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螺旋抽刮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9882发布日期:2021-02-26 22:3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的螺旋抽刮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的螺旋抽刮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传统的散热结构大多采用基板加上散热片(散热齿/散热翅片)进行散热,基板通过接触热源,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给散热片,散热片根据与空气的接触带走热量,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在空气气流(风量)一定的情况下,接近散热片表面的湍流流速慢于层流,阻碍热交换效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采用刮片螺旋运动来加快散热器表面空气流速、以加快热交换效率的散热器的螺旋抽刮散热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4]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散热器的螺旋抽刮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做旋转运动的旋转件,旋转件由一个或多个刮片螺旋分布而成,一个或多个刮片的旋转外周面和/或旋转端面与散热器表面相互贴近、且在旋转件旋转时对散热器进行风冷式螺旋抽刮散热。
[0005]
所述散热器表面设置有主散热面,主散热面直线指向、并呈下凹的圆弧凹槽状;所述的旋转件部分位于圆弧凹槽状的主散热面内;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刮片外端面呈圆弧状、且沿旋转件的轴线螺旋均布。
[0006]
所述一个或多个刮片外端面圆弧形状与主散热面的圆弧凹槽形状相对应、且二者相互贴近。
[0007]
所述一个或多个刮片由金属、或塑料、或柔性耐磨材料制成,其内端面沿旋转件的轴线螺旋均布,外端面与主散热面相互贴近。
[0008]
所述散热器对应主散热面以外位置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若干个散热翅片分别呈顶部敞开、前后贯通式设置在散热器上。
[0009]
所述若干个散热翅片相互平行、且贯通设置的方向分别与旋转件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或垂直。
[0010]
所述散热器内还设置有用于降温流质流动的循环通道。
[0011]
还包括吹风风扇,风吹风扇的吹风方向与散热翅片平行。
[0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将一个或多个刮片螺旋分布设置并构成旋转件,同时一个或多个刮片的旋转外周面和/或旋转端面与散热器表面相互贴近,从而提高旋转件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旋转件在旋转时能通过一个或多个刮片对散热器进行风冷式螺旋抽刮散热,从而快速刮走散热器上的热空气,而且旋转件在转动的同时还会带动新的气流进入散热器,使散热器与空气之间形成有效地热交换,以实现散热器的快速降温,从而有效地解决现有散热只能依靠散热片与空气接触,造成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0013]
而且,采用风冷式螺旋抽刮散热,可以使得散热器的热量沿旋转件的轴线方向推
出散热器外。
[0014]
综合而言,其具有种结构简单合理,散热密度大、成本低、体积小、质量轻、噪音小等特点,同时还可以应用到计算机、用电设备、功率元件、 空调换热,民用、工业用、汽车用水箱换热等,使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
第一实施例
[0019]
参见图1,本散热器的螺旋抽刮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器1、以及做旋转运动的旋转件2,旋转件2由一个或多个刮片3螺旋分布而成,一个或多个刮片3的旋转外周面和/或旋转端面与散热器1表面相互贴近、且在旋转件2旋转时对散热器1进行风冷式螺旋抽刮散热。
[0020]
将一个或多个刮片3螺旋分布设置并构成旋转件2,同时一个或多个刮片3的旋转外周面和/或旋转端面与散热器1表面相互贴近,从而提高旋转件2与散热器1的接触面积,旋转件2在旋转时能通过一个或多个刮片3对散热器1进行风冷式螺旋抽刮散热,从而快速刮走散热器1上的热空气,而且旋转件2在转动的同时还会带动新的气流进入散热器1,使散热器1与空气之间形成有效地热交换,以实现散热器1的快速降温。
[0021]
散热器1表面设置有主散热面4,主散热面4直线指向、并呈下凹的圆弧凹槽状;所述的旋转件2部分位于圆弧凹槽状的主散热面4内。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刮片3外端面呈圆弧状、且沿旋转件2的轴线螺旋均布。
[0022]
由于旋转件2部分位于圆弧凹槽状的主散热面4内,使得散热器1整体体积变小,而且,由于散热器1表面下凹有主散热面4,因此其重量得以进一步减少,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0023]
一个或多个刮片3外端面圆弧形状与主散热面4的圆弧凹槽形状相对应、且二者相互贴近。
[0024]
由于刮片3外端面形状与主散热面4形状相对应,因此能进一步地提高二者的接触体积。理论上,如果忽略零件之间的磨损,刮片3与散热器1表面相互接触是最好的,可以避免间隙存在导致漏风出现,以提高散热密度。
[0025]
为了提高一个或多个刮片3的使用稳定性,一个或多个刮片3由金属、或塑料、或柔性耐磨材料制成,其内端面沿旋转件2的轴线螺旋均布,外端面与主散热面4相互贴近。
[0026]
工作时,旋转件2在高速旋转下,刮片3的旋转外周面始终是整个高速旋转的旋转件2中线速度最高的位置,因此,旋转件2中每块刮片3的外端面连续不断高速、高效、循环地抽刮散热器1表面传导的热量,同时,当刮片3旋离散热器1的表面时,该热量被甩出;当该刮片3继续旋转至散热器1表面时,刮片3将散热器1外的冷空气推送至散热器1表面、并与散热器1进行热交换,周而复始,通过旋转件2的不断高速旋转将外部冷空气带到散热器1表面后换热、而又同时将与冷空气换热后的热量高速刮走,实现超高效的散热效果,散热效果可以比传统的只能依靠散热片与空气接触方式提升几十倍。图1中a箭头方向为空气的流动方
向。
[0027]
散热器1对应旋转件2的旋转设置有轴承件(图中未标示)和驱动电机(图中未标示),旋转件2通过轴承件和驱动电机的配合旋转在散热器1上。
[0028]
散热器1对应主散热面4以外位置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翅片5,若干个散热翅片5分别呈顶部敞开、前后贯通式设置在散热器1上。散热翅片7的设置可以提高散热器1其他位置的散热效果。
[0029]
若干个散热翅片5相互平行、且贯通设置的方向分别与旋转件2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或垂直。本实施例的散热翅片5设置的方向与旋转件2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
[0030]
图1中a箭头方向为空气的流动方向,该空气的流动可以由吹风风扇产生,风吹风扇的吹风方向与散热翅片5平行。
[0031]
第二实施例
[0032]
参见图2,本散热器的螺旋抽刮散热结构,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散热器1内还设置有用于降温流质流动的循环通道6。
[0033]
本实施例的循环通道6设置的方向分别与旋转件2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其内部放置有水或其它降温流质,通过水或其它降温流质的流动,形成水冷效果,可以把散热器1中大量的热量带走,配合旋转件2的风冷效果,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散热器1的散热效率。
[0034]
图2中b箭头方向为水或其它降温流质的流动方向,可以看出水或其它降温流质的流动方向与空气的流动方向平行。
[0035]
其它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
[0036]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