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道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6134发布日期:2020-05-07 00:1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道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控制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楼道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公共照明灯,一般使用定时器作为电源开关,实现定时开关灯;同时使用声音感应开关,有声音发生时打开电源开关,在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开关。但是这两种方式都容易出现误判断,在楼道内无人通过的时候,只要周围环境黑暗,且周围发出响声,都容易导致照明灯开启,进而导致电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道灯系统,能够减少照明灯误开启的现象,减少电能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道灯系统,包括照明装置和用于开启关闭照明装置的开关组件,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灯,开关组件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开关电路和延时电路,开关电路包括自复位开关,外壳的正面上开设有按钮槽,自复位开关嵌设在按钮槽内,当按下自复位开关后,开关电路输出信号v1,并控制照明灯发光,延时电路在接收到信号v1后,经过设定的时间后控制照明装置熄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有人通过楼道,需要开启照明装置的时候,通过按下自复位开关,使开关电路输出信号v1,从而使照明灯发光。而延时电路在经过一端时间后,自动的关闭照明灯,减少出现照明灯常亮的现象。该结构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只有真正需要开启的时候,通过按下自复位开关来开启,减少照明灯误开启的现象,进而减少电能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照明装置耦接于电网,控制装置还包括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耦接于照明装置,自复位开关为开关k1,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的阳极与开关k1的一端耦接,开关k1的另一端耦接有电阻r2,直流输出端的阴极与电阻r2另一端耦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整流装置将交流电变为成为直流电,使其能够很好的适用于控制装置内的电路。而在按下开关k1后,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端的阳极和阴极导通,使照明灯能够亮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照明装置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为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与电阻r1耦接,发光二极管d1的另一端和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电网,指示灯安装在开关组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指示灯连接在电网上,使其保持常亮状态。人们可以通过该指示灯来判断该照明灯是否在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延时电路包括单向晶闸管vt和电容c1,单向晶闸管vt的阳极与直流输出端的阳极耦接,单向晶闸管vt的阴极与直流输出端的阴极耦接,单向晶闸管vt的控制极耦接于开关k1和电阻r2之间的连接点,电容c1的一端耦接于电阻r2的一端,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按下开关k1后,电容c1开始充电,而单向晶闸管vt的控制极此时接入高电平,使单向晶闸管vt导通,此时照明灯发光。在人们松开开关k1后,开关k1断开,电容c1放电,为单向晶闸管vt的控制极提供触发电压,单向晶闸管vt继续导通,照明灯继续亮起,而当电容c1上的电荷耗尽时,单向晶闸管vt断开,使照明灯熄灭。能够在按下开关一段时间后,使照明灯自动熄灭,而不是保持在常开状态,节约了电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休眠电路,休眠电路包括光敏电阻rg、比较电阻r5、pnp型的三极管q1和继电器km1,光敏电阻rg的一端耦接于直流输出端的阳极,另一端耦接于比较电阻r5,比较电阻r5的另一端耦接于直流输出端的阴极,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光敏电阻rg和比较电阻r5之间的连接点,三极管q1的发射极耦接于直流输出端的阴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继电器km1,继电器km1的另一端耦接于直流输出端的阳极,开关km1-1为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开关km1-1耦接于直流输出端的阳极和开关k1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周围环境光照强度高的时候,此时光敏电阻rg的阻值小,三极管q1基极接入的是高电平,三极管q1不导通,即继电器km1不得电,触点km1-1断开。此时即使有人按下开关k1,照明灯也不发光。在周围环境光照强度低的时候,光敏电阻rg阻值大,三极管q1基极接入的是低电平,此时三极管q1导通,km1得电,吸合开关km1-1。此时按下开关k1即可使照明灯正常发光。能够在周围环境亮,不需要打开照明灯的时候,减少照明灯误开启的现象,减少电能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照明灯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灯l1和灯l2,灯l1和灯l2相互并联,灯l1和灯l2分别安装在楼道的一层内和与该层楼道相邻的楼层平台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楼道相邻的两层内,一层的照明灯并不容易照射到另一层内,在人们上楼或者下楼到达两层楼层之间的楼层平台上时,脚下的楼梯容易因为黑暗而分辨不清,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在开启灯光后,更好的照亮楼道内。不易出现因为照明不清楚,导致人们被台阶绊倒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自复位开关为按钮开关,在自复位开关上开设有嵌设槽,指示灯嵌设在嵌设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人们在黑暗的地方按下自复位开关,将指示灯设置在自复位开关上,能够指示出开关组件的位置,便于人们找寻并按下自复位开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指示灯固定安装在外壳内,且不随着自复位开关移动而移动,指示灯与自复位开关正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自复位开关所能够按下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指示灯的位置保持固定,且在按下自复位开关后,指示灯不暴露在自复位开关外。很好的保护了指示灯,提高了指示灯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能够减少照明灯误开启的现象,减少电能的浪费;

2、其能够清楚的指示出自复位开关的位置,便于人们在周围黑暗的时候,找寻到并按下自复位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开关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照明灯;11、楼层平台;2、开关组件;21、外壳;22、自复位开关;23、按钮槽;24、指示灯;3、照明装置;4、控制装置;41、整流电路;42、开关电路;43、延时电路;44、休眠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楼道灯系统,包括照明装置3和开关组件2,照明装置3包括两个照明灯1,分别为灯l1和灯l2。灯l1安装在楼道的一层内,灯l2安装在与该层楼道相邻的楼层平台11处。开关组件2固定安装在楼道墙面上,开关组件2包括外壳21和安装在外壳21内的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包括自复位开关22,且外壳21的正面上开设有按钮槽23,自复位开关22嵌设在按钮槽23内。

如图2和图3所示,照明装置3耦接于电网,灯l1和灯l2并联,照明装置3包括作为指示灯24的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1,发光二极管d1的一端与电阻r1耦接,发光二极管d1的另一端和电阻r1的另一端接入电网。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指示灯24来判断该照明灯1是否在正常工作。自复位开关22为按钮开关,在自复位开关22的正面上开设有嵌设槽,指示灯24固定安装在外壳21内,且穿设在嵌设槽内。指示灯24与自复位开关22正面之间的距离大于自复位开关22所能够按下的距离。即自复位开关22在被完全按下时,指示灯24依然位于嵌设槽内。指示灯24设置在自复位开关22上,其能够清楚的指示出自复位开关22的位置,便于人们在周围黑暗的时候,找寻到并按下自复位开关22。自复位开关22被很好的保护着,提高了指示灯24的使用寿命。

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装置4包括整流电路41、开关电路42、延时电路43。整流电路41包括两个交流输入端、两个直流输出端,直流输出端包括阳极和阴极。整流电路4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耦接于照明装置3。开关电路42包括开关k1和电阻r2,开关k1即为自复位开关22,开关k1的一端耦接于直流输出端的阳极,开关k1的另一端耦接于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于直流输出端的阴极。延时电路43包括单向晶闸管vt和电容c1,单向晶闸管vt的阳极与直流输出端的阳极耦接,单向晶闸管vt的阴极与直流输出端的阴极耦接,单向晶闸管vt的控制极耦接于开关k1和电阻r2之间的连接点,电容c1的一端耦接于电阻r2的一端,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耦接。能够在按下开关一段时间后,使照明灯1自动熄灭,而不是保持在常开状态,节约了电能。

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装置4还包括休眠电路44。休眠电路44包括光敏电阻rg、比较电阻r5、pnp型的三极管q1和继电器km1,光敏电阻rg的一端耦接于直流输出端的阳极,另一端耦接于比较电阻r5,比较电阻r5的另一端耦接于直流输出端的阴极,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光敏电阻rg和比较电阻r5之间的连接点,三极管q1的发射极耦接于直流输出端的阴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继电器km1,继电器km1的另一端耦接于直流输出端的阳极,开关km1-1为继电器km1的常开触点,开关k1与直流输出端的阳极连接的一端先与开关km1-1耦接,而开关km1-1的另一端再耦接于直流输出端的阳极。能够在周围环境亮,不需要打开照明灯1的时候,使照明灯1处于休眠状态,减少照明灯1误开启的现象,进而减少电能的浪费。

在实际使用时,当周围环境为光线充足的环境时,光敏电阻rg的阻值小,三极管q1基极接入的是高电平,三极管q1不导通,即继电器km1不得电,触点km1-1断开。此时即使有人按下开关k1,照明灯1也不发光。在周围环境光照强度低的时候,光敏电阻rg阻值大,三极管q1基极接入的是低电平,此时三极管q1导通,km1得电,吸合开关km1-1。此时按下开关k1,此时即为使开关电路42输出信号v1。单向晶闸管vt的控制极此时接入高电平,使单向晶闸管vt导通,照明灯1正常发光。此时延时电路43内的电容c1开始充电,在人们松开开关k1后,开关k1断开,电容c1放电,为单向晶闸管vt的控制极提供触发电压,单向晶闸管vt继续导通,照明灯1继续亮起,而当电容c1上的电荷在经过一端时间后被耗尽时,单向晶闸管vt断开,使照明灯1熄灭。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周围环境亮,不需要打开照明灯1的时候,减少照明灯1误开启的现象。而在周围环境黑暗,照明灯1开启一段时间后,照明灯1自动熄灭。可以有效减少电能的浪费。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