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车内灯光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2603发布日期:2020-09-11 23:0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车内灯光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车内灯光控制器。



背景技术:

汽车灯光作为汽车的专用语言,直接反应了汽车的行驶方向,驾驶人的动机和意图。因此,为保证行车安全,必须保证车灯的齐全有效和正确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控制器设于壳体内,再将壳体固定在车体内,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颠簸较大,很容易使得控制器在壳体内脱落,从而与壳体产生碰撞,造成损坏,影响车内灯光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减震可靠的智能化车内灯光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化车内灯光控制器,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控制器,所述壳体的顶部对称地设有一对竖杆,一对所述竖杆上均设有穿孔,一对所述竖杆之间设有横向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且一一对应的穿设在一对所述穿孔内,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壳体的顶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还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顶部活动连接。

所述连杆与所述控制器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

所述连杆与所述控制器通过万向节连接。

所述控制器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弹性气囊。

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活动孔,所述连杆穿过所述活动孔进入所述壳体的内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穿孔的直径大于支撑杆截面圆的直径,支撑杆可以在穿孔内有一定量的上下位移,这样,在车辆在行进过程产生的震动会通过连杆传递到支撑杆上,再通过支撑杆及弹簧的配合,将震动吸收,且在弹簧的作用下,支撑杆的上下运动均为柔性运动,不会产生新的震动,确保了车辆的颠簸震动不会对控制器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活动孔;2、控制器;3、竖杆;30、穿孔;4、支撑杆;5、弹簧;6、连杆;7、万向节;8、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化车内灯光控制器,包括壳体1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控制器2,所述壳体1的顶部对称地设有一对竖杆3,一对所述竖杆3上均设有穿孔30,一对所述竖杆3之间设有横向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两端分别且一一对应的穿设在一对所述穿孔30内,所述支撑杆4和所述壳体的顶部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还设有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4、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2的顶部活动连接。控制器2上连接有控制线,控制线通过通孔延伸至壳体1外部,与灯连接,且控制线在壳体1内留有余量,防止控制器2的晃动造成控制线的脱落;穿孔30的直径大于支撑杆4截面圆的直径,支撑杆4可以在穿孔30内有一定量的上下位移,这样,在车辆在行进过程产生的震动会通过连杆6传递到支撑杆4上,再通过支撑杆4及弹簧5的配合,将震动吸收,且在弹簧5的作用下,支撑杆4的上下运动均为柔性运动,不会产生新的震动,确保了车辆的颠簸震动不会对控制器2产生影响;进一步的,可以在穿孔30的内壁上铺设缓冲垫,确保支撑杆4不会与穿孔30之间产生刚性的碰撞。

所述连杆6与所述控制器2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在连杆6上设置连接公片,控制器2上设置连接母片,连接公片和连接母片贴合,再通过螺栓与螺母实现连接公片和连接母片的紧固,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所述连杆6与所述控制器2通过万向节7连接。通过万向节7连接,使得连杆6与控制器2之间的角度可调,这样,通过控制器2自身的晃动过滤掉水平方向的震动,避免了水平方向的震动造成连杆6的断裂,确保了控制器2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

所述控制器2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弹性气囊8。这样,控制器2在晃动时,可以挤压弹性气囊8,使得弹性气囊8发生弹性形变,防止了控制器2直接碰撞到壳体1的内壁;同时,弹性气囊8的回弹可以使得控制器2快速回到原位。

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活动孔10,所述连杆6穿过所述活动孔10进入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活动孔10,可以给连杆6留有水平方向串动的余量,避免了连杆6的折断。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化车内灯光控制器,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对称地设有一对竖杆,一对所述竖杆上均设有穿孔,一对所述竖杆之间设有横向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且一一对应的穿设在一对所述穿孔内,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壳体的顶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还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顶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车内灯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所述控制器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车内灯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所述控制器通过万向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车内灯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的外壁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弹性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车内灯光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活动孔,所述连杆穿过所述活动孔进入所述壳体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车内灯光控制器。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结构紧凑,减震可靠。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控制器,所述壳体的顶部对称地设有一对竖杆,一对所述竖杆上均设有穿孔,一对所述竖杆之间设有横向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且一一对应的穿设在一对所述穿孔内,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壳体的顶部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还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控制器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控制器通过万向节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田珂;江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海之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3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