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快速锁紧技术的模块化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7909发布日期:2020-10-20 12:14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快速锁紧技术的模块化机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设备的箱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快速锁紧技术的模块化机柜。



背景技术:

传统机柜上装空间固定不可重构或无法灵活重构,无法根据上装设备灵活配置上装空间,通常会在上装空间及重量等方面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机柜对设备上装空间的适应能力及系统功能的重组能力亟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快速锁紧技术的模块化机柜,包括顶板、侧边框、底板、锁紧机构和紧固件,所述顶板和底板分别通过螺装方式固定于所述侧边框的上下两侧,所述锁紧机构通过所述紧固件设置于所述侧边框的四周,所述侧边框设置有n个且通过锁紧机构层层堆叠。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于同一侧的换向器、锁紧螺杆和导向螺母,以及设置于另一侧的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换向器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导向螺母与相邻侧边框上锁紧机构的锁紧螺母连接。具体的,所述换向器主要实现扭矩换向,将人员操作力矩转换为垂直方向的锁紧力矩,所述锁紧螺杆经过旋转力矩,在所述导向螺母的作用下可沿所述锁紧螺杆的轴向方向上下转动,以旋入相邻侧边框上锁紧机构的锁紧螺母,从而可实现侧边框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压簧,所述锁紧螺母通过压簧挤压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器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锁紧螺杆的底部插入所述凹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器的另一端向外设置有可旋转的操作杆。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框的标准单元高度为2u,即8.89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n个侧边框通过锁紧机构层层堆叠形成n×2u的19英寸标准机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标准化和单元组合化设计实现机柜的灵活重构,可根据上装设备空间灵活配置机柜的标准单元数量,各标准单元通过锁紧机构可靠连接并支持快速拆装,因此可提升机柜对设备上装空间适应能力及系统功能重组能力;

(2)本实用新型锁紧机构的换向器可将人员操作力矩转换为垂直方向的锁紧力矩,实现扭矩换向,锁紧螺杆经过旋转力矩,在导向螺母的作用下可沿锁紧螺杆的轴向方向上下转动,以旋入相邻侧边框上锁紧机构的锁紧螺母,从而可实现侧边框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机柜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机柜灵活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板,2-侧边框,3-底板,4-锁紧机构,5-紧固件;41换向器,42锁紧螺杆,43导向螺母,44-锁紧螺母,45-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快速锁紧技术的模块化机柜,如图1所示,包括顶板1、侧边框2、底板3、锁紧机构4和紧固件5,顶板1和底板3分别通过螺装方式固定于侧边框2的上下两侧,锁紧机构4通过紧固件5设置于侧边框2的四周,侧边框2设置有n个且通过锁紧机构4层层堆叠,如图2所示。

如图3所示,锁紧机构4包括设置于同一侧的换向器41、锁紧螺杆42和导向螺母43,以及设置于另一侧的锁紧螺母44,锁紧螺杆42的一端与换向器41连接,另一端贯穿导向螺母43与相邻侧边框2上锁紧机构4的锁紧螺母44连接。

锁紧机构4的工作原理为:换向器41将人员操作力矩转换为垂直方向的锁紧力矩,实现扭矩换向,锁紧螺杆42经过旋转力矩,在导向螺母43的作用下可沿锁紧螺杆42的轴向方向上下转动,以旋入相邻侧边框上锁紧机构4的锁紧螺母44,从而可实现侧边框2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具体的,锁紧机构4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压簧45,锁紧螺母44通过压簧45挤压固定。换向器41的一端设置有凹槽,锁紧螺杆42的底部插入凹槽中,换向器41的另一端向外设置有可旋转的操作杆。

此外,侧边框2的标准单元高度为2u,即8.89厘米,n个侧边框2通过锁紧机构4层层堆叠形成n×2u的19英寸标准机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也可以是无线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快速锁紧技术的模块化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侧边框(2)、底板(3)、锁紧机构(4)和紧固件(5),所述顶板(1)和底板(3)分别通过螺装方式固定于所述侧边框(2)的上下两侧,所述锁紧机构(4)通过所述紧固件(5)设置于所述侧边框(2)的四周,所述侧边框(2)设置有n个且通过锁紧机构(4)层层堆叠;

所述锁紧机构(4)包括设置于同一侧的换向器(41)、锁紧螺杆(42)和导向螺母(43),以及设置于另一侧的锁紧螺母(44),所述锁紧螺杆(42)的一端与所述换向器(41)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导向螺母(43)与相邻侧边框(2)上锁紧机构(4)的锁紧螺母(4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锁紧技术的模块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4)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压簧(45),所述锁紧螺母(44)通过压簧(45)挤压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锁紧技术的模块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41)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锁紧螺杆(42)的底部插入所述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锁紧技术的模块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器(41)的另一端向外设置有可旋转的操作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锁紧技术的模块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框(2)的标准单元高度为2u,即8.89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快速锁紧技术的模块化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侧边框(2)通过锁紧机构(4)层层堆叠形成n×2u的19英寸标准机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快速锁紧技术的模块化机柜,包括顶板、侧边框、底板、锁紧机构和紧固件,顶板和底板分别通过螺装方式固定于侧边框的上下两侧,锁紧机构通过紧固件设置于侧边框的四周,侧边框设置有n个且通过锁紧机构层层堆叠。锁紧机构包括设置于同一侧的换向器、锁紧螺杆和导向螺母,以及设置于另一侧的锁紧螺母,锁紧螺杆的一端与换向器连接,另一端贯穿导向螺母与相邻侧边框上锁紧机构的锁紧螺母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标准化和单元组合化设计实现机柜的灵活重构,可根据上装设备空间灵活配置机柜的标准单元数量,各标准单元通过锁紧机构可靠连接并支持快速拆装,因此可提升机柜对设备上装空间适应能力及系统功能重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通;代晋;曾柯杰;吴圣陶;杜宇;补辉;张信;王锐锋;王聪;熊仕鹏;黎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12.26
技术公布日:2020.10.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