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1490发布日期:2020-08-05 01:5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印刷电路板。



背景技术: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

多层电路板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出现板材弯折翘起的情况,影响内部布线电路的正常工作,而且电路板容易产生很多的热量,严重时会引起内部电子元器件工作状态异常,另外,外侧容易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印刷电路板,其结构稳固,有效保护电路板的正常工作,散热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印刷电路板,包括:

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左框架以及右框架;所述左框架的右侧壁、所述右框架的左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

电路板组件,所述左框架、所述右框架位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基板、两个第一电路层、两个第一绝缘层、两个第二电路层;所述基板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第一电路层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第二电路层的左右两端分别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两个第一电路层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的上下侧,所述两个第一绝缘层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电路层的外侧,所述两个第二电路层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绝缘层外侧;

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二电路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电路层的两个支撑管,两个所述支撑管的外壁均固定有卡块,所述基板的上下表面均固定有呈l形的限位块,所述卡块与所述限位块均位于所述第一电路层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卡块卡扣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电路层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电路层在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电路层开均设有盲孔,所述盲孔贯穿依次贴合的所述第二电路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电路层。

进一步地,所述左框架的侧壁、所述右框架的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第一电路层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电路层之间填充有第二绝缘层,所述卡块、所述限位块均嵌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路层的外壁均设置有防蚀层,所述盲孔、所述支撑管均贯穿所述防蚀层,所述防蚀层位于所述左框架、所述右框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支撑管,减少弯折的可能,支撑管还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可通过支撑管上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排出热量,提高散热效果,另外设有限位块以及卡块卡接,结构紧凑,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左框架与右框架保护电路板组件外侧,避免外侧受损,有效保护电路板的正常工作,散热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多层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多层印刷电路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框架组件;11、左框架;12、右框架;2、电路板组件;21、基板;211、限位块;22、第一电路层;23、第一绝缘层;24、第二电路层;3、支撑管;31、卡块;32、第一通孔;33、第二通孔;4、盲孔;5、散热孔;6、第二绝缘层;7、防蚀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印刷电路板,如图1-2所示,包括:框架组件1,框架组件1包括左框架11以及右框架12;左框架11的右侧壁、右框架12的左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电路板组件2,左框架11、右框架12位于电路板组件2的左右两侧,电路板组件2包括基板21、两个第一电路层22、两个第一绝缘层23、两个第二电路层24;基板21的左右两端、两个第一电路层22的左右两端、两个第一绝缘层23的左右两端、两个第二电路层24的左右两端分别填充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两个第一电路层22分别位于基板21的上下侧,两个第一绝缘层23分别位于两个第一电路层22的外侧,两个第二电路层24分别位于两个第一绝缘层23外侧;还包括贯穿第二电路层24、第一绝缘层23、第一电路层22的两个支撑管3,两个支撑管3的外壁均固定有卡块31,基板21的上下表面均固定有呈l形的限位块211,卡块31与限位块211均位于第一电路层22与基板21之间,限位块211与卡块31卡扣连接;支撑管3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33,第一通孔32与第一电路层22在同一水平面,第二通孔33与第二电路层24在同一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支撑管3,支撑管3贯穿防蚀层7、第一电路层22、第一绝缘层23、第二电路层24、第二绝缘层6,方便结构的加工设计,提高整体电路板的结构稳定性,减少弯折的可能;支撑管3还设置有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33,第一电路板22与第二电路板24可通过支撑管3上的第二通孔33、第一通孔32排出热量,提高散热效果,另外设有呈l形的限位块211以及卡块31卡接,卡块31填充于限位块211的凹处进行卡紧,结构紧凑,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左框架11与右框架12保护电路板组件2外侧,避免外侧受损,有效保护电路板的正常工作,散热效果好。防蚀层7、第一电路层22、第一绝缘层23、第二电路层24、第二绝缘层6均可通过环氧树脂胶黏剂进行粘合,该胶黏剂粘结稳定。第一绝缘层23可选取绝缘树脂材料。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电路层24开均设有盲孔4,盲孔4贯穿依次贴合的第二电路层24、第一绝缘层23、第一电路层22。第一电路层22可通过盲孔4插入导电体与第二电路层24进行电性连接,如在盲孔4的内壁镀铜。

进一步地,左框架11的侧壁、右框架12的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孔5,散热孔5位于第一电路层22的左右两侧。设置散热孔5提高电路板组件2内部的第一电路层22两侧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基板21与第一电路层22之间填充有第二绝缘层6,卡块31、限位块211均嵌于第二绝缘层6内。设置第二绝缘层6可由树脂材料制成,提高绝缘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电路层22的外壁均设置有防蚀层7,盲孔4、支撑管3均贯穿所述防蚀层7,防蚀层7位于左框架11、右框架12之间。设置防蚀层7提高防蚀性,可镀有含铂金材料提高防蚀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层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左框架以及右框架;所述左框架的右侧壁、所述右框架的左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

电路板组件,所述左框架、所述右框架位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左右两侧,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基板、两个第一电路层、两个第一绝缘层、两个第二电路层;所述基板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第一电路层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第二电路层的左右两端分别填充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两个第一电路层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的上下侧,所述两个第一绝缘层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电路层的外侧,所述两个第二电路层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绝缘层外侧;

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二电路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电路层的两个支撑管,两个所述支撑管的外壁均固定有卡块,所述基板的上下表面均固定有呈l形的限位块,所述卡块与所述限位块均位于所述第一电路层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卡块卡扣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电路层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电路层在同一水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电路层开均设有盲孔,所述盲孔贯穿依次贴合的所述第二电路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电路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架的侧壁、所述右框架的侧壁均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第一电路层的左右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电路层之间填充有第二绝缘层,所述卡块、所述限位块均嵌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层的外壁均设置有防蚀层,所述盲孔、所述支撑管均贯穿所述防蚀层,所述防蚀层位于所述左框架、所述右框架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印刷电路板,属于电路板技术领域,一种多层印刷电路板,包括:框架组件,框架组件包括左框架以及右框架;电路板组件,左框架、右框架位于电路板组件的左右两侧,电路板组件包括基板、两个第一电路层、两个第一绝缘层、两个第二电路层;还包括贯穿第二电路层、第一绝缘层、第一电路层的两个支撑管,两个支撑管的外壁均固定有卡块,基板的上下表面均固定有呈L形的限位块,限位块与卡块卡扣连接;支撑管的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电路层在同一水平面,第二通孔与第二电路层在同一水平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固,有效保护电路板的正常工作,散热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杨素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荣凯电路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6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