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62828发布日期:2021-07-06 20:2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


背景技术:

2.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
3.水泵工作时的启停以及变速等功能都是通过控制器来进行控制的,现有水泵的控制器大多都是设置于控制器盒体内的,并且通过螺栓固定于控制器盒体的底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拆装控制板时需要先将顶盖拆下,再对控制板进行拆除,同时,控制板在控制盒的位置无法进行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拆装并且调整的水泵控制器。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6.一种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包括下壳体以及与下壳体相配合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具有中空的腔室,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若干对称分布的且可穿入至下壳体内的导向板,每个所述的导向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控制板的连接台,所述的连接台设置于导向板的内侧面上且沿水平方向延展凸起。
7.在上述的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所述导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的导向板分布于顶盖的两侧,且每个导向板的外侧表面与下壳体的内表面相接触。
8.在上述的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所述下壳体内表面与导向板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板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可自上而下穿入至导向槽内的导向条。
9.在上述的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每个导向板上的导向条沿导向板的高度方向竖直设置,导向条的上端延伸至顶盖的下表面上,导向条的下端与导向板的下端相平齐。
10.在上述的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与导向板相配合的两个导向槽交错开设于下壳体的两侧。
11.在上述的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每个导向板上的连接台沿导向板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均匀分布,且两个导向板上的连接台一一相互对应形成用于放置控制板的安装平台。
12.在上述的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每个所述的连接台上开设有上下贯穿连接台表面的安装螺孔。
13.在上述的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所述的下壳体与顶盖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的下壳体与顶盖通过卡接结构可拆装连接。
14.在上述的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接台,所述的卡接台沿下壳体上边沿横向延展形成,所述的卡接台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的顶盖上设置有可卡入至卡接槽内的卡勾。
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上设置有若干对称分布的且可穿入至下壳体内的导向板,每个导向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控制板的连接台,控制板通过连接台与顶盖相连,顶盖与下壳体拆卸时,控制板可以一并取下,同时,控制板可以通过固连于不同的连接台上来达到与下壳体不同间距的目的,提升控制板的安装可调整范围。
17.2、本实用新型下壳体内表面与导向板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板通过导向条在导向槽内导向滑行,提高顶盖与下壳体的安装效率。
18.3、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与顶盖通过卡接结构可拆装连接,方便拆卸与安装。
1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板与下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下壳体;2、顶盖;3、腔室;4、导向板;5、连接台;6、导向槽;7、导向条;8、安装平台;9、安装螺孔;10、卡接结构;11、卡接台;12、卡接槽;13、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24.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方便拆装调整的水泵控制器,包括下壳体1以及与下壳体1相配合的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1具有中空的腔室3,所述的顶盖2上设置有若干对称分布的且可穿入至下壳体1内的导向板4,每个所述的导向板4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控制板的连接台5,所述的连接台5设置于导向板4的内侧面上且沿水平方向延展凸起。
25.在本实施例中,顶盖2上设置有若干对称分布的且可穿入至下壳体1内的导向板4,每个导向板4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控制板的连接台5,控制板通过连接台5与顶盖2相连,顶盖2与下壳体1拆卸时,控制板可以一并取下,同时,控制板可以通过固连于不同的连接台5上来达到与下壳体1不同间距的目的,提升控制板的安装可调整范围。
2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更好的导向作用,导向板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向板4分布于顶盖2的两侧,且每个导向板4的外侧表面与下壳体1的内表面相接触。
27.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顶盖2与下壳体1的安装效率,下壳体1内表面与导向板4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导向槽6,导向板4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可自上而下穿入至导向槽6内的导向条7。
28.进一步细说,每个导向板4上的导向条7沿导向板4的高度方向竖直设置,导向条7的上端延伸至顶盖2的下表面上,导向条7的下端与导向板4的下端相平齐。
29.为了防止顶盖2与下壳体1安装时减小振动,与导向板4相配合的两个导向槽6交错开设于下壳体1的两侧。
30.进一步展开细说,每个导向板4上的连接台5沿导向板4的高度方向自上而下均匀分布,且两个导向板4上的连接台5一一相互对应形成用于放置控制板的安装平台8。安装控制板时,控制板一端固定于一侧导向板4的连接台5上,控制板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侧导向板4的连接台5上,控制板在完全固定时,水平容纳于下壳体1内。
31.为了方便控制板的拆装,每个连接台5上开设有上下贯穿连接台5表面的安装螺孔9。通过螺孔来对控制板进行固定具有方便拆卸与安装的优点。
32.在本实施例中,下壳体1与顶盖2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10,下壳体1与顶盖2通过卡接结构10可拆装连接,进一步展开,卡接结构10包括卡接台11,卡接台11沿下壳体1上边沿横向延展形成,卡接台11上开设有卡接槽12,顶盖2上设置有可卡入至卡接槽12内的卡勾13。
3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顶盖2上设置有若干对称分布的且可穿入至下壳体1内的导向板4,每个导向板4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控制板的连接台5,控制板通过连接台5与顶盖2相连,安装控制板时,控制板一端固定于一侧导向板4的连接台5上,控制板的另一端固定于另一侧导向板4的连接台5上,控制板在完全固定时,水平容纳于下壳体1内,顶盖2与下壳体1拆卸时,控制板可以一并取下,同时,控制板可以通过固连于不同的连接台5上来达到与下壳体1不同间距的目的,提升控制板的安装可调整范围。
3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35.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水泵1、射流器2、空气输入机3、双轴电机4、浮台5、喷洒头6、过滤网7、射流嘴8、射流套9、负压形成腔10、锥形喷嘴11、负压吸引连接口12、锥形吸引腔13、混合通道14、释放口15、臭氧发生器100,第一阀门101、第二阀门102、第三阀门103、第四阀门10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