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显示器内置的防振金属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53416发布日期:2021-07-13 15:4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显示器内置的防振金属保护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显示器内置的防振金属保护壳。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显示器的电路板主要通过金属保护壳进行保护,由于电路板上的一些元件抗振能力差使得其严重影响在恶劣振动环境中电路板的使用寿命,如工业生产、航天等领域,因此在电路板的安装过程中,需要通过增设防振装置以缓解电路板的振动,如专利cn109936930a所公开的一种电路板防震装置,通过在底板下安装四个防震机构以缓解恶劣振动缓解对电路板的影响,但是由于此技术方案仅在电路板单侧进行减振处理,通过此方式安装于显示器背板上时,在减振过程中背板所承载的压力过大,并不适合于显示器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侧减振且适合于安装在显示器内的防振金属保护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显示器内置的防振金属保护壳,所述防振金属保护壳设置于显示器背板上,包括壳体、用于承载电路板的夹持块,两个的导向组件和多个的凸条;

所述夹持块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两个的所述导向组件分别镜像设置于所述夹持块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块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导向组件用于所述夹持块在竖直方向导向;

多个的所述凸条的一端均垂直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顶面,另一端朝向电路板方向设置,在所述夹持块在竖直方向振动时至少一部分的凸条被设置于夹持块内的部分电路板挤压弯曲。

其中,所述夹持块包括两个夹板和设置于两个夹板下端的底板,两个的所述夹板在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并相互平行且镜像设置,两个的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一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用于放置电路板。

其中,还包括连杆和导柱,所述连杆水平设置于所述夹板朝向导向组件的一侧面上,所述导柱竖直设置于所述连杆朝向导向组件的一端,所述导柱用于与所述导向组件连接。

其中,每个的所述导向组件均包括一连接块和导向孔;

所述连接块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侧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的侧壁,另一侧朝向所述夹持块;

所述导向孔竖直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导向孔的两端均为开口,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夹持块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孔用于限制所述夹持块仅在所述导向孔的长度方向移动。

其中,还包括多个的弹性件,多个的所述弹性件格栅式排列于所述底板的下端,多个的所述弹性件均包括弹簧和贴合块,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面,另一端连接所述贴合块的上表面,所述贴合块的底面与所述显示器背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贴合块的底面,另一侧贴合于所述显示器背板的表面上。

其中,多个的所述凸条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并格栅式排列于所述电路板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夹持块上设置多个凸条、在夹持块下设置多个弹性件,同时通过导向组件相配合以实现对夹持块竖直方向两侧进行防振保护,同时多个的凸条具有一定弹性以缓解在减振过程中电路板对壳体以及壳体对背板之间的压力,适用于显示器内置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例中的防振金属保护壳的正向剖视图;

图2所示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例中额防振金属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壳体;2、显示器背板;3、凸条;4、夹持块;41、夹板;42、底板;43、连杆;44、导柱;5、导向组件;51、连接块;52、导向孔;6、弹性件;61、弹簧;62、贴合块;7、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夹持块与多个的凸条相配合以降低在减振过程中壳体对背板的拉力以适配显示器内置要求。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显示器内置的防振金属保护壳,所述防振金属保护壳设置于显示器背板2上,包括壳体1、用于承载电路板7的夹持块4,两个的导向组件5和多个的凸条3;所述夹持块4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两个的所述导向组件5分别镜像设置于所述夹持块4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组件5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块4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导向组件5用于所述夹持块4在竖直方向导向;多个的所述凸条3的一端均垂直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侧顶面,另一端朝向电路板7方向设置,在所述夹持块4在竖直方向振动时至少一部分的凸条3被设置于夹持块4内的部分电路板7挤压弯曲。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操作人员首先将电路板7安装于夹持块4中内并最后将壳体1安装于显示器背板2上。在减振过程中,电路板7跟随夹持块4在两个的导向组件5的导向方向上进行朝向凸条3的方向或背离于凸条3方向往复移动,当电路板7跟随夹持块4在夹持块4可移动的最高点时,此时至少有一部分的凸条3与电路板7朝向凸条3的一侧接触并被电路板7所压弯,以实现减振作用。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夹持板与导向组件5的配合一对电路板7的振动方向进行导向,防止电路板7在垂直于导向组件5的导向方向上与壳体1发生磕碰,影响电路板7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通过在电路板7上方设置多个的凸条3以当电路板7振动至最高点时,通过凸条3的弹性作用以实现缓冲效果,降低在减振过程中壳体1对背板的拉力作用,以适配显示器内置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4包括两个夹板41和设置于两个夹板41下端的底板42,两个的所述夹板41在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42并相互平行且镜像设置,两个的所述夹板41之间设置有一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用于放置电路板7。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杆43和导柱44,所述连杆43水平设置于所述夹板41朝向导向组件5的一侧面上,所述导柱44竖直设置于所述连杆43朝向导向组件5的一端,所述导柱44用于与所述导向组件5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两个夹板41之间形成夹持间隙以放置电路板7,并通过导柱44与导向组件5的相配合以实现对电路板7和夹持块4在振动过程中的导向,有效防止电路板7在振动过程中沿垂直于导向组件5的导向方向进行振动而发生电路板7侧部与壳体1之间发生磕碰,影响电路板7内置元件的安装以及连接情况,严重影响电路板7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每个的所述导向组件5均包括一连接块51和导向孔52;

所述连接块51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侧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侧的侧壁,另一侧朝向所述夹持块4;所述导向孔52竖直设置于所述连接块51上,所述导向孔52的两端均为开口,所述导向孔52与所述夹持块4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孔52用于限制所述夹持块4仅在所述导向孔52的长度方向移动。

从上述描述可知,导向块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另一侧朝向夹持块4,优选为朝向夹持块4的一侧的侧面与夹持块4的侧面相平行;导向孔52竖直设置于连接块51内,所述导向孔52对应于连杆43及导柱44进行设置,以实现导向孔52与导柱44活动连接并通过导柱44及连杆43实现限制夹持块4及电路板7在导向孔52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可选的,所述导向孔52上设置一限位件,具体为卡块或其他能够实现限制导柱44在导向孔52上端或下端完全脱离导向孔52的装置或结构均适用于本实施例,本实施例并不在此进行限制。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个的弹性件6,多个的所述弹性件6格栅式排列于所述底板42的下端,多个的所述弹性件6均包括弹簧61和贴合块62,所述弹簧61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42的底面,另一端连接所述贴合块62的上表面,所述贴合块62的底面与所述显示器背板2之间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贴合块62的底面,另一侧贴合于所述显示器背板2的表面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底板42与显示器背板2之间格栅式设置多个的弹性件6以实现所述夹持块4在背离于凸条3方向移动过程中对夹持块4及电路板7的缓冲效果,具体的,贴合块62与显示器背板2之间设置橡胶层,以防止贴合块62在于显示器背板2接触时刮伤显示器背板2的表面以及通过橡胶层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实现一定的缓冲效果,通过在贴合块62与底板42之间设置弹簧61以实现对夹持块4及电路板7在背离凸条3方向移动过程中起到缓冲效果。

进一步的,多个的所述凸条3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并格栅式排列于所述电路板7的上方。

从上述描述可知,多个的几何形状相同的凸条3格栅式排列于电路板7的上方以起到更安全的缓冲效果,优选的,凸条3与电路板7的接触面为圆滑弧面,以防止凸条3在于电路板7接触过程中刮伤电路板7表面。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用于显示器内置的防振金属保护壳,所述防振金属保护壳设置于显示器背板2上,包括壳体1、用于承载电路板7的夹持块4,两个的导向组件5和多个的凸条3;所述夹持块4水平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两个的所述导向组件5分别镜像设置于所述夹持块4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导向组件5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块4活动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导向组件5用于所述夹持块4在竖直方向导向;多个的所述凸条3的一端均垂直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侧顶面,另一端朝向电路板7方向设置,在所述夹持块4在竖直方向振动时至少一部分的凸条3被设置于夹持块4内的部分电路板7挤压弯曲;

所述夹持块4包括两个夹板41和设置于两个夹板41下端的底板42,两个的所述夹板41在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底板42并相互平行且镜像设置,两个的所述夹板41之间设置有一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用于放置电路板7;还包括连杆43和导柱44,所述连杆43水平设置于所述夹板41朝向导向组件5的一侧面上,所述导柱44竖直设置于所述连杆43朝向导向组件5的一端,所述导柱44用于与所述导向组件5连接。

每个的所述导向组件5均包括一连接块51和导向孔52;所述连接块51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侧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侧的侧壁,另一侧朝向所述夹持块4;所述导向孔52竖直设置于所述连接块51上,所述导向孔52的两端均为开口,所述导向孔52与所述夹持块4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孔52用于限制所述夹持块4仅在所述导向孔52的长度方向移动;

还包括多个的弹性件6,多个的所述弹性件6格栅式排列于所述底板42的下端,多个的所述弹性件6均包括弹簧61和贴合块62,所述弹簧61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42的底面,另一端连接所述贴合块62的上表面,所述贴合块62的底面与所述显示器背板2之间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贴合块62的底面,另一侧贴合于所述显示器背板2的表面上;

多个的所述凸条3具有相同的几何形状并格栅式排列于所述电路板7的上方。

综上所述,通过凸条3以及弹性件6在电路板7的相对两侧对电路板7进行减振,同时通过凸条3的弹性有效降低壳体1对显示器背板2的拉力作用;通过导向组件5与夹持块4的配合,有效避免电路板7在振动过程中在垂直于导向组件5的导向方向进行振动而与壳体1的内侧面磕碰,从而影响电路板7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