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设备故障信息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20770发布日期:2021-07-02 19:4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房设备故障信息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电站用的机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电站用的机房设备故障信息采集器。



背景技术:

水电站的机房内具有很多设备,现在采用故障信息采集器连接这些设备,并对予这些设备进行监控,以便设备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被发现,尽早排除故障。现有的故障信息采集器的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对收集到的设备信息进行处理的电控单元,壳体上设有进风孔和排风孔,排风孔处设有风扇,风扇带动气流从进风孔进入壳体内、从排风孔排出,气流对电控单元进行散热,避免电控单元过热烧毁。机房环境中存在灰尘,在气流作用下,灰尘容易进入到壳体内,沉积在电控单元凹凸不平的表面上,难以吹走,导致电控单元的散热性能降低,从而导致电控单元易于过热而寿命降低。通常情况下,每6-8个月就要打开壳体对电控单元进行清灰处理,维护频率较高,维护较为麻烦。因此,现有的故障信息采集器存在维护频率较高和维护较为麻烦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设备故障信息采集器。本实用新型具有维护频率较低、维护较为简单和散热效果较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房设备故障信息采集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散热腔和器件腔,散热腔和器件腔之间设有隔板,散热腔上设有进风孔,进风孔处设有风扇;还包括多根散热管,散热管的一端穿过隔板且位于散热腔内,散热管的另一端穿过器件腔且位于壳体的外侧,器件腔内设有电控单元。

前述的机房设备故障信息采集器中,所述散热管周向上设有多个散热片,散热片位于散热腔内。

前述的机房设备故障信息采集器中,所述散热管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与隔板连接,散热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壳体的侧壁连接,散热管内设有螺旋状的叶板,叶板与散热管的内壁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故障信息采集器的基础上,在壳体内增加了隔板,隔出了用于容纳风扇的散热腔,通过风扇向外排气使散热腔负压,从而使空气经过散热管进入散热腔,产生气流,通过散热管吸收电控单元散发至散热腔的热量,热量经气流带走,保持电控单元不会过热而寿命降低。由于散热管内壁相较于电控单元表面更为光滑,灰尘易于吹走,而且散热管内的气流速度会更高,使得灰尘进一步的易于吹走,从而散热管内不易积累灰尘,散热管的散热效率不易降低,不需要经常进行清灰处理,维护频率降低,每年清理一次即可,清理时,不需要打开壳体,向散热管内吹压缩空气或用毛刷条数次来回穿过散热管即可,维护较为简单。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散热管外侧设置了散热片,能够更加快速的吸收器件腔内的热量,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在散热管内设置了螺旋状的叶板,叶板在气流作用下带动散热管转动,散热管带动散热片转动,使器件腔内空气流动,更有助于电控单元的散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维护频率较低、维护较为简单和散热效果较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器件腔的左视剖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壳体,2-散热腔,3-器件腔,4-隔板,5-进风孔,6-风扇,7-散热管,8-电控单元,9-散热片,10-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12-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机房设备故障信息采集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散热腔2和器件腔3,散热腔2和器件腔3之间设有隔板4,散热腔2上设有进风孔5,进风孔5处设有风扇6;还包括多根散热管7,散热管7的一端穿过隔板4且位于散热腔2内,散热管7的另一端穿过器件腔3且位于壳体1的外侧,器件腔3内设有电控单元8。

所述散热管7周向上设有多个散热片9,散热片9位于散热腔2内。

所述散热管7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0与隔板4连接,散热管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1与壳体1的侧壁连接,散热管7内设有螺旋状的叶板12,叶板12的宽度是散热管7内径的八分之一,叶板12与散热管7的内壁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故障信息采集器的基础上,在壳体内增加了隔板,隔出了用于容纳风扇的散热腔,通过风扇向外排气使散热腔负压,从而使空气经过散热管进入散热腔,产生气流,通过散热管吸收电控单元散发至散热腔的热量,热量经气流带走,保持电控单元不会过热而寿命降低。由于散热管内壁相较于电控单元表面更为光滑,灰尘易于吹走,而且散热管内的气流速度会更高,使得灰尘进一步的易于吹走,从而散热管内不易积累灰尘,散热管的散热效率不易降低,不需要经常进行清灰处理,维护频率降低,每年清理一次即可,清理时,不需要打开壳体,向散热管内吹压缩空气或用毛刷条数次来回穿过散热管即可,维护较为简单。此外,本实用新型在散热管外侧设置了散热片,能够更加快速的吸收器件腔内的热量,从而提高了散热效果;在散热管内设置了螺旋状的叶板,叶板在气流作用下带动散热管转动,散热管带动散热片转动,使器件腔内空气流动,更有助于电控单元的散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维护频率较低、维护较为简单和散热效果较好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房设备故障信息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散热腔(2)和器件腔(3),散热腔(2)和器件腔(3)之间设有隔板(4),散热腔(2)上设有进风孔(5),进风孔(5)处设有风扇(6);还包括多根散热管(7),散热管(7)的一端穿过隔板(4)且位于散热腔(2)内,散热管(7)的另一端穿过器件腔(3)且位于壳体(1)的外侧,器件腔(3)内设有电控单元(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设备故障信息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7)上周向上设有多个散热片(9),散热片(9)位于散热腔(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设备故障信息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7)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0)与隔板(4)连接,散热管(7)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1)与壳体(1)的侧壁连接,散热管(7)内设有螺旋状的叶板(12),叶板(12)与散热管(7)的内壁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房设备故障信息采集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散热腔(2)和器件腔(3),散热腔(2)和器件腔(3)之间设有隔板(4),散热腔(2)上设有进风孔(5),进风孔(5)处设有风扇(6);还包括多根散热管(7),散热管(7)的一端位于散热腔(2)内,散热管(7)的另一端位于壳体(1)的外侧,器件腔(3)内设有电控单元(8);所述散热管(7)周向上设有散热片(9);所述散热管(7)通过第一轴承(10)与隔板(4)连接,散热管(7)通过第二轴承(11)与壳体(1)连接,散热管(7)内设有螺旋状的叶板(12)。本实用新型具有维护频率较低、维护较为简单和散热效果较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汪晓玫;曾小平;徐秀忠;姜浩;胡蔚;包贵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水电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水电有限公司新安江水力发电厂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