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机房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3768发布日期:2020-11-27 10:3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机房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机房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密度不断增大,在过去的十年中,服务器密度平均增长了十倍,尤其对于高功率密度设备,产生了更多的热量,机房每年的耗电量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快速增长。在机房工程中,处理端需要巨大数量的服务器,机房通常要求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在大平台机房内,服务器在运行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而热量过大会引起各设备的温度过高,引起设备的不良运行,对承载业务造成影响,传统技术下的数据机房内的温度一般由精密空调系统或智能通风系统控制调节,而使用类似制冷系统难以针对机房内的机柜本身进行散热处理,容易出现大量局部热点,并且耗能较大,能源不能循环降温散热,难以在低能耗的情况下保证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机房的散热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机房的散热装置,包括冷热交换装置、水箱、多组水冷散热器,冷热交换装置主体外壳上端开设第一通口、第二通口,冷热交换装置主体外壳下端开设第三通口、第四通口,冷热交换装置主体内部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之间填充导热介质,第一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口、第三通口固定连接,第二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四通口、第二通口固定连接,第一通口、第三通口的外端固定安装主水管,主水管外侧固定安装多个接头,多个接头均匀分布,水冷散热器外端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与第三通口处的接头用第一水管接通,第一出水口与第一通口处的接头用第二水管固定连接,水箱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口通过第三水管固定连接,第二通孔与第四通口通过第四水管固定连接,水箱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水箱后侧设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固定连接第五水管一端,第五水管另一端与热水储水库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机房的散热装置,所述的导热介质为导热油,冷热交换装置内部中空部分用导热油填充,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为铜质管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机房的散热装置,所述的冷热交换装置为实心铜块制造,铜块内部开设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导热介质为铜块本身。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机房的散热装置,所述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为螺旋通道。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机房的散热装置,所述的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第四水管、第五水管外侧套装橡胶保温套。

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机房的散热装置,所述的冷热交换装置外侧设有隔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场合是学校,工作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需要使用到中国专利cn208335113u一种用于计算机主机的盘绕式水冷散热器所提及到的的水冷散热器,本实用新型管道内水流的动力均由水泵提供,第一水管从第一进水口给水冷散热器通入冷水,水冷散热器中的热水从第一出水口流入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热水由上至下经过冷热交换装置,水箱中的冷水通过第四水管由下至上经过冷热交换装置,然后从第三水管流回水箱,冷热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在冷热交换装置内部通过导热介质进行冷热交换,从第一出水口流出的热水经过冷热交换降温后再次流入水冷散热器,水箱的冷水经过冷热交换升温后再次流入水箱,经过本实用新型的的冷热交换过程,第一通道内的液体能够循环降温、第二通道内的液体能够循环升温,经过冷热交换装置的冷热交换过程后水冷散热器能够对机房设备进行循环水冷散热,水箱中的热水通过第五水管流入热水储水库,热水储水库中的热水可用来洗澡等生活用水需求,本实用新型既减少了传统机房空调制冷方式的高耗能,又减少了学校热水器设备的成本投入,本实用新型在通过设置冷热交换装置不断循环制冷热水,能够节约水源,冷热交换装置能够制冷热管,降低热管的热负荷,从而在水冷散热器不断循环流入冷水,提高水冷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设置热水储水库进一步储存热水当作生活用水,节省了热水设备成本的投入及烧水的时间,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低能耗的情况下保证散热效果且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铜块式冷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导热油填充式冷热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计算机通信机房的散热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冷热交换装置3、水箱10、多组水冷散热器1,冷热交换装置主体外壳31上端开设第一通口5、第二通口6,冷热交换装置3主体外壳下端开设第三通口4、第四通口7,冷热交换装置主体内部设有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之间填充导热介质34,第一通道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口5、第三通口4固定连接,第二通道33的两端分别与第四通口7、第二通口6固定连接,第一通口5、第三通口4的外端固定安装主水管8,主水管8外侧固定安装多个接头9,多个接头9均匀分布,水冷散热器1外端设有第一进水口21、第一出水口22,第一进水口21与第三通口4处的接头9用第一水管2接通,第一出水口22与第一通口5处的接头9用第二水管20固定连接,水箱1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1,第一通孔12与第二通口6通过第三水管13固定连接,第二通孔11与第四通口7通过第四水管14固定连接,水箱10一侧设有第二进水口15,水箱10后侧设第二出水口16,第二出水口16固定连接第五水管18一端,第五水管18另一端与热水储水库17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场合是学校,工作人员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需要使用到中国专利cn208335113u一种用于计算机主机的盘绕式水冷散热器所提及到的的水冷散热器1,本实用新型管道内水流的动力均由水泵提供,第一水管2从第一进水口21给水冷散热器1通入冷水,水冷散热器1中的热水从第一出水口22流入第二水管20,第二水管20的热水由上至下经过冷热交换装置3,水箱10中的冷水通过第四水管14由下至上经过冷热交换装置3,然后从第三水管13流回水箱10,冷热度不同的两种液体在冷热交换装置3内部通过导热介质34进行冷热交换,从第一出水口22流出的热水经过冷热交换降温后再次流入水冷散热器1,水箱10的冷水经过冷热交换升温后再次流入水箱10,经过本实用新型的的冷热交换过程,第一通道32内的液体能够循环降温、第二通道33内的液体能够循环升温,经过冷热交换装置3的冷热交换过程后水冷散热器1能够对机房设备进行循环水冷散热,水箱10中的热水通过第五水管18流入热水储水库17,热水储水库17中的热水可用来洗澡等生活用水需求,本实用新型既减少了传统机房空调制冷方式的高耗能,又减少了学校热水器设备的成本投入,本实用新型在通过设置冷热交换装置不断循环制冷热水,能够节约水源,冷热交换装置能够制冷热管,降低热管的热负荷,从而在水冷散热器不断循环流入冷水,提高水冷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设置热水储水库进一步储存热水当作生活用水,节省了热水设备成本的投入及烧水的时间,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低能耗的情况下保证散热效果且稳定可靠。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导热介质34为导热油,冷热交换装置3内部中空部分用导热油填充,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为铜质管道。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外侧均与导热油6充分接触,使得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的液体之间能够通过导热油进行良好的热量交换,使从第一出水口22流出的热水从上至下经过第一通道32能够降温,再次从第一进水口21流入水冷散热器1,使水冷散热器1内部的水时刻流动散热,此循环制冷的方式对机房设备进行散热,且能够提高设备的散热效果,水箱10中的冷水由下至上经过第二通道33,第二通道33中的液体升温流入水箱10,水箱10中的热水流入热水储水库17用作洗澡等,此冷热交换装置能够提高热量交换的效率。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冷热交换装置3为实心铜块制造,铜块内部开设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导热介质为铜块本身。铜管具有较好的导热性,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的液体能够利用铜块自身的导热性进行热量交换,对第一通道32内的液体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液体流入水冷散热器1,对机房设备进行循环水冷散热,第二通道33内的液体进行升温,升温后的水最后流向热水储水库17,以便储备用作生活用水,此冷热交换装置能够提高热量交换的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通道32、第二通道33为螺旋通道。螺旋通道使第一通道32与第二通道33两管之间的导热距离增加从而延长热量交换的时间,提高热量交换的效率。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水管2、第二水管20、第三水管13、第四水管14、第五水管18外侧套装橡胶保温套27。橡胶保温套27能够减少水管中热量的散失,提高保温效果。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冷热交换装置3外侧设有隔热装置19。隔热装置19能够减少冷热交换装置3热量的流失,提高冷热交换装置3热量交换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