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65102发布日期:2020-10-09 18:4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开关,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开关。



背景技术:

物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智能开关作为一种具备无线模板的新型墙壁开关,不仅拥有传统机械开关操作的形式,也可以使用app、遥控器来控制电器、照明灯具的通断。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开关不仅零件繁多、装配复杂,而且制造与安装造成的累积误差影响跷板高度的一致性以及跷板间隙的不均匀,现有智能开关安装都需要整体安装,当用于安装墙壁不平整或者安装不规范,容易导致智能开关的安装底座发生变形,从而导致智能开关发生变形,使其内部的电子元件会发生接触不良,降低使用寿命,同时但需要维修时,很难打开维修,用户智能整体拆除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开关,包括面板组件和底壳组件,所述的底壳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电源组件,所述面板组件的内设置智能控制芯片,所述电源组件设置有弹性接触端子,所述智能控制芯片设置与弹性接触端子相配合的金属导电片;

所述底壳组件包括后壳、前壳以及底壳连接框,所述后壳和前壳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安装电源组件的空腔,所述前壳置于底壳连接框上,所述前壳朝向面板组件的端面设置有卡块,所述连接框的四个边角设置有若干个底壳安装孔;

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以及用于放置智能控制芯片的芯片壳;所述芯片壳安装在面板上,并且芯片壳设置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孔;

所述面板组件通过卡孔与卡块相配合可拆卸安装在底壳组件上,此时金属导电片与弹性接触端子相配合,使得电源组件与智能控制芯片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框设置有定位台阶,所述前壳的外边缘设置有定位凸缘,所述前壳置于连接框时,所述定位凸缘置于定位台阶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前壳设置有定位凹陷槽,所述芯片壳设置凸起部,当所述面板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底壳组件上时,所述凸起部置于定位凹陷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和面板框,所述面板框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芯片壳设置有与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凸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面板设置支撑块和限位板,所述支撑块置于限位板的下方,所述限位板与面板之间存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安装时,可以先将连接框通过若干个底壳安装孔与暗盒相配合安装在墙壁上,再将后壳和前壳安装在连接框,实现底壳组件的安装,最后将组装好了面板组件通过卡孔与卡块相配合可拆卸安装在底壳组件上,此时金属导电片与弹性接触端子相配合,使得电源组件与智能控制芯片相连接,使得智能开关便于安装,同时该结构使得智能开关不需要预先整体组装好安装在墙壁上,可以先通过连接框与墙壁进行安装调节,再将后壳和前壳安装在连接框与面板组件配合,从而避免安装面的凹凸不平而引起整个产品变形,减少开关安装过程发生位移变形,有效保证开关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

最后面板组件和底壳组件可拆卸连接,金属导电片与弹性接触端子连接方式,便于面板组件和底壳组件拆卸和组装,便于面板组件和底壳组件维修和更换,不需要将整个智能开关进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底壳组件的分解图;

图6为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面板组件;11、面板;111、面板主体;112、面板框;1121、定位孔;12、芯片壳;121、卡孔;122、凸起部;123、定位凸块;2、底壳组件;21、后壳;22、前壳;221、卡块;222、定位凸缘;223、定位凹陷槽;23、连接框;231、底壳安装孔;232、定位台阶;3、弹性接触端子;4、金属导电片;5、支撑块;6、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开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开关,包括面板组件1和底壳组件2,所述的底壳组件2的内部设置有电源组件,所述面板组件1的内设置智能控制芯片,所述电源组件设置有弹性接触端子3,所述智能控制芯片设置与弹性接触端子3相配合的金属导电片4;所述电源组件和智能控制芯片为智能开关的现有技术,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所述底壳组件2包括后壳21、前壳22以及连接框23,所述后壳21和前壳22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安装电源组件的空腔,所述前壳22置于连接框23上,所述前壳22朝向面板组件1的端面设置有卡块221,所述连接框23的四个边角设置有若干个底壳安装孔231;所述面板组件1包括面板11以及用于放置智能控制芯片的芯片壳12;所述芯片壳12安装在面板11上,并且芯片壳12设置有与卡块221相配合的卡孔121;所述面板组件1通过卡孔121与卡块221相配合可拆卸安装在底壳组件2上,此时金属导电片4与弹性接触端子3相配合,使得电源组件与智能控制芯片相连接。

安装时,可以先将连接框23通过若干个底壳安装孔231与暗盒相配合安装在墙壁上,再将后壳21和前壳22安装在连接框,实现底壳组件2的安装,最后将组装好了面板组件1通过卡孔121与卡块221相配合可拆卸安装在底壳组件2上,此时金属导电片4与弹性接触端子3相配合,使得电源组件与智能控制芯片相连接,使得智能开关便于安装,同时该结构使得智能开关不需要预先整体组装好安装在墙壁上,可以先通过连接框与墙壁进行安装调节,再将后壳21和前壳22安装在连接框与面板组件1配合,从而避免安装面的凹凸不平而引起整个产品变形,减少开关安装过程发生位移变形,有效保证开关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最后面板组件1和底壳组件2可拆卸连接,金属导电片4与弹性接触端子3连接方式,便于面板组件1和底壳组件2拆卸和组装,便于面板组件1和底壳组件2维修和更换,不需要将整个智能开关进行拆卸。

所述连接框23设置有定位台阶232,所述前壳22的外边缘设置有定位凸缘222,所述前壳22置于连接框23时,所述定位凸缘222置于定位台阶232内,使得前壳22能快速准确安装在连接框23,便于安装过程发生位移,便于安装。

其中所述前壳22设置有定位凹陷槽223,所述芯片壳12设置凸起部122,当所述面板组件1可拆卸安装在底壳组件2上时,所述凸起部122置于定位凹陷槽223内,对面板组件1与底壳组件2组装起到定位作用,使得金属导电片4与弹性接触端子3实现良好配合。

所述面板11包括面板主体111和面板框112,所述面板框112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1121,所述芯片壳12设置有与定位孔1121相配合的定位凸块123,对芯片壳12安装在面板框112起到定位作用。

同时所述面板主体111设置支撑块5和限位板6,所述支撑块5置于限位板6的下方,所述限位板6与面板11之间存有间隙,其中卡片插入限位板6与面板11之间置于支撑块5上,所述限位板6使得卡片贴合在面板11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