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9049发布日期:2020-07-14 17:3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的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具体为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屏蔽技术通常为在电路板上设置填涂一层电磁屏蔽涂料的防护罩,然而由于电磁屏蔽涂料的成本较高,填涂在外侧的涂料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涂料容易造成脱落,进而需要更换维护,使得成本提高;同时由于薄型pcb板的厚度较薄,热量散失较快,处于密闭的内腔中容易造成内部热量的快速聚集,进而导致电学元件的损毁,且pcb板的宽度各有不同,现有的防护罩需要根据尺寸进行特制,进一步提高了成本。

为此提供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以解决电磁涂层破坏问题和散热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包括左外壳,所述左外壳的右侧对称设置有右外壳,左外壳与右外壳的上端设置有线性分布的屏蔽板,左外壳与右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散热板,左外壳、屏蔽板与右外壳的中间内腔均填充有一层电磁屏蔽层,左外壳、屏蔽板与右外壳的上端均焊接有前后对称的一对连接块,所述左外壳与右外壳的内腔中间插接安装有pcb板,所述pcb板的上端与屏蔽板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空气层,pcb板的下端设置有绝缘底板,所述绝缘底板固定压合在pcb板与散热板之间,所述屏蔽板是由上塑料板和下塑料板组成,屏蔽板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条,屏蔽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卡槽,相邻屏蔽板之间通过卡条与卡槽的插接平行连接,所述上塑料板和下塑料板之间设置有电磁屏蔽层。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上端紧密压合在绝缘底板的下端面,散热板的下端面左右两端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安装左外壳与右外壳的下端面。

优选的,所述左外壳与右外壳的内壁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一对插槽,所述pcb板的左右两端插接在插槽内。

优选的,所述卡条与卡条的端面均固定粘结有绝缘侧板,卡条高度与卡条的内腔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一对插孔,所述插孔的内腔滑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左右两端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线性分体式安装的屏蔽板,进而使得屏蔽装置适配与不同宽度的pcb板,同时利用上下压合的塑料板使得电磁涂层压合在塑料板之间,避免电磁涂层被破坏;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板与防护罩的连接,实现了及时散热的目的,同时配合绝缘底板,防止底部裸露造成对pcb板的电磁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屏蔽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外壳;2、右外壳;3、屏蔽板;4、电磁屏蔽层;5、连接块;6、插杆;7、锁紧螺母;8、pcb板;9、空气层;10、绝缘底板;11、散热板;12、插槽;13、螺钉;14、插孔;15、上塑料板;16、绝缘侧板;17、下塑料板;18、卡条;1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包括左外壳1,左外壳1的右侧对称设置有右外壳2,左外壳1与右外壳2的上端设置有线性分布的屏蔽板3,左外壳1、屏蔽板3与右外壳2的中间内腔均填充有一层电磁屏蔽层4,利用电磁屏蔽层4实现防止电磁干扰的目的。

左外壳1与右外壳2的内腔中间插接安装有pcb板8,左外壳1与右外壳2的内壁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一对插槽12,pcb板8的左右两端插接在插槽12内,利用插槽12实现pcb板8的快速准确位置安装。

左外壳1与右外壳2的下端设置有散热板11,散热板11的上端紧密压合在绝缘底板10的下端面,散热板11的下端面左右两端通过螺钉13分别固定安装左外壳1与右外壳2的下端面,利用散热板11进行及时散热,防止pcb板8上端热量聚集。

pcb板8的上端与屏蔽板3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空气层9,利用空气层9实现pcb板8上端电学元件的安装。

pcb板8的下端设置有绝缘底板10,绝缘底板10固定压合在pcb板8与散热板11之间,利用绝缘底板10防止底部裸露造成对pcb板8的电磁干扰。

左外壳1、屏蔽板3与右外壳2的上端均焊接有前后对称的一对连接块5,连接块5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一对插孔14,插孔14的内腔滑动插接有插杆6,插杆6的左右两端通过锁紧螺母7固定,利用插杆6与连接块5之间的插接实现屏蔽板3之间的固定连接。

屏蔽板3是由上塑料板15和下塑料板17组成,上塑料板15和下塑料板17之间设置有电磁屏蔽层4,利用上下压合的塑料板使得电磁涂层压合在塑料板之间,避免电磁涂层被破坏。

屏蔽板3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条18,屏蔽板3的另一侧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卡槽19,相邻屏蔽板3之间通过卡条18与卡槽19的插接平行连接,卡条18与卡槽19的端面均固定粘结有绝缘侧板16,卡条18高度与卡槽19的内腔高度相同,利用绝缘侧板16提高屏蔽板3之间的密封性,通过设置线性分体式安装的屏蔽板3,进而使得屏蔽装置适配与不同宽度的pcb板8。

工作原理:首先利用插槽12实现pcb板8的快速准确位置安装,利用空气层9实现pcb板8上端电学元件的安装,利用卡条18与卡槽19之间的配合,实现线性分体式屏蔽板3的组装,进而使得屏蔽装置适配与不同宽度的pcb板8,利用插杆6与连接块5之间的插接实现屏蔽板3之间的固定连接。

利用上下压合的塑料板使得电磁涂层压合在塑料板之间,避免电磁涂层被破坏,利用电磁屏蔽层4实现防止电磁干扰的目的,利用绝缘底板10防止底部裸露造成对pcb板8的电磁干扰,利用散热板11进行及时散热,防止pcb板8上端热量聚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包括左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壳(1)的右侧对称设置有右外壳(2),左外壳(1)与右外壳(2)的上端设置有线性分布的屏蔽板(3),左外壳(1)与右外壳(2)的下端设置有散热板(11),左外壳(1)、屏蔽板(3)与右外壳(2)的中间内腔均填充有一层电磁屏蔽层(4),左外壳(1)、屏蔽板(3)与右外壳(2)的上端均焊接有前后对称的一对连接块(5),所述左外壳(1)与右外壳(2)的内腔中间插接安装有pcb板(8),所述pcb板(8)的上端与屏蔽板(3)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空气层(9),pcb板(8)的下端设置有绝缘底板(10),所述绝缘底板(10)固定压合在pcb板(8)与散热板(11)之间,所述屏蔽板(3)是由上塑料板(15)和下塑料板(17)组成,屏蔽板(3)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卡条(18),屏蔽板(3)的另一侧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卡槽(19),相邻屏蔽板(3)之间通过卡条(18)与卡槽(19)的插接平行连接,所述上塑料板(15)和下塑料板(17)之间设置有电磁屏蔽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1)的上端紧密压合在绝缘底板(10)的下端面,散热板(11)的下端面左右两端通过螺钉(13)分别固定安装左外壳(1)与右外壳(2)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壳(1)与右外壳(2)的内壁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一对插槽(12),所述pcb板(8)的左右两端插接在插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18)与卡槽(19)的端面均固定粘结有绝缘侧板(16),卡条(18)高度与卡槽(19)的内腔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上开设有左右对称的一对插孔(14),所述插孔(14)的内腔滑动插接有插杆(6),所述插杆(6)的左右两端通过锁紧螺母(7)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的电磁屏蔽技术领域,具体为具有电磁屏蔽结构的薄型PCB板,包括左外壳,左外壳的右侧对称设置有右外壳,左外壳与右外壳的上端设置有线性分布的屏蔽板,左外壳与右外壳的下端设置有散热板,左外壳、屏蔽板与右外壳的中间内腔均填充有一层电磁屏蔽层,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线性分体式安装的屏蔽板,进而使得屏蔽装置适配与不同宽度的PCB板,同时利用上下压合的塑料板使得电磁涂层压合在塑料板之间,避免电磁涂层被破坏;通过设置散热板与防护罩的连接,实现了及时散热的目的,同时配合绝缘底板,防止底部裸露造成对PCB板的电磁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华;郭春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华富快捷电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