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玳瑁以及基于5G接近系统的指法评价和引导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1041发布日期:2020-05-22 17:3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玳瑁以及基于5G接近系统的指法评价和引导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音乐教育和光通信以及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玳瑁以及基于5g接近系统的指法评价和引导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民乐被西洋打击乐冲击很大,急需在逐步发展的智能化产业中和智能化声光系统综合起来;

光尚未被用来通信;用光也无法进行谱曲;

现有的乐谱均为五线谱,无法和plc编程对接;

乐谱非常复杂,声音和光之间并没有一个桥梁;

作曲家作曲方式直接都是出谱,有时记不住就让美好旋律丢失;

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

1.古筝老师费用很贵,大概十节课就在接近五千块;

2.上课时间毕竟有限,学生自我练习的时候根本没有引导和对照;

3.没有精确的评价考级方式,很多人过级是通过关系送礼;无法量化到底谈得怎么样,因为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量化评估,好多人对标准质疑;

4.没有校准古筝的方式;

5.传统的乐器跟不上时代,跟不上5g的应用,为了弘扬民族文化,焕发古老传承的新面貌,必须让古筝和5g联合起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玳瑁以及基于5g接近系统的指法评价和引导系统,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玳瑁,其特征在于,玳瑁壳本体21上粘贴有玳瑁灯18;玳瑁灯18通信连接着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能够通信连接中控部分;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连接着纽扣电池,纽扣电池粘贴在玳瑁壳本体21上;通过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能够通信连接灯光块通信部分或者灯光块接近部分17。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学习玳瑁包含十个且各自包含编号;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和中控部分以及灯光块通信部分或者灯光块接近部分17通信的时候该编号作为指法身份;所述的指法身份,指的是十指对应的指头评判。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玳瑁壳本体21上还包含绑定绳20。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为接近开关b,接近开关b和接近开关a距离小于n的时候能够传递到位信号。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中控部分能够测定接近开关b和接近开关a接近的时刻,和接近在一起的时间段。

一种基于5g接近系统的指法评价和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

十指玳瑁进行编号,分别为1-10,对应左手到右手的手指;

玳瑁无线通信部分属于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

玳瑁无线通信部分通信连接着玳瑁光控部分;

对应手指,玳瑁和对应的灯光块9接近识别的步骤,接近识别包含是否接近、接近时刻、接近时间统计;是否接近是通过接近开关b和接近开关a距离小于n的时候能够传递到位信号;接近时刻是信号传递出去的时刻;接近时间统计是接近后持续的时间,起对应的是弹奏时间;对应的是弹奏的急缓;

看标准指法和测定的指法进行评判,对指法进行标准评价,差距越小,指法越标准;或者通过玳瑁的灯进行指法引导,诱导需要手指弹奏了。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接近开关b和接近开关a为磁感应开关或者干簧管开关或者rfid接近识别。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关闭玳瑁灯,进行指法评价;开启玳瑁灯,进行指法引导。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以及灯光块通信部分或者灯光块接近部分17通信连接着远程控制系统;能进行远程评价或者监控。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智能化、节省成本,量化考核,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方便谱曲,能够采用光进行演奏。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古筝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玳瑁和灯光块的结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学习诱导模式;

图5为评价模式;

图6为氛围模式和炫光模式;

图7为校准模式;

图8为光演奏的谱曲实现模式;

图9为作曲曲谱自动生成模式;

图10为本专利要素对应图;

图11为光照演奏的古筝;

图12为玳瑁指法智能系统的示意图;

图13为玳瑁和古筝综合系统的实现示意图;

图14为几个关键对应;

图15为界面的实现图之一;

图16是包含光解码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1.古筝边侧;2.古筝下方;3.面板;4.筝码;5.琴弦;6.古筝头部;7.左侧光联智能垫;8.右侧光联智能垫;9.灯光块;10.筝码区域;11.中控部分;12.电源;13.外设;14.通信部分;15.灯光块线;16.发光控制部分;17.灯光块通信部分或者灯光块接近部分;18.玳瑁灯;19.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20.绑定绳;21.玳瑁壳本体;22.灯珠;23.光解码装置;24.光照密码发送装置;25.光照发生控制部分;26.plc可编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型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以下提供五组方案,各组方案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联性;技术有共同性且可以互相转用,均以古筝为例,参考第一组方案的对照系统进行进一步方案解释。

第一组方案:一种古筝智能工业对照系统和辅助方法

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和图4;一种古筝智能工业对照系统,其特征在于,学习对照系统包含两个光联智能垫,光联智能垫包含两个分别为左侧光联智能垫7和右侧光联智能垫8;所述的左侧光联智能垫7和右侧光联智能垫8上以排对应着多个灯光块9,每一排均包含多个灯光块;左侧光联智能垫7和右侧光联智能垫8放置在古筝的面板3的筝码4分布的左侧和右侧;

还包含中控部分,中控部分连接电源12,中控部分能够控制每个灯光块的亮和灭,还能控制其亮起来的时间长短;

所述的中控部分包含可编程部分;每个灯光块对应一个琴弦位置,即对应一个音节;通过plc编程能过将灯光对应多个音节进行依次依序点亮。

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任意之一:

针对缺陷“古筝老师费用很贵,大概十节课就在接近五千块;”,左侧光联智能垫7和右侧光联智能垫8就是智能老师,或者不会弹古筝的人,也能顺着灯光弹古筝;一种诱导弹奏学习古筝的辅助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所述的方案,通过中控部分的plc将预备弹奏或者学习的正确音谱从音乐库中调出来;

将其分割为多个音节,找出每个音节对应的灯光块以及其对应的“竖直坐标,横坐标”;

通过中控系统依序点亮对应的灯光块;

人跟着追随灯光块的位置变换手法进行演奏,不用记忆乐谱。

针对缺陷“上课时间毕竟有限,学生自我练习的时候根本没有引导和对照;”;顺着灯光训练,能够起到准确的引导作用,避免一些庸师技术不好,带坏小孩,因为家长是没有评判能力的。

文中的n是自然数;文中地理位置既可以是对应的灯光块或者琴弦音位的位置,也可以是系统中存储的位置,位置的坐标化和象限化,让乐谱参与编程和自动化直接关联提供了基础,打破了音乐和自动控制以及艺术和编程控制以及编曲的边界,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的多个模块属于现有技术的模块的整合,并不涉及新的模块。

实施例二: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从上往下的琴弦依次标记为竖直坐标位置从1到21;从左往右依次标记为横座位位置,a-n;因此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位置和音色,标记为“竖直坐标,横坐标”。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除了实施例一的诱导和无经验的人能够弹奏古筝外,做一些灯光标记,还能够实现灯光和琴弦位置的对应,该对应给后面的声光互转提供了具体的基础编程思路。

实施例三: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多个灯光块能够展示的颜色一致或者不一致。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颜色有无数种;颜色对应音色为后边的声光互转和炫彩效果提供了基础的方案。光的频率识别和声音分析属于现有技术。

实施例四:结合全部附图尤其是图3;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每个灯光块都对应一个灯光块通信部分或者灯光块接近部分17,灯光块通信部分或者灯光块接近部分17连接着灯或者是集成于中控系统中。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通信部分能够进行远程通信,控制灯的照射情况。

实施例五: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灯光块通信部分或者灯光块接近部分17能够接收有线指令或者无线指令。

实施例六: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灯光块通信部分或者灯光块接近部分17为接近开关a。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接近开关a是为了后边的指法训练作为一些基础。

实施例七: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辅助方法包含如下对应,利用音光对应的方法,人在弹奏学习古筝的时候,对应灯光块闪烁的时间即为音节长度对应的时间。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灯亮多久,就谈多久。

实施例八:结合全部附图;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辅助方法采用对正确音谱进行时间控制的方式进行处理,正确音谱开始投射到光联智能垫7的时候时刻开始记录为t1;人开始弹奏第一个音节的时刻开始记录为t2;t2-t1即为该演奏者的反应时间,所有的音节之间在投射到光联智能垫7上的时候采用延迟t2-t1的模式进行,即让人以音节反应的方式跟着正确的节奏演奏。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实施例的突出特点,在于充分考虑了人反映时间的不一致,在弹奏开始的时候,计算t2-t1即为该演奏者的反应时间,就是充分考虑到人性化的不同人的反应时间不一致,使得弹奏一直,但是间隔不一致。

第二组方案:一种玳瑁以及基于5g接近系统的指法评价和引导系统

实施例九:结合图3;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玳瑁,其特征在于,玳瑁壳本体21上粘贴有玳瑁灯18;玳瑁灯18通信连接着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能够通信连接中控部分;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连接着纽扣电池,纽扣电池粘贴在玳瑁壳本体21上;通过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能够通信连接灯光块通信部分或者灯光块接近部分17。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学习玳瑁包含十个且各自包含编号;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和中控部分以及灯光块通信部分或者灯光块接近部分17通信的时候该编号作为指法身份;所述的指法身份,指的是十指对应的指头评判。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结合图10和图12;一种基于5g接近系统的指法评价和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十指玳瑁进行编号,分别为1-10,对应左手到右手的手指;玳瑁无线通信部分属于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玳瑁无线通信部分通信连接着玳瑁光控部分;对应手指,玳瑁和对应的灯光块9接近识别的步骤,接近识别包含是否接近、接近时刻、接近时间统计;是否接近是通过接近开关b和接近开关a距离小于n的时候能够传递到位信号;接近时刻是信号传递出去的时刻;接近时间统计是接近后持续的时间,起对应的是弹奏时间;对应的是弹奏的急缓;

看标准指法和测定的指法进行评判,对指法进行标准评价,差距越小,指法越标准;或者通过玳瑁的灯进行指法引导,诱导需要手指弹奏了。

采用如上方案:能够量化古筝指法评价;判定指法到位情况和契合标准乐谱的情况。针对的缺陷是“没有精确的评价考级方式,很多人过级是通过关系送礼;无法量化到底谈得怎么样,因为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量化评估,好多人对标准质疑;”。

实施例十:结合图3;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玳瑁壳本体21上还包含绑定绳20。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绑定绳20能够将手指头端部固定玳瑁。

实施例十一:结合图3;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为接近开关b,接近开关b和接近开关a距离小于n的时候能够传递到位信号。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手指头只有到对应的琴弦位置,才能对应对照的灯光块,才知道指法到了。

实施例十二:结合图3;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中控部分能够测定接近开关b和接近开关a接近的时刻,和接近在一起的时间段。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因为弹奏古筝有快拨琴弦和慢拨琴弦;时间段就是针对是快拨琴弦或慢进行对比。评判拨动动作的到位情况。

实施例十三: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接近开关b和接近开关a为磁感应开关或者干簧管开关或者rfid接近识别。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实施例给出了三种实现的接近识别的方式,其信号能够被中控系统采集,中控系统为pc机或者专用的考试主机。

实施例十四: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关闭玳瑁灯,进行指法评价;开启玳瑁灯,进行指法引导。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关闭玳瑁灯,人必须熟练记住指法,才能持续弹奏,考验的是熟练能力;但是接近系统依旧在记录考试的情况。开启玳瑁灯,其和对应的琴弦位置及灯照块对应,意思是,指导人用对应的手指的玳瑁灯进行正确指法的弹奏。

实施例十五: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玳瑁通信部分或者玳瑁接近部分19以及灯光块通信部分或者灯光块接近部分17通信连接着远程控制系统;能进行远程评价或者监控。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通信系统和5g网络能够实时进行远程指导和评价,能实现线上系统记录远程主机和自动评分。且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考级的影响,更客观公正。

第三组方案:一种古筝弹奏评价的系统以及侵权和智能校准系统

实施例十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古筝弹奏评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含如下步骤,辅助方法包含如下对应,利用音光对应的方法,

将被评价者的演奏进行录音,将音频分隔为多个音节;

将正确音谱分割为多个标准音节;

将多个标准音节和音节进行分别对比;

对比音节长度和音节精度以及音节有无;

根据音节长度误差△t、音频波形差距△f、缺少的音节数目的多少△n,形成量化评价,不用人为听音评价。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针对缺陷“没有精确的评价考级方式,很多人过级是通过关系送礼;无法量化到底谈得怎么样,因为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量化评估,好多人对标准质疑;”;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让音乐的精准性能进行打分。

实施例十七: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乐谱是否侵权的判定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含如下步骤,辅助方法包含如下对应,利用音光对应的方法,

将涉嫌抄袭的演奏进行录音,将音频分隔为多个疑问抄袭音节;

将涉嫌被抄袭的音谱分割为多个标准音节;

将多个标准音节和疑问抄袭音节进行分别对比;

对比音节长度和音节精度以及音节有无;

根据音节长度误差△t、音频波形差距△f、缺少的音节数目的多少△n,形成量化评价。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标准的鉴定方法,让误判少发生和不发生,让侵权付出代价。

实施例十八: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还包含辅助波形对比的步骤;

将涉嫌抄袭的演奏进行录音,将音频分隔为多个疑问抄袭音节;

将涉嫌被抄袭的音谱分割为多个标准音节;

将疑问抄袭音节和标准音节分别通过示波器转化为电信号进行波形重合度对比;

波形重合度越高,则证明越可能是抄袭。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声音的波形分析属于现有技术,实现毫无问题。

实施例十九: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精确校准古筝的系统,系统实现包含如下步骤,辅助方法包含如下对应,利用音光对应的方法,

用标准古筝对应的左侧光联智能垫7和右侧光联智能垫8以及其对应的中控系统,中控系统中的曲谱包含多个;

将以上的左侧光联智能垫7和右侧光联智能垫8放置在需要校准的古筝上;

跟着左侧光联智能垫7和右侧光联智能垫8投射的光进行弹奏,弹奏的音乐被录音;

录音后的音节被分割为多个被评价音节;

将多个标准音节和被评价音节进行分别对比;

对比音节长度和音节精度以及音节有无;

根据音节长度误差△t、音频波形差距△f、缺少的音节数目的多少△n,形成量化评价;△越小,则证明古筝越标准,用于评价标准以及部分琴弦的好坏。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原来的调音师都是人工在做,人要是有误差,就让使用者走入歧途。

第四组方案:一种不用灯光师的氛围模式演出的炫光演奏和舞台系统

实施例二十: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不用灯光师的氛围模式演出的舞台系统,系统实现包含如下步骤,辅助方法包含如下对应,利用音光对应的方法,

在演奏的时候,对应的演奏音乐被同步分割为音节,该音节被分析,分析其音节长度、音节频率、音节大小;音节长度对应大灯的闪亮长度;音节大小对应大灯的闪亮大小;音节频率对应大灯的闪亮颜色;

同步弹奏的时候通过中控系统和通信部分使得周边的多个大灯协同同步闪耀,完美契合音乐。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原来都是需要专门的灯光师来做,第一灯光师水平高低参差不齐,第二灯光师要求很高,人力成本也很高;本专利优选采用5g通信,让声音和灯光即时同步。

实施例二十一: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所述的大灯为舞台大灯,其和古筝的对应的灯光块对应,使得看客能通过大灯位置看到弹奏位置。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古筝很小,放置摄像头影响弹奏者,采用本结构,能够让人在台下看灯的位置,就知道人在弹奏哪个琴弦,观赏效果更直观更好,让古典乐器吸引炫酷的即时灯光指引系统。

实施例二十二: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炫光演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古筝学习玳瑁和古筝;

系统实现包含如下步骤,辅助方法包含如下对应,利用音光对应的方法,在演奏的时候,对应的灯光块和/或对应的玳瑁的灯光闪烁;闪烁时间和位置和指尖位置一样。

第五组方案:一种新型字节式音谱以及音光通信的人工智能方法

实施例二十三: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光照演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含光照密码发送装置24,其为变色灯;其能照射出不同颜色的光以及不同强度的光;该光照密码发送装置24通信连接着光照发生控制部分25;光照发生控制部分25通信连接着plc可编程系统;

还包含光演奏部分,光演奏部分能够和光照密码发送装置24通过光进行通信,利用音光对应的方法,通过灯光演奏的灯光大灯或者光联智能垫对照的光的强度、光的颜色、光照时间长短对应音节;

光演奏部分获得光照密码发送装置24射出的光后能够进行光分析解码,分析解码后的系统,对应中控部分的音节【“竖直坐标n,横坐标n”tn】,该音节自动通过音箱输出,音箱即外设13;

多个音节连续依序输出即为乐曲。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结合最后两幅附图,不断输出光信号,就能奏乐,本实施例的突出之处,在于,让光和音互相转换。

光的频率分析属于现有技术;光的颜色分析属于现有技术;光照时间长短的计时也是现有技术;将其对应为音节,则属于毫无疑问的现有技术。定义方式如下:一种音光通信的人工智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光照强度对应音高;

光照颜色对应音频;

光照时间对应音节长短;

光照块位置对应琴弦对应的位置;

灯光亮不亮对应该处的琴弦是否需要被对应弹奏;

灯光块在哪亮对应其对应的琴弦对应的音节。

以古筝为例:

一种新型字节式音谱,其特征在于,辅助方法包含如下对应,利用音光对应的方法,

生成对应的多个“竖直坐标,横坐标”,再记上每个音节的持续时间;

记录为【“竖直坐标1,横坐标1”t1】/【“竖直坐标2,横坐标2”t2】/…【“竖直坐标n,横坐标n”tn】;

直接能对应古筝的地理位置;该音谱直接能够和plc可编程系统对接,对接着多个灯光块。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光是能用于古筝,还能用于类似的任何乐器。输入光源就能演奏。

实施例二十四: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一种光演奏谱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方法包含如下对应,利用音光对应的方法,通过灯光演奏的灯光大灯或者光联智能垫对照的光的强度、光的颜色、光照时间长短对应音节;

生成对应的多个“竖直坐标,横坐标”,再记上每个音节的持续时间;

自动演奏或者生成曲谱。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让谱曲家不光有一种选择,还能够通过光照进行谱曲。让现场的光能够成为创作家。

实施例二十五: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还包含对应手指的玳瑁的和对应的光照块位置以及琴弦对应位置的设定步骤。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玳瑁定义后才能进行指法训练。依次为左手大拇指、左手食指、左手中指、左手无名指和左手小拇指。右手大拇指、右手食指、右手中指、右手无名指和右手小拇指。每个琴弦位置,有对应的优选手指,也是一种评判方法。

实施例二十六:作为进一步的可改进方案或者并列方案或可选择的独立方案,还包含测定玳瑁和对应的灯光块9接近识别的步骤,接近识别包含是否接近、接近时刻、接近时间统计;是否接近是通过接近开关b和接近开关a距离小于n的时候能够传递到位信号;接近时刻是信号传递出去的时刻;接近时间统计是接近后持续的时间,起对应的是弹奏时间;对应的是弹奏的急缓。

文中的n是自然数;文中地理位置既可以是对应的灯光块或者琴弦音位的位置,也可以是系统中存储的位置,位置的坐标化和象限化,让乐谱参与编程和自动化直接关联提供了基础,打破了音乐和自动控制以及艺术和编程控制以及编曲的边界,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以上结构实现的技术效果实现清晰,如果不考虑附加的技术方案,本专利名称还可以是一种智能化声光通信的方法。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