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显电力仪表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6708发布日期:2021-01-15 11:5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显电力仪表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显电力仪表控制箱。



背景技术:

本控制箱适用广泛,其交流50hz,额定工作压力为交流电压380v的低压电网系统中,也可使用于交流50hz,电压500v以下电力系统作为消防水泵控制、潜污泵控制、消防风机控制、风机控制、照明配电控制等使用,控制方式有直接控制启动,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自耦降压启动控制、变频器启动控制、软启动控制等各种启动方式。

现有市面上的数显电力仪表控制箱一般体积较大,一般为固定在某一地点,高度较高,在身高较为矮小工作人员去使用时,难以看清监测结果,以及内部线路情况,难以对机器内部进行修理,长期放置在路边,辐射较大,对工作人员伤害较大,长期安装在户外,灰尘较大,降低控制箱使用寿命且内部温度较大难以散热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数显电力仪表控制箱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显电力仪表控制箱,旨在解决现有市面上的数显电力仪表不便于身高较为矮小工作人员去使用,导致难以对机器内部进行修理,长期放置在路边,辐射较大,对工作人员伤害较大,长期安装在户外,灰尘较大且内部温度较大难以散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踩板,所述踩板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由电机、第一轴承、动力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控制杆、第二轴承、连接块、第一转轴、支撑杆和第二转轴,组成,所述底板外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表面焊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为啮合连接,所述控制杆贯穿固定于第二锥齿轮的内部,所述控制杆与连接块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与第二转轴为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杆与底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动力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杆与底板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控制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踩板底部固定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关于踩板中轴线对称设置,两个伸缩筒与踩板之间连接有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表面设置有防辐射罩,所述防辐射罩滑动连接于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防辐射罩与卡杆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与箱体滑动连接,所述防尘罩与卡扣卡扣连接,所述卡扣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卡扣均匀分布于防尘罩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滑动连接于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二凹槽关于防尘罩中轴线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启动电机,使电机在第一轴承的作用下带动外壁固定的动力杆转动,动力杆转动的同时带动外壁固定的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转动的同时带动外壁连接的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二锥齿轮带动内部固定的控制杆在第二轴承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转动的同时带动外壁连接的连接块进行移动,连接块移动的同时带动顶部的支撑杆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作用下进行倾斜转动,从而带动底部的踩板进行高度调节,调节完毕后,使用螺栓固定踩板与伸缩筒,对踩板的高度进行稳固支撑,可将卡杆取出箱体的内部,对防辐射罩的高度进行接触固定,使防辐射罩在第一凹槽的作用下在箱体的外壁进行开合,从而可打开箱体对内部进行修理,箱体内部的风扇可对内部的空气进行流通,流通的过程中顶部的防尘罩可防止灰尘进入箱体的内部,可定期将防尘罩拿出箱体的顶部,使防尘罩底部的固定腿向上移动,外壁连接的卡扣受到外力在第二凹槽的作用下在箱体内部滑动,从而脱离对防尘罩的固定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板、2电机、3第一轴承、4动力杆、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控制杆、8第二轴承、9连接块、10第一转轴、11支撑杆、12第二转轴、13踩板、14箱体、15防辐射罩、16第一凹槽、17卡杆、18防尘罩、19卡扣、20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数显电力仪表控制箱,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14,所述箱体14底部安装有踩板13,所述踩板13底部设置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由电机2、第一轴承3、动力杆4、第一锥齿轮5、第二锥齿轮6、控制杆7、第二轴承8、连接块9、第一转轴10、支撑杆11和第二转轴12,组成,所述底板1外壁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表面固定连接有动力杆4,所述动力杆4表面焊接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第一锥齿轮5与第二锥齿轮6为啮合连接,所述控制杆7贯穿固定于第二锥齿轮6的内部,所述控制杆7与连接块9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9与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1与第二转轴12为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杆4与底板1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轴承3,所述第一轴承3与动力杆4转动连接,该结构有效说明了使电机2在第一轴承3的作用下带动外壁固定的动力杆4转动,动力杆4转动的同时带动外壁固定的第一锥齿轮5进行转动,转动的同时带动外壁连接的第二锥齿轮6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杆7与底板1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轴承8,所述第二轴承8与控制杆7转动连接,该结构有效说明了第二锥齿轮6带动内部固定的控制杆7在第二轴承8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转动的同时带动外壁连接的连接块9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踩板13底部固定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关于踩板13中轴线对称设置,两个伸缩筒与踩板13之间连接有螺栓,该结构有效说明了踩板13进行高度调节完毕后,使用螺栓固定踩板13与伸缩筒,对踩板13的高度进行稳固支撑。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14的表面设置有防辐射罩15,防辐射罩15滑动连接于第一凹槽16的内部,所述防辐射罩15与卡杆17相匹配,该结构有效说明了将卡杆17取出箱体14的内部,对防辐射罩15的高度进行接触固定,使防辐射罩15在第一凹槽16的作用下在箱体14的外壁进行开合。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箱体14顶部设置有防尘罩18,所述防尘罩18与箱体14滑动连接,所述防尘罩18与卡扣19卡扣连接,所述卡扣19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卡扣19均匀分布于防尘罩18的两侧,该结构有效说明了顶部的防尘罩18可防止灰尘进入箱体14的内部,可定期将防尘罩18拿出箱体14的顶部,使防尘罩18底部的固定腿向上移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扣19滑动连接于第二凹槽20的内部,所述第二凹槽20关于防尘罩18中轴线对称设置,该结构有效说明了外壁连接的卡扣19受到外力在第二凹槽20的作用下在箱体14内部滑动,从而脱离对防尘罩18的固定进行更换。

实施方式具体为:首先为装置中的电机2接通电源,可根据工作人员的身高调节踩板13的高度,启动电机2,使电机2在第一轴承3的作用下带动外壁固定的动力杆4转动,动力杆4转动的同时带动外壁固定的第一锥齿轮5进行转动,转动的同时带动外壁连接的第二锥齿轮6进行转动,使第二锥齿轮6带动内部固定的控制杆7在第二轴承8的作用下进行转动,转动的同时带动外壁连接的连接块9进行移动,连接块9移动的同时带动顶部的支撑杆11在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2的作用下进行倾斜转动,从而带动底部的踩板13进行高度调节,调节完毕后,使用螺栓固定踩板13与伸缩筒,对踩板13的高度进行稳固支撑,可将卡杆17取出箱体14的内部,对防辐射罩15的高度进行接触固定,使防辐射罩15在第一凹槽16的作用下在箱体14的外壁进行开合,从而可打开箱体14对内部进行修理,箱体14内部的风扇可对内部的空气进行流通,流通的过程中顶部的防尘罩18可防止灰尘进入箱体14的内部,可定期将防尘罩18拿出箱体14的顶部,使防尘罩18底部的固定腿向上移动,外壁连接的卡扣19受到外力在第二凹槽20的作用下在箱体14内部滑动,从而脱离对防尘罩18的固定进行更换,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市面上的数显电力仪表不便于身高较为矮小工作人员去使用,导致难以对机器内部进行修理,长期放置在路边,辐射较大,对工作人员伤害较大,长期安装在户外,灰尘较大且内部温度较大难以散热的问题。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