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2184发布日期:2020-11-19 22:0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智能控制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面板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控制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和住宅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系统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提高我们生活的质量。因此,智能家居系统产品越来越丰富,系统配置也越来越复杂,比如智能插座、智能音响、智能灯具等智能家居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瞩目,同时对与智能家居系统有着密切联系的智能控制面板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新一代的智能控制面板不是简单的开关面板,它是集成了对照明、音响、窗帘、温控器、传感器等多个子系统统一控制的中控系统,可以用遥控、手机远程、本地电脑等多种智能控制方式实现对居住空间灯光、电动窗帘、温湿度等的智能控制管理,从而为人们提供智能、舒适的高品质生活。由于智能控制面板需要控制多个子系统,导致内部的电路板等元器件设置复杂,因此内部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散热板散热效果差,无法满足新一代智能控制面板的电路主板等元器件的要求,从而直接影响智能控制面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智能控制面板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路主板散热效果的智能控制面板。

一种智能控制面板,包括:

显示主板,所述显示主板包括显示屏;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显示主板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上,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显示主板之间围合形成有容置腔;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主板和所述安装座之间,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主板与所述散热主板连接的导热件,所述散热主板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相邻设置,用于吸收所述电路板组件上的热量,所述导热件用于传导所述散热主板所吸收的热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散热主板上朝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一侧凸设有若干散热鳍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上开设有容置孔,所述散热主板设置于所述容置孔内,所述导热件包括连接部和导热部,所述散热主板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热部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显示主板上,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卡持部,所述连接部上对应开设有扣孔,通过所述卡持部与所述扣孔的卡合,以使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导热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主板还包括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固定架,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导热部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主板内,所述智能控制面板还包括音频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和所述音频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音频组件包括麦克风元件和扬声器元件,所述麦克风元件和扬声器元件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板和外框,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外框的内侧,所述第二电路板、麦克风元件和扬声器元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外框对应所述麦克风元件的位置开设有若干拾音孔,所述外框对应所述扬声器元件的位置开设有若干播音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部上凸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导热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控制面板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导热部上凸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导热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围合形成定位槽,所述安装架卡扣连接于所述定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智能控制面板包括显示主板、安装座、电路板组件和散热组件;显示主板包括用于控制的显示屏;安装座安装于显示主板远离显示屏的一侧上,安装座与显示主板之间围合形成有容置腔;电路板组件设置于容置腔内;散热组件设置于显示主板和安装座之间,散热组件包括导热件和与导热件连接的散热主板,散热主板与电路板组件相邻设置,用于吸收电路板组件上的热量,导热件用于传导散热主板吸收的热量。通过导热件将散热主板的热量快速导走,提高了散热主板对电路板组件散热的效率。这样就保证了散热组件对智能控制面板内部的散热效果,使产品的稳定运行,还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智能控制面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智能控制面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盖板和安装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智能控制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安装架和音频组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智能控制面板;100、显示主板;110、显示屏;120、固定架;121、固定板;122、外框;101、拾音孔;102、播音孔;200、安装座;210、容置腔;211、卡持部;220、散热孔;300、电路板组件;310、第一电路板;320、第二电路板;400、散热组件;410、散热主板;411、散热鳍片;420、导热件;421、容置孔;422、连接部;423、导热部;401、扣孔;402、第一定位部;403、第二定位部;404、定位槽;500、音频组件;510、麦克风元件;520、扬声器元件;600、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根据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以住宅为平台,家居电器及家电设备为主要控制对象,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进行高效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控制管理系统,提升家居智能、安全、便利、舒适,并实现环保节能的综合智能家居网络控制系统平台。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智能家居核心,是智能家居控制功能实现的基础。

该系统集成了家电设备控制、灯光控制、安防监控、环境监控、智能浇灌、门禁管理、三表抄送、车库管理等功能,可用于普通住宅、高档住宅、高档公寓、别墅、酒吧、商铺、独立办公室、vip休息室等。智能控制面板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智能家居系统为平台,智能家居设备中家电设备为主要控制对象,通过网络与外部保持音视频及数据信息交流,增强住宅的安全性、舒适性,可排除各种危险隐患。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控制面板10,该智能控制面板10包括显示主板100、安装座200、电路板组件300和散热组件400。

其中,显示主板100包括显示屏110。显示主板100便于用户对家电等设备进行控制操作。通过在显示主板100上设置显示屏110,可以为用户提供触摸显示的操作方式,有利于用户与智能控制面板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但是,显示屏110的使用也会使电路板的功率输出加大,这样就容易导致电路板产生更多的热量。

安装座200安装于显示主板100远离显示屏110的一侧上,安装座200与显示主板100之间围合形成有容置腔210;电路板组件300设置于容置腔210内。安装座200一方面使智能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墙体上,方便用户使用;另一方面便于电路板组件300等电器元件设置在容置腔210内,其中电路板组件300可以包括用于提供电源的电路板,或者可以用于处理音视频信息的电路板等。

散热组件400设置于显示主板100和安装座200之间,散热组件400包括散热主板410与散热主板410连接的导热件420,散热主板410与电路板组件300相邻设置,用于吸收电路板组件300上的热量,导热件420用于传导散热主板410所吸收的热量。由于散热主板410对电路板组件300散发出来的热量集中吸收,散热主板410上的热量会瞬间升高。如果只通过空气对流方式将热量带出智能控制面板10,无法及时排出达到降温的目的;如果通过风扇的方式将对电路主板吹风进行降温,一方面是热量没有大到需要采用风扇来降温的必要,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必然使智能控制面板10的结构变大且变得复杂,进而增加了成本。因此,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导热件420,导热件420优选导热的金属材料制成。通过导热件420和散热主板410的配合使用,导热件420将散热主板410上吸收的热量传导出来,使散热主板410可以得到及时降温,保证散热主板410可以对电路板组件300可以持续地吸收热量,从而提高了散热主板410对电路板组件300散热的效率。这样就保证了散热组件400对智能控制面板10内部的散热效果,使产品的稳定运行,还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300包括第一电路板310,第一电路板310设置于安装座200内,散热主板410上朝向第一电路板310的一侧凸设有若干散热鳍片411。由于第一电路板310包括电源模块、无线模块、蓝牙模块等,实现对智能控制面板提供电源、与其他设备连接和控制,因此为智能控制面板内部主要的发热源,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若干散热鳍片411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大散热主板410的吸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主板410的散热效果。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导热件420上开设有容置孔421,散热主板410设置于容置孔421内,导热件420包括连接部422和导热部423,散热主板410通过连接部422与导热部423固定连接。在保证散热组件400的散热效果的前提下,使散热组件400整体厚度变小,从而减少散热组件400在智能控制面板内部所占的空间,进而使智能控制面板的整体的体积变小,结构更加合理。

如图6和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导热部423通过螺纹连接于显示主板100上,安装座200上设置有卡持部211,连接部422上对应开设有扣孔401,通过卡持部211与扣孔401的卡合,以使安装座200安装于导热件420上。如此设置,可以方便安装座200安装和拆卸,当需要更换智能控制面板的内部电器元件时,操作简单、快捷。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显示主板100还包括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固定架120,显示屏110和导热部423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20的两侧。具体地,固定架120优选导热效果好且价格低的金属材料制成,不仅对热具有良好的传导性,可以将导热框上热量传导外部,进一步提高智能控制面板的散热效果,还具有足够的强度,有利于显示屏110和导热部423等其它结构固定作用。

如图3、图6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电路板组件300还包括第二电路板320,第二电路板320设置于显示主板100内,智能控制面板还包括音频组件500,第二电路板320和音频组件500固定安装在固定架120上,音频组件500包括麦克风元件510和扬声器元件520,麦克风元件510和扬声器元件520与第二电路板320电连接,第二电路板320与第一电路板310电连接。具体地,第二电路板320可以用于处理显示主板100接收到信息。比如,通过麦克风元件510可以对用户的音频信息进行收集,第二电路板320对收集到的音频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扬声器元件520给予用户相应的信息反馈,以实现用户与智能控制面板之间的人机交互。如果得到用户最终确定的控制指令,第二电路板320将控制信息发送给第一电路板310,第一电路板310通过无线模块或者蓝牙模块向相应的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以对设备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固定架120包括固定板121和外框122,固定板121连接于外框122的内侧,第二电路板320、麦克风元件510和扬声器元件520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21上,外框122对应麦克风元件510的位置开设有若干拾音孔101,外框122对应扬声器元件520的位置开设有若干播音孔102。其中,固定板121有利于第二电路板320、麦克风元件510和扬声器元件520的安装,而拾音孔101的设置便于麦克风元件510收集音频数据,而播音孔102则便于扬声器元件520的声音的播放。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导热部423上凸设有第一定位部402,第一定位部402用于定位安装座安装在导热件上。这样便于安装座快速、准确地安装。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智能控制面板还包括安装架600,导热部423上凸设有第二定位部403,导热部423、第一定位部402和第二定位部403围合形成定位槽404,安装架600通过卡扣连接于定位槽404内。其中,定位槽404有利于安装架600的安装,而安装架600有利于安装座200安装到墙面上,同时也方便拆卸,有利于后期对智能控制面板维修和更换。

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座200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20,这样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迅速将散热主板410和导热框的热量带出安装座200外部,从而保证安装座200内部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个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