的大小的基础上,使印制电路板更加通用。本实施例不仅能够广泛用于各种测试用印制电路板中(即实验使用),也能够应用在3d打印相关项目中。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焊接凸点232不再是单一的半球体结构,而是分别沿着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内壁倾斜方向,从上往下依次连接布置的三个半球体形成的波浪结构。这样的结构,使焊接凸点232在未被彼此焊接连通的时候,能够借助各个半球体彼此之间的支撑作用和内壁倾斜面的应力作用,使焊接凸点232更加牢固地连接在焊接窗口23中。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每个焊接凸点232为四个半球体形成的波浪结构,其中处于焊接窗口23顶端开口处的半球体伸出焊接窗口23,并延伸至与之焊接的第一连接部21或者第二连接部22的顶面,这样更加方便从印制电路板的表面焊接伸出焊接窗口23的焊接凸点232,使焊接凸点232在未彼此连接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增大两个焊接凸点232之间的距离,避免连通,而在焊接凸点232彼此焊接时,使伸出焊接窗口23的部分能够落回焊接窗口23中,使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有足够的焊锡使两者连通。

实施例四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焊接凸点232由三个向内突出的尖刺结构组成,焊接凸点232为锯齿结构,这样方便印制电路板加工和使用。

实施例五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焊接凸点232下方的绝缘框231底壁的形状为向下聚拢的漏斗状,这使得焊接凸点232在被吹融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更加容易使彼此连接,进而达到使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连接的目的。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焊接凸点232焊接绝缘框231的两个侧壁上。这样的好处在于,只有将焊接凸点232吹融使两个焊接凸点232落入到焊接窗口23中,并沿着绝缘框231底壁填充焊接窗口23才能使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连接导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误操作而引发的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连通的情况。

以上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