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网络设备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2608发布日期:2020-05-29 13:0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网络设备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网络设备箱。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网络的应用和普及,网络设备分布广、数量多,业界的发展趋势是把网络设备往高密度、高容量、高速率设计为主导方向,因此造成了当前设计的网络设备的端口密度越来越高,需求网络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由于端口容量密度高,自然而然的网络设备内电路板上的处理芯片越来越多,其中,芯片外围电路器件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造成了目前很多网络设备内设计的散热风道对于箱体内通风利用不足,同时会出现某些位置散热效果不佳问题。

但是现有的网络设备箱还存在着不方便使用者提携,不方便将设备箱安装在墙壁上和对空气的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网络设备箱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网络设备箱,以解决现有的网络设备箱存在着不方便使用者提携,不方便将设备箱安装在墙壁上和对空气的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网络设备箱,包括箱体外壳,门框,固定螺母,固定耳板,固定螺栓,可调节安装架结构,防滑垫,密封垫,顶部护罩,便携架结构,安装板,安装孔,辅助散热架结构和防护门,所述的门框嵌入在箱体外壳的前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母嵌入在箱体外壳的前部右侧;所述的固定耳板焊接在防护门的右侧两侧;所述的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耳板的内侧;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安装在箱体外壳的后侧四角处;所述的防滑垫胶接在箱体外壳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密封垫胶接在门框的前侧;所述的顶部护罩螺钉安装在箱体外壳的上部;所述的便携架结构安装在顶部护罩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安装板焊接在箱体外壳的内部;所述的安装孔分别开设在安装板上;所述的辅助散热架结构安装在箱体外壳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护门销轴连接在门框的前部;所述的便携架结构包括l型储存框,限位板,连接孔,便携带,矩形挡块和把手,所述的l型储存框分别嵌入在顶部护罩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板螺钉安装在l型储存框的内壁左侧;所述的连接孔开设在限位板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便携带贯穿l型储存框与连接孔与矩形挡块胶接;所述的矩形挡块设置在l型储存框的内部右侧;所述的把手设置在l型储存框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包括侧边储存框,矩形限位块,侧边插板,限位杆和固定插孔,所述的侧边储存框嵌入在箱体外壳的后侧四角处;所述的矩形限位块焊接在侧边储存框内壁右侧的上下两部;所述的侧边插板插接在侧边储存框的内部右侧;所述的限位杆焊接在侧边插板的左侧;所述的固定插孔开设在侧边插板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散热架结构包括出风框,网板,风机,导风管和防尘网,所述的出风框螺钉安装在网板的下部;所述的网板螺钉安装在箱体外壳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风机设置在出风框的内侧,并螺钉安装在网板的下部;所述的导风管胶接在网板的一侧,并插接在箱体外壳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尘网胶接在导风管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把手下端与便携带的上端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侧边插板插接在侧边储存框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防尘网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活性炭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侧边插板的右侧还胶接有梯形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的密封垫具体采用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垫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螺栓贯穿固定耳板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散热架结构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的风机具体采用型号为fad25-4的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把手下端与便携带的上端螺钉连接,有利于在使用时在使用时方便对该设备箱进行提携。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侧边插板插接在侧边储存框的内侧,有利于在使用时将侧边插板从侧边储存框内抽出,从而方便利用螺栓贯穿固定插孔将其安装在墙壁上。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尘网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活性炭滤网,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抽入的空气起到良好的过滤效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侧边插板的右侧还胶接有梯形橡胶套,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侧边插板插接在侧边储存框内的固定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垫具体采用硅胶垫,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防护门与门框接触时的密封效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垫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橡胶垫,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避免该设备箱掉落到地面上碰撞损坏。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螺栓贯穿固定耳板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防护门在门框上时的固定效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辅助散热架结构设置有两个,有利于在使用时分别使一个风机抽风,并使另一个风机出风,从而能够增加对箱体外壳内空气的流动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散热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

1、箱体外壳;2、门框;3、固定螺母;4、固定耳板;5、固定螺栓;6、可调节安装架结构;61、侧边储存框;62、矩形限位块;63、侧边插板;631、梯形橡胶套;64、限位杆;65、固定插孔;7、防滑垫;8、密封垫;9、顶部护罩;10、便携架结构;101、l型储存框;102、限位板;103、连接孔;104、便携带;105、矩形挡块;106、把手;11、安装板;12、安装孔;13、辅助散热架结构;131、出风框;132、网板;133、风机;134、导风管;135、防尘网;14、防护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网络设备箱,包括箱体外壳1,门框2,固定螺母3,固定耳板4,固定螺栓5,可调节安装架结构6,防滑垫7,密封垫8,顶部护罩9,便携架结构10,安装板11,安装孔12,辅助散热架结构13和防护门14,所述的门框2嵌入在箱体外壳1的前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螺母3嵌入在箱体外壳1的前部右侧;所述的固定耳板4焊接在防护门14的右侧两侧;所述的固定螺栓5螺纹连接在固定耳板4的内侧;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6安装在箱体外壳1的后侧四角处;所述的防滑垫7胶接在箱体外壳1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密封垫8胶接在门框2的前侧;所述的顶部护罩9螺钉安装在箱体外壳1的上部;所述的便携架结构10安装在顶部护罩9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安装板11焊接在箱体外壳1的内部;所述的安装孔12分别开设在安装板11上;所述的辅助散热架结构13安装在箱体外壳1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护门14销轴连接在门框2的前部;所述的密封垫8具体采用硅胶垫,在使用时能够增加防护门14与门框2接触时的密封效果,所述的防滑垫7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橡胶垫,在使用时能够避免该设备箱掉落到地面上碰撞损坏,所述的固定螺栓5贯穿固定耳板4与固定螺母3螺纹连接,在使用时能够增加防护门14在门框2上时的固定效果,所述的辅助散热架结构13设置有两个,在使用时分别使一个风机133抽风,并使另一个风机133出风,从而能够增加对箱体外壳1内空气的流动速度;所述的便携架结构10包括l型储存框101,限位板102,连接孔103,便携带104,矩形挡块105和把手106,所述的l型储存框101分别嵌入在顶部护罩9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板102螺钉安装在l型储存框101的内壁左侧;所述的连接孔103开设在限位板102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便携带104贯穿l型储存框101与连接孔103与矩形挡块105胶接;所述的矩形挡块105设置在l型储存框10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把手106设置在l型储存框101的上侧;所述的把手106下端与便携带104的上端螺钉连接,在使用时在使用时方便对该设备箱进行提携。

如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6包括侧边储存框61,矩形限位块62,侧边插板63,限位杆64和固定插孔65,所述的侧边储存框61嵌入在箱体外壳1的后侧四角处;所述的矩形限位块62焊接在侧边储存框61内壁右侧的上下两部;所述的侧边插板63插接在侧边储存框6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限位杆64焊接在侧边插板63的左侧;所述的固定插孔65开设在侧边插板63的中间位置;所述的侧边插板63插接在侧边储存框61的内侧,在使用时将侧边插板63从侧边储存框61内抽出,从而方便利用螺栓贯穿固定插孔65将其安装在墙壁上,所述的侧边插板63的右侧还胶接有梯形橡胶套631,在使用时能够增加侧边插板63插接在侧边储存框61内的固定效果。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辅助散热架结构13包括出风框131,网板132,风机133,导风管134和防尘网135,所述的出风框131螺钉安装在网板132的下部;所述的网板132螺钉安装在箱体外壳1的顶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风机133设置在出风框131的内侧,并螺钉安装在网板132的下部;所述的导风管134胶接在网板132的一侧,并插接在箱体外壳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尘网135胶接在导风管134的下部;所述的防尘网135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活性炭滤网,在使用时方便对抽入的空气起到良好的过滤效果。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可根据使用个所需利用握持把手106进行提携设备箱,茄子啊需要将该设备箱安装在墙壁上时,将侧边插板63从侧边储存框61内抽出,并利用螺栓贯穿固定插孔65将其安装在墙壁上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