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箱变测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6350发布日期:2020-09-15 20:1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箱变测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箱变测控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在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使用相应的箱变测控装置对新能源设备进行测控。

现有测控装置的两侧大多安装有相应的散热窗口,通过散热窗口对测控装置内部的测控设备进行区域散热,其虽然可以辅助测控装置进行散热工作,但是当散热窗口经过长时间的散热工作后,测控装置两侧的散热窗口非常容易被外界的灰尘或者杂物所堵塞,在此过程中,极大的降低了测控装置的散热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能源箱变测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箱变测控装置,解决了测控装置工作性能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箱变测控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的内壁螺钉固定有横向设置的载板,所述载板顶部的两端螺钉固定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测控设备主体,所述载板上设有连接机构,所述测控设备主体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在载板上,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散热窗,所述壳体顶部的内壁螺钉固定有竖向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横向设置的扇叶,所述扇叶位于测控设备主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缓冲槽、安装板、橡胶块、连接弹簧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槽开设在载板的中部,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在缓冲槽的内部,所述测控设备主体螺钉固定在安装板的顶部,所述缓冲弹簧沿周向焊接在安装板的四角,并且设有多个,所述缓冲弹簧远离安装板的一端焊接在缓冲槽的内壁上,所述橡胶块位于测控设备主体顶部的两端,所述连接弹簧沿横向粘接在橡胶块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的内壁通过轴承转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蜗杆,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横向设置的蜗轮,所述蜗杆和蜗轮啮合工作,所述连接板远离测控设备主体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连接板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散热窗上,所述转动轴两侧的外壁螺钉固定有竖向设置的清洁刷,所述清洁刷的刷毛与散热窗相接触,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竖向设置的从动轮,所述蜗杆两端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竖向设置的主动轮,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的外部设有皮带,所述从动轮、主动轮和皮带啮合工作。

优选的,所述壳体外部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的外侧螺钉固定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橡胶块与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为l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连接弹簧远离橡胶块的一端焊接在连接板上。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壳体、载板、连接板、测控设备主体、散热窗、驱动电机、转轴、扇叶、缓冲槽、安装板、橡胶块、连接弹簧、蜗杆、蜗轮、转动轴、清洁刷、从动轮、主动轮、皮带、检修门和缓冲弹簧的配合工作,一方面可高效的对测控装置内部的测控设备进行区域散热,且可增加测控装置内部气流流动的速率,从而有效的提高测控装置的散热效率;另一方面可在测控装置运输的过程中,对测控装置进行缓冲防护,从而避免测控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测控装置与安装部件发生硬性碰撞,从而导致测控装置发生损坏,对测控装置进行有效的防护,并且可在测控设备进行区域散热的过程中,对测控设备的散热部件进行清洁,从而避免测控装置在长时间的工作后,测控设备的散热部件被外界的灰尘或者杂物所堵塞,进而有效的提高测控设备的散热速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高效的对测控装置内部的测控设备进行区域散热,可对测控装置进行有效的缓冲防护,且可对测控设备的散热部件进行清洁,散热性能好,防护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箱变测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箱变测控装置中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能源箱变测控装置的正视图。

图中标号:1、壳体;2、载板;3、连接板;4、测控设备主体;5、散热窗;6、驱动电机;7、转轴;8、扇叶;9、缓冲槽;10、安装板;11、橡胶块;12、连接弹簧;13、蜗杆;14、蜗轮;15、转动轴;16、清洁刷;17、从动轮;18、主动轮;19、皮带;20、检修门;21、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新能源箱变测控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的内壁螺钉固定有横向设置的载板2,载板2顶部的两端螺钉固定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板3,两个连接板3之间设有测控设备主体4,载板2上设有连接机构,测控设备主体4通过连接机构固定在载板2上,壳体1的两端均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散热窗5,壳体1顶部的内壁螺钉固定有竖向设置的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转轴7,转轴7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横向设置的扇叶8,扇叶8位于测控设备主体4的上方,当测控设备主体4运行时,导致壳体1的内部产生一定的热量时,此时可通过壳体1两端的散热窗5对壳体1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发,与此同时,可通过驱动电机6的运行,带动转轴7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转动的转轴7,带动扇叶8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转动的扇叶8,加快壳体1内部气流流动的速率,从而提高测控设备主体4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测控设备主体4的运行速率,工作性能高。

连接机构包括缓冲槽9、安装板10、橡胶块11、连接弹簧12和缓冲弹簧21,缓冲槽9开设在载板2的中部,安装板10滑动连接在缓冲槽9的内部,测控设备主体4螺钉固定在安装板10的顶部,缓冲弹簧21沿周向焊接在安装板10的四角,并且设有多个,缓冲弹簧21远离安装板10的一端焊接在缓冲槽9的内壁上,橡胶块11位于测控设备主体4顶部的两端,连接弹簧12沿横向粘接在橡胶块11的顶部,连接弹簧12设有若干个,连接弹簧12远离橡胶块11的一端焊接在连接板3上,且当使用者在运输测控装置的过程中,导致壳体1内部的测控设备主体4受到震荡时,此时可通过连接弹簧12和缓冲弹簧21的弹性,通过橡胶块11的弹性,对测控设备主体4进行缓冲防护,从而避免测控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测控设备主体4与安装部件发生硬性碰撞,从而导致测控设备主体4发生损坏,对测控设备主体4进行有效的防护。

壳体1顶部的内壁通过轴承转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蜗杆13,转轴7的外壁固定套接有横向设置的蜗轮14,蜗杆13和蜗轮14啮合工作,连接板3远离测控设备主体4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动轴15,转动轴15远离连接板3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散热窗5上,转动轴15两侧的外壁螺钉固定有竖向设置的清洁刷16,清洁刷16的刷毛与散热窗5相接触,转动轴15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竖向设置的从动轮17,蜗杆13两端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竖向设置的主动轮18,从动轮17和主动轮18的外部设有皮带19,从动轮17、主动轮18和皮带19啮合工作,且当转轴7进行转动时,将会带动蜗轮14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蜗轮14和蜗杆13的配合工作,带动蜗杆13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转动的蜗杆13,带动主动轮18进行转动,带动皮带19进行运行,带动从动轮17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转动的从动轮17,带动转动轴15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转动的转动轴15,带动清洁刷16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转动的清洁刷16,对散热窗5进行清洁,从而避免测控装置在长时间的工作后,散热窗5被外界的灰尘或者杂物所堵塞,进而有效的提高散热窗5的散热速率。

壳体1外部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有检修门20,检修门20的外侧螺钉固定有把手,通过检修门20的开启,使用者可方便的对壳体1内部的测控设备主体4进行检修维护。

橡胶块11与连接板3滑动连接,连接板3为l形结构,通过l形结构的连接板3,可对橡胶块11进行有效的限位。

工作原理:当测控设备主体4运行时,导致壳体1的内部产生一定的热量时,此时可通过壳体1两端的散热窗5对壳体1内部的热量进行散发,与此同时,可通过驱动电机6的运行,带动转轴7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转动的转轴7,带动扇叶8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转动的扇叶8,加快壳体1内部气流流动的速率,从而提高测控设备主体4的散热效率,进而提高测控设备主体4的运行速率,工作性能高,且当使用者在运输测控装置的过程中,导致壳体1内部的测控设备主体4受到震荡时,此时可通过连接弹簧12和缓冲弹簧21的弹性,通过橡胶块11的弹性,对测控设备主体4进行缓冲防护,从而避免测控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测控设备主体4与安装部件发生硬性碰撞,从而导致测控设备主体4发生损坏,对测控设备主体4进行有效的防护,且当转轴7进行转动时,将会带动蜗轮14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蜗轮14和蜗杆13的配合工作,带动蜗杆13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转动的蜗杆13,带动主动轮18进行转动,带动皮带19进行运行,带动从动轮17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转动的从动轮17,带动转动轴15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转动的转动轴15,带动清洁刷16进行转动,此时可通过转动的清洁刷16,对散热窗5进行清洁,从而避免测控装置在长时间的工作后,散热窗5被外界的灰尘或者杂物所堵塞,进而有效的提高散热窗5的散热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