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阻发热的电子仪器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0928发布日期:2020-05-22 17:2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电阻发热的电子仪器恒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阻发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阻发热的电子仪器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电子仪器的温度稳定性,常常采用在预设温度下对电子仪器进行一端时间的使用测试,通过温度变化来改善设计以保证电子仪器在使用时的温度正常。而目前常常采用在开放的条件下对电子仪器进行大致的温度调节,这样无法保障电子仪器整体温度一致而最终影响测试结果,本发明阐明的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阻发热的电子仪器恒温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电阻发热的电子仪器恒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固设有固定支撑板,所述工作腔内设有位于所述固定支撑板上侧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且与外界相通的散热通孔、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的第一传动轴、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散热风扇,当电子仪器过热时,通过所述散热风扇的转动,将热量通过所述散热通孔排出,所述工作腔内设有位于所述固定支撑板右侧的电阻发热组件,所述电阻发热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固定支撑板上端且靠近右侧的电阻式加热板、固设于所述工作腔右侧内壁上的电源、连接于所述电源正极触点和所述电阻式加热板正极触点之间的正极电线、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右侧内壁且位于所述电源下侧的滑动支架、连接于所述电阻式加热板负极触点和所述滑动支架触点之间的负极电线,当电子仪器温度较低时,通过所述滑动支架的向上移动,使所述滑动支架的触点和所述电源的负极触点接触,从而所述电阻式加热板通电发热,对电子仪器进行加热,所述固定支撑板下端设有导热控制组件,所述导热控制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固定支撑板下端的导热控制壳体、设于所述导热控制壳体内的导热控制腔、滑动连接于所述导热控制腔内壁的活塞、设于所述导热控制腔内且位于所述活塞上端的膨胀气体,通过所述固定支撑板的温度改变,所述膨胀气体的体积会改变,从而带动所述活塞向下移动。

可优选地,所述工作腔上侧内壁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投放通孔,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可覆盖所述投放通孔的密封盖。

可优选地,所述工作腔上侧内壁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下端动力连接有第二传动轴。

其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的挡板,所述挡板和所述工作腔上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挡板左侧的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设有可与所述挡板左端带齿部分啮合连接的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齿轮前侧的第一锥齿轮,所述工作腔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侧的第四传动轴,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左侧的主带轮,所述第四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右侧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固设有位于所述散热风扇左侧的副带轮,所述副带轮和所述主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所述滑动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五传动轴,且所述第五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花键连接,位于所述滑动支架上侧的所述第五传动轴上固设有可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

其中,所述电阻发热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且靠近右侧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滑动支架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动支架下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轴右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支架左端转动连接有第六传动轴,所述第六传动轴内相对所述第六传动轴上下对称地设有两个离心腔,所述离心腔内壁滑动连接有可与所述固定块抵接的抵接滑块,所述抵接滑块和所述离心腔靠近对称中心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

其中,所述导热控制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活塞和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之间的第四弹簧,所述活塞下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四弹簧右侧的竖直支架,所述竖直支架右端靠近下侧处固设有主斜面块,所述工作腔下侧内壁固设有位于所述主斜面块右侧的联动壳体,所述联动壳体内设有联动腔,所述联动腔内壁滑动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内的副斜面块,且所述副斜面块可与所述主斜面块抵接,所述副斜面块和所述联动腔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联动腔上端设有与所述工作腔相通的联动通孔,所述工作腔后侧内壁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联动壳体上侧的滑块,所述滑块下端固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联动腔内的弹簧支架,所述弹簧支架和所述联动腔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所述滑块右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六传动轴花键连接的第七传动轴,所述第七传动轴上固设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固设有可与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散热风扇,当电子仪器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通过散热风扇的转动将电子仪器的热量通过散热通孔排出至外界;采用了电阻式加热板,当电子仪器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抵接滑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着远离对称中心处滑动,并使滑动支架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滑动支架滑动支架使得电阻式加热板和电源之间通电,从而电阻式加热板对电子仪器进行加热,整个过程在密闭空间内进行,能充分并准确地使电子仪器温度控制在预设温度,保障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电阻发热的电子仪器恒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的结构示意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电阻发热的电子仪器恒温装置,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有工作腔12,所述工作腔12后侧内壁固设有可放置电子仪器的固定支撑板19,所述工作腔12内设有位于所述固定支撑板19上侧的散热组件901,所述散热组件901包括设于所述工作腔12后侧内壁且与外界相通的散热通孔39、转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12左侧内壁的第一传动轴16、固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6上的散热风扇18,当电子仪器过热时,通过所述散热风扇18的转动,将热量通过所述散热通孔39排出,所述工作腔12内设有位于所述固定支撑板19右侧的电阻发热组件902,所述电阻发热组件902包括固设于所述固定支撑板19上端且靠近右侧的电阻式加热板38、固设于所述工作腔12右侧内壁上的电源29、连接于所述电源29正极触点和所述电阻式加热板38正极触点之间的正极电线35、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12右侧内壁且位于所述电源29下侧的滑动支架28、连接于所述电阻式加热板38负极触点和所述滑动支架28触点之间的负极电线47,当电子仪器温度较低时,通过所述滑动支架28的向上移动,使所述滑动支架28的触点和所述电源29的负极触点接触,从而所述电阻式加热板38通电发热,对电子仪器进行加热,所述固定支撑板19下端设有导热控制组件903,所述导热控制组件903包括固设于所述固定支撑板19下端的导热控制壳体21、设于所述导热控制壳体21内的导热控制腔22、滑动连接于所述导热控制腔22内壁的活塞24、设于所述导热控制腔22内且位于所述活塞24上端的膨胀气体20,通过所述固定支撑板19的温度改变,所述膨胀气体20的体积会改变,从而带动所述活塞24向下移动。

有益地,所述工作腔12上侧内壁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投放通孔44,所述壳体11上端设有可覆盖所述投放通孔44的密封盖37,当需要将电子仪器放入所述工作腔12内时,取走所述密封盖37即可,当电子仪器已经放入所述工作腔12内时,将所述密封盖37重新覆盖所述投放通孔44上即可。

有益地,所述工作腔12上侧内壁固设有电机33,所述电机33下端动力连接有第二传动轴32,所述第二传动轴32可将所述电机33的动力传递给其他组件。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散热组件901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散热组件901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腔12后侧内壁的挡板42,所述挡板42和所述工作腔12上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41,且所述挡板42可通过上下移动覆盖所述散热通孔39,所述工作腔12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挡板42左侧的第三传动轴65,所述第三传动轴65上固设有可与所述挡板42左端带齿部分啮合连接的齿轮43,所述第三传动轴65上固设有位于所述齿轮43前侧的第一锥齿轮45,所述工作腔12左侧内壁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6上侧的第四传动轴14,所述第四传动轴14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5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46,所述第四传动轴14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46左侧的主带轮13,所述第四传动轴14上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46右侧的第三锥齿轮34,所述第一传动轴16上固设有位于所述散热风扇18左侧的副带轮17,所述副带轮17和所述主带轮13之间连接有皮带15,所述滑动支架28上转动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五传动轴31,且所述第五传动轴31和所述第二传动轴32花键连接,位于所述滑动支架28上侧的所述第五传动轴31上固设有可与所述第三锥齿轮34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30。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电阻发热组件902进行详细说明,所述电阻发热组件902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工作腔12下侧内壁且靠近右侧的固定支架51,所述固定支架51和所述滑动支架28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9,所述滑动支架28下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五传动轴31右侧的固定块48,所述固定支架51左端转动连接有第六传动轴54,所述第六传动轴54内相对所述第六传动轴54上下对称地设有两个离心腔50,所述离心腔50内壁滑动连接有可与所述固定块48抵接的抵接滑块53,所述抵接滑块53和所述离心腔50靠近对称中心一端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52,当所述第六传动轴54转动时,所述抵接滑块5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着远离对称中心处滑动和所述固定块48抵接并带动所述固定块48向上滑动。

根据实施例,以下对导热控制组件903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导热控制组件903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活塞24和所述工作腔12下侧内壁之间的第四弹簧23,所述活塞24下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四弹簧23右侧的竖直支架25,所述竖直支架25右端靠近下侧处固设有主斜面块26,所述工作腔12下侧内壁固设有位于所述主斜面块26右侧的联动壳体58,所述联动壳体58内设有联动腔60,所述联动腔60内壁滑动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工作腔12内的副斜面块27,且所述副斜面块27可与所述主斜面块26抵接,所述副斜面块27和所述联动腔60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59,所述联动腔60上端设有与所述工作腔12相通的联动通孔61,所述工作腔12后侧内壁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联动壳体58上侧的滑块63,所述滑块63下端固设有向下延伸至所述联动腔60内的弹簧支架62,所述弹簧支架62和所述联动腔60右侧内壁之间连接有第六弹簧57,所述滑块63右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六传动轴54花键连接的第七传动轴55,所述第七传动轴55上固设有第五锥齿轮56,所述第二传动轴32上固设有可与所述第五锥齿轮56啮合连接的第六锥齿轮64。

初始状态时,第三锥齿轮34和第四锥齿轮30啮合连接,电源29负极触点和滑动支架28上端触点不接触,滑动支架28位于下极限位置,第六锥齿轮64未和第五锥齿轮56啮合连接,弹簧支架62位于左极限位置,挡板42位于下极限位置并覆盖散热通孔39。

当用户将电子仪器放入固定支撑板19上时,启动电机33,使第二传动轴32转动,转动的第二传动轴32带动第六锥齿轮64转动,转动的第二传动轴32通过第五传动轴31带动第四锥齿轮30转动,当电子仪器温度比预设温度高时,膨胀气体20体积变大,带动活塞24向下移动,第四弹簧23积蓄弹性势能,向下移动的活塞24通过竖直支架25带动主斜面块26向下移动,此时主斜面块26不与副斜面块27抵接,转动的第四锥齿轮30通过第三锥齿轮34带动第四传动轴14转动,转动的第四传动轴14依次通过第二锥齿轮46、第一锥齿轮45、第三传动轴65、齿轮43带动挡板42向上移动并使挡板42不再覆盖散热通孔39,第一弹簧41积蓄弹性势能,转动的第四传动轴14依次通过主带轮13、皮带15、副带轮17、第一传动轴16带动散热风扇18转动,转动的散热风扇18将电子仪器的热量通过散热通孔39排出外界,当电子仪器温度下降至预设温度时,膨胀气体20温度下降而体积变小,第四弹簧23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活塞24向上移动,关闭电机33,散热风扇18失去动力不再转动,挡板42失去动力不再向上移动,第一弹簧41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挡板42向下移动并复位,此时挡板42再次覆盖散热通孔39,装置恢复初始状态;

当电子仪器温度比预设温度低时,膨胀气体20内体积因温度下降而变小,从而活塞24向上移动,第四弹簧23积蓄弹性势能,向上移动的活塞24通过竖直支架25带动主斜面块26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主斜面块26和副斜面块27抵接并带动副斜面块27向右移动,第五弹簧59积蓄弹性势能,向右移动的副斜面块27和弹簧支架62抵接并带动弹簧支架62向右移动,第六弹簧57积蓄弹性势能,向右移动的弹簧支架62依次通过滑块63、第七传动轴55带动第五锥齿轮56和第六锥齿轮64啮合连接,此时转动的第六锥齿轮64依次通过第五锥齿轮56、第七传动轴55带动第六传动轴54转动,当第六传动轴54转动时,抵接滑块5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着远离对称中心处滑动和固定块48抵接并带动固定块48向上滑动,第三弹簧52积蓄弹性势能,向上移动的固定块48带动滑动支架28向上移动,第二弹簧49积蓄弹性势能,向上移动的滑动支架28通过第五传动轴31带动第四锥齿轮30不再和第三锥齿轮34啮合连接,从而此时散热风扇18不转动、挡板42不向上移动,向上移动的滑动支架28使滑动支架28上的触点和电源29的负极触点接触,从而电阻式加热板38此时和电源29形成回路,电阻式加热板38通电并对电子仪器进行升温,当电子仪器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关闭电机33,第六传动轴54失去动力不再转动,第三弹簧52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抵接滑块53朝着对称中心处移动并复位,第二弹簧49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滑动支架28向下移动并复位,此时第四锥齿轮30再次和第三锥齿轮34啮合连接,滑动支架28上端的触点不再和电源29负极触点抵接,电阻式加热板38不再发热,膨胀气体20因温度升高而体积变大,此时第四弹簧23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活塞24向下移动移动并复位,此时第五弹簧59释放弹性势能,带动副斜面块27向左移动并复位,第六弹簧57释放弹性势能,带动弹簧支架62向左移动并复位,此时第六锥齿轮64不再和第五锥齿轮56啮合连接,装置恢复初始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