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58927发布日期:2020-07-29 03:27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炉是实验室及工业生产上常用的设备之一,可对零部件在真空状态下加热,发热体是真空炉的发热源,是真空炉的核心部件,也是一个易损部件,发热体采用的制作材料对发热体的性能影响巨大,目前,用作真空炉发热体的材料种类繁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其一是难熔金属,其二为石墨发热体。难熔金属的发热体一般都将电阻丝绕制成螺旋状后放入一个炉膛内,形成一个发热的整体单元。这种发热体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电阻丝直接暴露在真空炉中,容易受工件易挥发材料的侵蚀,挥发材料在电阻丝表面沉积易形成发热体短路;二是目前常用的炉膛材料难以承受真空炉的高温,使用寿命短;石墨发热体,一个致命的缺点是石墨在500℃-900℃时氧化速度很快,发热体氧化后,石墨薄厚不均匀,发热随之不均匀,容易造成炉内温区差别大,工件受热不均匀,从而造成工件报废。

除了发热体的材料对使用效果的影响外,发热体的具体连接结构也是影响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cn108458589a公开一种加热体及实现多区域控温的真空烧结炉。该真空烧结炉包括密封箱、加热装置和隔热筒;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体组均匀的分布在密封箱的外部,每个加热体组包括两个结构相同且环绕在密封箱的侧面的加热体;加热体包括第一加热结构和第二加热结构;第一加热结构和第二加热结构的首端与单相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第一加热结构与第二加热结构的末端通过长连接片连接;单相变压器、第一加热结构与第二加热结构构成电流回路,但该发明要通过多个pid控制器来控制功率控制器的输出功率,从而控制所述单相变压器的输出功率,最终调节加热体的加热温度,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使用该连接结构的发热体后,加热区能单独控制,炉内均温性好,且结构简单,能耗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包括发热体、连接片、导电柱、固定柱、连接板,发热体为圆柱形,两根发热体平行设置,并且对应的两端之间分别使用连接片电连接,形成四边形结构的发热体单元,发热体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电连接形成发热体小组,每个发热体小组与一对导电柱连接;导电柱与外部电压连接,使发热体小组形成电流回路;

进一步地,发热体小组中的两根导电柱,分别与位于发热体小组边缘的发热体连接;

进一步地,导电柱与发热体的连接点为发热体的中点位置;

进一步地,连接板与发热体的连接点为发热体的中点位置,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整个发热体小组的固定柱;

进一步地,导电柱与固定柱均安装在发热体小组的同一侧面上;

进一步地,发热体小组由三个发热体单元组成;

进一步地,三个发热体小组围合形成圆柱形,导电柱与固定柱均位于圆柱外测;

进一步地,连接片与发热体之间、连接板与发热体之间、导电柱与发热体之间、连接板与固定柱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外部电压受功率控制器调控,进而影响发热体中电流大小,实现控制温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接法,加热区单独控制温度,炉内均温性好;能防止炉内温差大,加热不均现象;并且结构简单,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热体小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热体小组形成圆柱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热体,2-连接片,3-导电柱,4-固定柱,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包括发热体1、连接片2、导电柱3、固定柱4、连接板5,发热体为圆柱形,两根发热体平行设置并且对应的两端之间分别使用连接片2电连接,形成四边形结构的发热体单元,发热体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5连接,连接板5上设有固定柱4,三个发热体单元连接形成发热体小组,发热体小组中连接有一对导电柱3,两根导电柱3,且分别与位于发热体小组最边缘的发热体1连接;

本实施例的导电柱3与发热体的连接点为发热体1的中点位置;且连接板5与发热体的连接点也为发热体的中点位置;

本实施例的三个发热体小组围合形成圆柱形,导电柱3与固定柱4均位于圆柱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片2与发热体1之间、连接板5与发热体1之间、导电柱3与发热体1之间、连接板5与固定柱4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

使用本实施例时,发热体小组中一根导电柱3与外部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另一根导电柱3与外部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使发热体小组中形成电流回路;三个发热体小组并联连接,外部变压器由功率控制器调控,进而影响发热体中电流大小,实现控制温度的目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包括发热体(1)、连接片(2)和导电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为圆柱形,两根发热体(1)平行设置,对应的两端之间分别使用连接片(2)连接,形成四边形结构的发热体单元,发热体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5)连接形成发热体小组,每个发热体小组对应的设置两根导电柱(3),一根导电柱(3)与外部电压输入端连接,另一根导电柱与外部电压输出端连接,在发热体小组中形成电流回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3)设置在发热体小组最边缘的发热体(1)上,且连接点为发热体(1)的中点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与发热体(1)的连接点为发热体(1)的中点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上设有用于固定整个发热体小组的固定柱(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3)与固定柱(4)均安装在发热体小组的同一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小组由三个发热体单元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三个发热体小组围合形成圆柱形,且所述导电柱(3)与固定柱(4)均设置在圆柱外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发热体小组间采用并联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2)与发热体(1)之间、连接板(5)与发热体(1)之间、导电柱(3)与发热体(1)之间、连接板(5)与固定柱(4)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炉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真空炉发热体连接结构,包括发热体、连接片、导电柱、固定柱、连接板,所述发热体为圆柱形,两根发热体平行并且对应的两端之间分别使用连接片连接,形成四边形结构的发热体单元,两个发热体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设有固定柱,若干发热体单元连接形成发热体小组,导电柱与发热体小组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接法,加热区单独控制温度,炉内均温性好;能防止炉内温差大,加热不均现象;并且结构简单,能耗低。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民;黄力军;陈舟;李盘;蔡巍;黄永鑫;张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天际智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1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