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型静电消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3360发布日期:2020-11-27 10:3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层流型静电消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滤网机组,特别指一种带有静电消除功能的风机滤网机组。



背景技术:

在无尘车间中,为了保持无尘环境,需要耗费极大的财力和物力。工厂内经常采用ffu(风机滤网机组)和静电消除器来保持车间的无尘无静电的环境。静电消除器能将覆盖范围内的静电消除,却不能消除范围外的静电,形成了只能对产品进行静电保护,无法对环境保护的情况。静电消除器在除静电的过程中释放正负离子,但是现在很多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使用性能不达标的静电消除器,性能不达标带来的结果就是会产生逆带电的效应,当目标对象本身的静电被消除完毕后,偏正或偏负的静电消除器会使目标对象带上和自身平衡电压相同的电量。由此影响了目标对象的平衡数值。但是如果使空间中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电压环境,则可以轻松的达到这个目的,再将除尘的效果添加,则更将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将风机滤网和静电消除集合的层流型静电消除器。

这种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包括风机滤网机组,其中风机滤网机组由壳体及组装于壳体进风口的风扇和设于出风口的过滤网组成,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连接于出风口处的静电发生组件。

优选地,壳体底面设有若干个电插座,静电发生组件上面对应电插座设有若干个电插头。

优选地,壳体底面设有若干个电接触片,静电发生组件上面对应电接触片设有若干个金属弹片,在壳体和静电发生组件上分别对应安装有磁铁组件。

优选地,风扇设于壳体上部中央,风扇两侧设有导风挡板,风扇底部设有一隔板,风扇另两侧对应的隔板设有导风口,隔板和底部的过滤网设有间隔。

优选地,静电发生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壳体电连接,另一端设有放电针。

优选地,伸缩杆为若干级套管连接。

优选地,静电发生组件是交流静电发生器,包括交流静电发生器本体及内壁四周向内设有的放电针和内圈的对极环。

优选地,静电发生组件是直流静电发生器,包括直流静电发生器本体、若干个弯管和弯管中的放电针,其中弯管一端连接于直流静电发生器本体底面并向内弯折相向延伸,更进一步地,所述弯管上还设有上下镂空的通孔。



本技术:
提供的这种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同时兼具去除灰尘和静电功能,设于工作台上方,层流型送风柔和,工作环境舒适,而且使用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静电发生组件,采用接触式连接,方便更换使用,维护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层流型静电消除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层流型静电消除器结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风机滤网机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静电发生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层流型静电消除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3静电发生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3弯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这种层流型静电消除器,由上下连接的风机滤网机组10和静电发生组件20组成,其中风机滤网机组10由壳体11及组装于壳体11进风口的风扇12和设于出风口的过滤网13组成,风扇12设于壳体11上部中央,风扇12两侧设有导风挡板14,风扇12底部设有一隔板15,风扇12另两侧对应的隔板15设有导风口151,隔板15和底部的过滤网13设有间隔17,气流由上部进入,在风扇12旋转时,将气流打到四周,其中两侧的导风挡板14将气流挡住,由于导风挡板14一侧设有斜面141,很容易将风导向另两侧,而另两侧的隔板15有导风口151,将气流导向下进入隔板15和过滤网13的间隔17,再经过滤网13向下输送,由于下面的过滤网13面积比较大,进风调节缓慢,形成层流型气流。如图所示,在壳体11底面设有若干个电插座18,图中可见有四个电插座18设于四周,静电发生组件20对应电插座18设有四个电插头21,本实施例的静电发生组件20为直流静电发生器,是伸缩杆结构,电插头21设于伸缩杆22一端与壳体11的电插座18插接电连接,另一端设有放电针23,伸缩杆22为多级套管221插拔方式连接,电源模块和电路布局设于套管中。本层流型静电消除器结构,采用容易插拔的静电发生组件,并可通过调节伸缩杆长度调节放电距离,适用于比较复杂多变的工作场合。当然,这里的多级套管也可以是通过螺纹方式来实现伸缩功能。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静电发生组件采用的是交流静电发生器30,包括交流静电发生器本体31及内壁四周向内设有的放电针32和内圈的对极环33。这种交流静电发生器30是很好的补充,可以在需要的情况模块化代替直流静电发生器,实现产品功能的多样化。

实施例3

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静电发生组件是直流静电发生器40,包括直流静电发生器本体41、若干个弯管42和弯管中的放电针43,其中弯管42一端连接于直流静电发生器本体41底面并向内弯折相向延伸,弯管42上还设有上下镂空的设计,即设有通孔44,方便气流更顺畅地流通并带走放电电子。这种直流静电发生器40相比实施例1不需要调节距离。进一步地,风机滤网机组10和静电发生组件20的电连接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壳体11底面设有若干个电接触片19,静电发生组件20上面对应电接触片19设有若干个金属弹片24,在壳体11和静电发生组件20上分别对应安装有磁铁组件25,通过磁铁组件25吸附将两二者定位,电接触片19和金属弹片24很好地连接,安装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包括风机滤网机组,其中风机滤网机组由壳体及组装于壳体进风口的风扇和设于出风口的过滤网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出风口处的静电发生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面设有若干个电插座,所述静电发生组件上面对应电插座设有若干个电插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面设有若干个电接触片,所述静电发生组件上面对应电接触片设有若干个金属弹片,在壳体和静电发生组件上分别对应安装有磁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于壳体上部中央,风扇两侧设有导风挡板,风扇底部设有一隔板,所述风扇另两侧对应的隔板设有导风口,所述隔板和底部的过滤网设有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发生组件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壳体电连接,另一端设有放电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为若干级套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发生组件是交流静电发生器,包括交流静电发生器本体及内壁四周向内设有的放电针和内圈的对极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发生组件是直流静电发生器,包括直流静电发生器本体、若干个弯管和弯管中的放电针,其中弯管一端连接于直流静电发生器本体底面并向内弯折相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上还设有上下镂空的通孔。


技术总结
一种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包括风机滤网机组,风机滤网机组由壳体及组装于壳体进风口的风扇和设于出风口的过滤网组成,其中,还包括连接于出风口处的静电发生组件,壳体底面设有若干个电插座,所述静电发生组件上面对应电插座设有若干个电插头。本申请提供的这种层流型静电消除器,同时兼具去除灰尘功能,设于工作台上方,层流型送风柔和,工作环境舒适,而且使用了多种不同形式的静电发生组件,采用接触式连接,方便更换使用,维护也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凯仕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1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