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用接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81352发布日期:2021-06-22 15:52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工程用接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信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通信工程用接电箱。



背景技术:

电子通信工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及与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目前市场上的电子通信用接电箱,通信箱内部需要安装许多电子元件,包括要接入电缆线等。

通信箱内部的电子元件工作会产生较大的热量,通信箱的散热效果较差,这些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易导致电子元件因温度较高而停止工作,更易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因此,提出一种通信工程用接电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工程用接电箱,其具有散热效果好,多重的散热,可确保通信箱内部温度的稳定,不易造成电子元件因温度较高停止工作和损坏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工程用接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存液箱,所述存液箱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片,所述存液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降温管,所述降温管的一端贯穿存液箱并延伸至存液箱的外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有气泵,所述降温管的另一端贯穿存液箱并延伸至存液箱的外部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连通有散气板,所述散气板的底部等距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存液箱的一侧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腔设置有干燥剂,所述箱体的两侧均等距开设有通气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工作,气泵通过连接管把气体输送至降温管的内部,降温管位于存液箱的内部,冷水把低温传递至降温管,降温管对内部的气体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气体通过输气管输送至散气板的内部,散气板把冷气进行分散,然后通过出气管把冷气均匀的吹出,从而对箱体的内部进行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内腔等距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等距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槽呈倾斜设置,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便于电子元件的安装,通气孔便于冷气的通过,通气槽呈倾斜设置,可防止雨天时,雨水进入箱体的内部,对箱体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防尘网可对灰尘进行防堵防止灰尘进入箱体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固定安装于箱体的背面,所述散热铜管的一端与存液箱背面的顶部连通,所述散热铜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存液箱一侧的底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铜管具有导热性好的特点,便于对箱体内部热量的吸收,同时散热铜管的内部可进行冷水的输送,增加了散热铜管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的底部与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散热铜管的形状呈蛇形设置,所述存液箱顶部的一侧连通有注液管,且注液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管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铜管呈蛇形设置便于增加与箱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更多的热量,水泵起到对水进行输送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气泵的底部与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气泵的进气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降温管的形状呈蛇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泵可对气体进行输送,过滤网可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防止灰尘进入气泵的内部,降温管呈蛇形设置,增加了在存液箱内部的长度,有利于使降温管内的气体温度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正面的一侧铰接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正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制冷片的制冷端贯穿存液箱并延伸至存液箱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门可对箱体内部起到保护作用,观察窗便于对箱体的内部进行观察,制冷片的制冷端可对存液箱内部的水进行降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制冷片的设置,制冷片的制冷端可对存液箱内部的水进行降温,气泵工作,气泵通过连接管把气体输送至降温管的内部,降温管位于存液箱的内部,冷水把低温传递至降温管,降温管对内部的气体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气体通过输气管输送至散气板的内部,散气板把冷气进行分散,然后通过出气管把冷气均匀的吹出,从而对箱体的内部进行降温,降温机构工作,从而对箱体进一步的进行散热,达到了散热效果好,多重散热,可确保通信箱内部温度的稳定,不易造成电子元件因温度较高停止工作和损坏的目的;

2、通过支撑板的设置,支撑板便于电子元件的安装,通气孔便于冷气的通过,制冷片的制冷端可对存液箱内部的水进行降温,散热铜管具有导热性好的特点,便于对箱体内部热量的吸收,同时散热铜管的内部可进行冷水的输送,增加了散热铜管的散热效果,散热铜管呈蛇形设置便于增加与箱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更多的热量,水泵起到对水进行输送的作用,气泵可对气体进行输送,过滤网可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防止灰尘进入气泵的内部,降温管呈蛇形设置,增加了在存液箱内部的长度,有利于使降温管内的气体温度降低,散气板可对气体进行分散,然后通过出气管均匀的喷出,从而对箱体的内部进行降温;

3、固定盒的一侧等距开设有槽口,槽口便于干燥剂吸收箱体内部的湿气和水分,有利于使得箱体的内部保持干燥的环境,通气槽便于箱体内部气体的流通,通气槽呈倾斜设置,可防止雨天时,雨水进入箱体的内部,对箱体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防尘网可对灰尘进行防堵防止灰尘进入箱体的内部,注液管便于对存液箱的内部注入需要用到的水,管盖可对注液管进行封堵,活动门便于对箱体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维护,观察窗的内部嵌设有透明玻璃,便于对箱体的内部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气泵;3、连接管;4、存液箱;5、输水管;6、输气管;7、水泵;8、散热铜管;9、观察窗;10、活动门;11、防尘网;12、通气孔;13、支撑板;14、通气槽;15、固定盒;16、干燥剂;17、制冷片;18、散气板;19、降温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用接电箱,如图1、3和4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存液箱4,存液箱4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片17,箱体1的内腔等距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顶部等距开设有通气孔12,制冷片17的制冷端贯穿存液箱4并延伸至存液箱4的内部;

通过支撑板13的设置,支撑板13便于电子元件的安装,通气孔12便于冷气的通过,制冷片17的制冷端可对存液箱4内部的水进行降温;

具体的,如图2所示,存液箱4的一侧设置有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包括散热铜管8,散热铜管8固定安装于箱体1的背面,散热铜管8的一端与存液箱4背面的顶部连通,散热铜管8的另一端连通有水泵7,水泵7的进水端连通有输水管5,输水管5的一端与存液箱4一侧的底部连通,水泵7的底部与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散热铜管8的形状呈蛇形设置;

通过散热铜管8的设置,散热铜管8具有导热性好的特点,便于对箱体1内部热量的吸收,同时散热铜管8的内部可进行冷水的输送,增加了散热铜管8的散热效果,散热铜管8呈蛇形设置便于增加与箱体1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更多的热量,水泵7起到对水进行输送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3所示,存液箱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降温管19,降温管19的一端贯穿存液箱4并延伸至存液箱4的外部连通有连接管3,连接管3的一端连通有气泵2,降温管19的另一端贯穿存液箱4并延伸至存液箱4的外部连通有输气管6,输气管6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的内部连通有散气板18,散气板18的底部等距连通有出气管,气泵2的底部与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气泵2的进气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网,降温管19的形状呈蛇形设置;

通过气泵2的设置,气泵2可对气体进行输送,过滤网可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防止灰尘进入气泵2的内部,降温管19呈蛇形设置,增加了在存液箱4内部的长度,有利于使降温管19内的气体温度降低,散气板18可对气体进行分散,然后通过出气管均匀的喷出,从而对箱体1的内部进行降温;

具体的,如图3所示,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盒15,固定盒15的内腔设置有干燥剂16,箱体1的两侧均等距开设有通气槽14,通气槽14呈倾斜设置,箱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尘网11;

通过固定盒15的设置,固定盒15的一侧等距开设有槽口,槽口便于干燥剂16吸收箱体1内部的湿气和水分,有利于使得箱体1的内部保持干燥的环境,通气槽14便于箱体1内部气体的流通,通气槽14呈倾斜设置,可防止雨天时,雨水进入箱体1的内部,对箱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造成损坏,防尘网11可对灰尘进行防堵防止灰尘进入箱体1的内部;

具体的,如图1所示,存液箱4顶部的一侧连通有注液管,且注液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管盖,箱体1正面的一侧铰接有活动门10,活动门10的正面开设有观察窗9;通过注液管的设置,注液管便于对存液箱4的内部注入需要用到的水,管盖可对注液管进行封堵,活动门10便于对箱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进行维护,观察窗9的内部嵌设有透明玻璃,便于对箱体1的内部进行观察。

工作原理:制冷片17工作,制冷片17的制冷端可对存液箱4内部的水进行降温,气泵2通过连接管3把气体输送至降温管19的内部,降温管19对内部的气体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气体通过输气管6输送至散气板18的内部,散气板18把冷气进行分散,然后通过出气管把冷气均匀的吹出,从而对箱体1的内部进行降温,水泵7通过输水管5抽取存液箱4内部的冷水,水泵7把冷水输送至散热铜管8的内部,同时散热铜管8的内部可进行冷水的输送,便于对箱体1内部热量进行吸收,从而起到散热作用,槽口便于干燥剂16吸收箱体1内部的湿气和水分,有利于使得箱体1的内部保持干燥的环境;

使用方法:使用时,通过注液管对存液箱4的内部注入需要用到的水,管盖可对注液管进行封堵,制冷片17工作,制冷片17的制冷端可对存液箱4内部的水进行降温,气泵2工作,气泵2通过连接管3把气体输送至降温管19的内部,降温管19位于存液箱4的内部,冷水把低温传递至降温管19,降温管19对内部的气体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气体通过输气管6输送至散气板18的内部,散气板18把冷气进行分散,然后通过出气管把冷气均匀的吹出,从而对箱体1的内部进行降温,水泵7开始工作,水泵7通过输水管5抽取存液箱4内部的冷水,水泵7把冷水输送至散热铜管8的内部,散热铜管8具有导热性好的特点,便于对箱体1内部热量进行吸收,增加了散热铜管8的散热效果,散热铜管8呈蛇形设置便于增加与箱体1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对箱体1进一步的进行散热;

安装方法:把支撑板13、散气板18和固定盒15安装于箱体1的内腔,再把气泵2、存液箱4、水泵7固定安装于箱体1的顶部,把降温管19安装于存液箱4的内部,气泵2通过连接管3与降温管19的一端连通,降温管19的另一端通过输气管6与散气板18连通,水泵7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5与存液箱4连通,水泵7的出水端通过散热铜管8与存液箱4连通,散热铜管8固定安装于箱体1的背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